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盘锦简介 > 盘锦年鉴 > 盘锦年鉴(2003年)

经济管理(2003年)

发布时间:2010-05-20 信息来源:盘锦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浏览次数:367

发展计划

【项目建设】

    积极组织收集、筛选项目信息和推介项目。全年通过组织参加展销会、洽谈会和上网捕捉等形式,广泛收集项目信息,并认真进行筛选、整理,把精选出的项目向域内外投资者推介。全年重点推介项目83个,对接32个。加大对投资千万以上的重点项目和县区领导责任制项目的综合协调、调度、推进力度。坚持每季度形成一份项目建设的综合分析报告,并形成相应的对策措施,及时提供给市委、市政府,为领导指导项目建设和在全市营造抓项目、促发展的浓厚氛围发挥好部门作用。2003年,全市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22.2亿元,比上年增长87%,竣工投产项目共36项。积极推动重大项目的实质性进展。10万吨苇浆和13.6万吨造纸项目的前期论证基本结束,已正式向省计委提交了立项报告。北沥公司与瑞典尼纳斯公司合作的30万吨润滑油项目已正式启动。8万吨/年汽车减震器项目即将开工建设,预计2003年年底前可建成投产。加强对国债资金的争取。抓住国债投向,协调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了国债项目的申报争取工作。经过努力,全年共争取到国债资金7 065万元,主要用于全市公检法司、农林水利、退耕还苇、农村公路以及市场建设等方面。在老工业基地改造调整项目申报上,共包装申报了19项重点项目。其中,华锦集团合成氨尿素装置节能增产改造联产NPK复合肥项目和辽联石化有限责任公司40万吨乙烯扩建项目已被国家纳入第一批国债贴息计划。

【中长期规划编制】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组织编制《盘锦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市委以盘委发〔2003〕10号文件下发实施,成为指导全市生态市建设和带有盘锦特色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组织编制了《盘锦市接续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协调市直相关部门、县区和辽河油田等重点企业,认真进行《盘锦市接续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于2003年2月提请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获通过,成为盘锦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接续产业的指导性文件。

【经济运行监测】

   围绕计划的执行情况,坚持每月出一期《盘锦经济运行监测》,每季度召开一次有市直相关部门、县区和重点企业参加的调度会,并形成一份经济运行态势分析报告,提供给几大班子领导和县区、市直部门、重点企业。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及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全年各项任务目标的实现,较好地发挥计划部门的职能作用。

【调查研究】

   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盘锦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盘锦市接续产业发展规划》两大规划。同时,形成培育和发展汽车零配件产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做好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梯次转移工作的推进意见、市高新技术园区选址论证、解决居住油田矿区的非油田职工家属水电暖价格、关于扶持菲德维尔实业有限公司发展的政策建议、关于在鹤栖园公墓建立回族墓区的调研、关于对盘山县县城搬迁给予扶持政策的建议、关于城市核心区开发建设的建议等100余份专题调研报告。其中,大部分已直接转化为领导决策,有的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李猛)
【经济信息】

   一、较好地完成了市计划委重点项目网的硬件招标、采购和联网工作。此次采购涉及到市计委机关、物价局、两县两区计委,总金额达到38万余元。所采购的硬件共8大类,18种型号,包括微机、服务器、网络设备、办公设备等。

   二、中心机房部分软硬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更新。今年机房设备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更新和改善。新购置微机3台、服务器3台,网络设备由过去的集线器升级为交换机,DDN专线由2兆升级到4兆,极大地改善了整个网络质量,解决了很多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正在加紧进行网站由原来的服务器向新的Windows NT服务器移植的工作。包括网站、数据库、数据、搜索引擎、DNS等的移植,预计年底完成。

   三、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TIPS)盘锦执行中心的筹建和运行取得较好的成效。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信息源,更好地为全市经济发展服务,与TIPS辽宁总站合作,组建了TIPS盘锦执行中心。自执行中心成立以来,通过TIPS系统筛选部分有价值的招商项目、经济动态等信息,编制“TIPS经济信息”10期,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提供各类信息参考600多份,收到良好效果。

   四、较好地完成宏观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工作。省中心要求,各市的宏观经济运行分析的短期预测工作要按月、按季完成并及时上报省中心,由预测科牵头,其他业务科室配合,以确保预测、监测工作情况的及时上报。同时,TIPS盘锦执行中心与市计委综合科联合创办的“盘锦经济运行监测”刊物扩大数量,丰富内容,全年共出刊11期,使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盘锦宏观经济形式有更清晰的了解和参考依据。全年共撰写各类调查报告24篇。其中,1篇被市政府采用、3篇由计划工作第七期专刊刊发。
 
   五、盘锦市门户网站内容更加充实。首先,在栏目内容上,做到专业栏目专人负责,栏目信息由中心信息科完成,全年上网的各类信息2 500条,共计102期。其次,是为社会各界无偿提供各类信息咨询服务89人次,有些项目信息还派专人跟踪服务,受到一些企业人士的好评。再次,全年为省中心采集各类信息数据1 200条。

   六、其他工作进展顺利。(一)安装自动消防报警系统。市经济信息中心主要楼口及办公室均安装了自动防盗报警系统,并经市公安局验收合格,正式投入使用。(二)完成了“盘锦市电子地图”在科委的立项审批工作,并争取资金10万元,现已与深圳精图电子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开发该系统的协议。(三)中心业务科室实行了一站式工作,各科室全部实行了微机化工作。        (刘海军)

 

经济运行

【企业技术进步】

   以发展接续产业为目标,抓住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有牵动作用的大项目,高起点、高标准编制2003年全市重点工业项目投资导向计划。在全市计划安排的118项重点工业项目中,“非油”产业项目达到66%。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内引外联促进项目建设。根据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全市筛选出中油辽河石油田分公司冷家堡油田区块开发及高二、三区块开发,辽宁华锦集团40万吨乙烯改扩建,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现有装置扩建及润滑油生产,盘锦昂由沥青有限公司30万吨沥青及6万吨改性沥青等项目投资总额17.3亿美元的16个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多次组织县区相关部门及重点企业赴外招商,签订合作项目21项,总投资额8亿元。积极向国家申报辽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重大技改项目,争取国债资金支持。截至年底,辽宁华锦集团的尿素、合成氨增产项目改造和联产70万吨复合肥项目,40万吨乙烯扩建项目已列入国家第一批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国债项目计划。中润化工有限公司的粉煤气化合成氨增产技改工程、联产20万吨甲醇及3万吨三聚氰胺扩建项目,辽宁华锦集团30万吨甲醇、20万吨二甲醚项目已报至国家计划和发展改革委员会。落实领导抓项目责任制。通过明确责任人和落实责任制,加快责任制项目建设步伐。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项目的竞争力。全市精心筛选和组织实施30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有15项被列入省级技术创新计划。其中,新产品开发项目9项,技术难题攻关项目3项,产学研合作项目3项。鼓励企业科技人员开发高水平、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积极组织企业参加辽宁省第五届优秀新产品奖评选活动。辽宁华锦集团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盘锦新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的TF-3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等项目被评为省优秀新产品金奖。积极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按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考核办法》及《评价考核指标》,对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条件、人才培养、运行机制、技术创新成果进行了跟踪考核、动态管理,增强了企业技术中心的创新能力。

   通过全力抓项目建设,中国石油辽河石化分公司的40万吨柴油加氢改质装置、盘锦橡塑机械厂的年产200台下偏杠铃复合平衡节能抽油机生产线、兴海制药有限公司的5 000万支原动力口服液、辽宁华孚石油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100台液体粘性调速离合器等52个项目相继建成或投产;辽宁华锦集团的合成氨和尿素增产改造及联产70万吨高浓度NPK复合肥、中油辽河石化分公司年加工100万吨超稠油延迟焦化装置、辽河油田恒泰利禹塑建材有限公司的2 500吨大口径空壁PE缠绕管材、盘锦佳美新型塑料建材有限公司的5 000吨ASA复合共挤塑钢型材等39个项目实现了开工建设;中润化工有限公司合成氨增产改造和联产20万吨甲醇及3万吨三聚氰胺改造、盘锦昂由沥青有限公司30万吨超稠油道路沥青及6万吨SBS改性沥青装置等27个项目正做前期工作。

【国有企业改革】

   大力推进资不抵债、扭亏无望企业的破产工作。盘锦田庄台造纸厂、新立造纸厂、市织带厂等7家企业通过破产实现了脱胎换骨;市石化机械总厂、市建塑合营有限公司、大洼玻纤制品厂和谷物集团饲料公司等5家企业已经进入资产变现阶段。其中,市石化机械总厂破产后被盘锦市华意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收购,与加拿大爱得摩公司合资合作,组建华孚爱得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生产高档环保设备。

   加大重点、难点企业改制的工作力度。着力对原盘锦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盘锦热电总公司、原盘山县沥青厂、市医药总公司等几家重点企业的国有资本退出工作。盘锦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出让给民营企业──辽宁中润集团,民营化改革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在推进工业企业改革的同时,加强对粮食企业和公益性企业改制的指导。对粮食企业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全市粮食企业职工已经全部被并轨,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对公益性企业采取“先试点,后铺开”的办法,市公共汽车总公司内部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完成。

【培育市场】

   加大扶持力度,开拓产品市场空间。以自办展会和参加展会的形式宣传推介盘锦市的企业和产品,促进产品的对外销售。年内,成功地举办第四届建材产品暨房地产交易会和第四届轻工食品展销会。组织重点企业参加省政府举办的辽宁(青岛)商品展洽会、辽宁(厦门)商品展洽会和第七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辽宁省“放心食品”展销会以及沈阳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全国粮酒交易会等。积极组织辽河油田机械总厂、兴华机械厂等5家机械制造企业和盘山酒业、宋大房熟食、仙鹤矿泉水等4家食品企业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和省“食品消费安全承诺暨第二届消费者放心食品推介”活动。推动了装备制造业和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组织中小企业加入辽宁省产品查询推介中心产品数据库。通过辽宁企业网的宣传,加大中小企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和产品的销售力度。促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向企业宣传国家有关产品的出口奖励政策,帮助企业申报办理自营进出口权,促进产品出口。加大整治力度,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按照国务院、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领导小组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2003年盘锦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意见》,指导全市专项整治工作。规范食盐市场秩序。全年共查办盐业违法案件114起,结案率达到93.9%,没收违法盐产品520吨,关闭4家产能小、能耗高、污染大、效益差的小盐场。积极扶持两家合并后的盐产品生产企业,加强对食盐定点批发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市民吃上合格放心的食盐。大洼县盐业公司和市盐业公司分别达到A级和AA级国家标准,年内全市完成食盐销售量6 300吨,比上年多销600吨,为全年计划的100%,市场定检质量合格率达到98%;食盐包装率达到95%,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多项指标。

【安全生产】

   以预防为主,采取专项检查与集中整治并举,抓好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增强企业职工安全生产意识。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为重点,采取报纸、电视、电台、板报、宣传咨询台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并为群众解答与安全生产有关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广大职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增强了全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实现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向“我会安全”的转变。根据采油企业和石化企业多的特点,重点开展对危险化学品的专项治理工作。对全市危险化学品生产和经营企业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97份,有62家企业完成各类隐患整改,35家企业正在整改中;为20家经营单位发放《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根据城区内辽河油田输油气管线纵横交错、存在占压油气管线的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在对全市油气管线被占压情况进行普查摸底后,针对油气处至石化总厂管廊带以及其他城区隐患集中、危险性大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拆迁方案。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清理油气管线7.5公里长,辽河油田对23条存在事故隐患的管线进行迁移改线。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全年共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3次,查出各类事故隐患2 034项,隐患整改率89%。

【协调与服务】

   对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行月调度、季考核制度,对经济运行态势做到及时预测预报,特别是对亏损严重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帮助制定积极的扭亏、减亏措施,有效地控制亏损企业亏损额上升,确保利润指标的完成。加大生产要素的协调力度,使企业闲置资产投入运行。市经贸委协调金融部门为31家中小企业解决生产所需的流动资金,全年提供信用担保10 599万元。坚持抗击“非典”与经济工作两手抓,通过开展口岸软环境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既加快通关速度,防止“非典”疫情的输入。经贸部门人员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及时准确掌握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和行业发展趋势,为市领导把握经济态势,制定相关政策,搞好宏观调控提供依据,提高了各行业规划以及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全力推进清洁生产工作,促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全市经过审核的19家企业已全部启动实施,5家企业的11个中高费治理项目有8项已完成投资5 818万元,超出投资计划5.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企业培养人才。年内,全市共组织企业管理干部及专业技术人员400多人参加公司管理、市场营销等各方面专业培训;组织200余人次到国内外考察和参加研究会学习。     (周名东)

 

物价

【确保防控“非典”时期物价稳定】

   由于“非典”疫情突发,市场物价剧烈波动,两个月中市县两级物价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工作岗位,迅速反映,及时出台多种价格调控政策,使市场管理有章可循;先后出动6000多人次开展市场检查,对各种乘“非典”之机哄抬物价的价格违纪行为,坚决查处;两个月中先后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和出动宣传车等形式宣传价格政策法规80多次,使广大群众明确物价政策,安定人心;两级物价局还逐级及时报送各种日报表300多次,使各级领导及时了解市场行情。通过上述努力稳定“非典”期间的市场物价。

【价格和收费管理】

   为促进市场需求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积极理顺各种价格矛盾,先后按国家和省的部署及时调整城乡居民用电、多种药品、成品油等价格。通过深入调查测算,调整城市民用天燃气和液化气价格,制定药品制剂价格和两批药品招标采购零售价等多种商品价格,及时出台“非典”期间的有关商品价格管理办法和《进一步加强指令性商品价格管理的意见》,上述工作使市本级的年调定额达到2 000多万元,其中仅药品招标零售价的制定就向消费者让利500多万元,不仅使一些企业的价格难题得到解决,同时也规范一些垄断性行业的价格行为,维护经营者的合法竞争和权益。

   在收费管理上,为支持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经省物价局授权,年内先后调整和制定17项收费标准,其中关于救护车收费标准和畜禽定点屠宰收费标准等多项标准的制定,大大促进该行业的业务开展,特别是对辽化物业收费标准的制定,有力地平息了当时群众的大量上访。为防止乱收费和价格欺诈,在全市文教系统和卫生系统率先推行公示制。对50个部门和260项收费进行收费年审,共审查收费额3.6亿元,年审面达到100%。

【价格监督检查】

   物价检查部门以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为重点,切实履行“定规则、当裁判”职能,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深入查处乱涨价、乱收费及不正当价格竞争的违法行为,认真受理价格投诉,注重舆论宣传与监督,坚持标本兼治,进一步净化市场价格环境。市和县区两级物价检查部门,特别是市物价检查所,在人员少、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发扬连续作战精神,针对不同时期的价格违纪特点,先后开展元旦春节节日市场物价检查、涉农价格和收费检查、再就业和外来人员收费检查、供水价格及相关收费检查、中小学教育收费检查、药品价格及医疗服务收费检查、机动车辆与路桥收费检查等多项专项检查,2003年,共检查3 973户。其中,查出价格违纪989户,查处违纪金额304.37万元,现已收缴入库80.5万元。

   在开展各种物价检查的同时,注意发挥12358举报电话作用,全年共受理举报987件,做到件件有着落。还聘请30位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做物价监督员和行风监督员。工作中注意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还通过市广播电台与群众对话,直接听取广大群众对物价工作的意见和反映。

【发挥物价职能作用】

   不断加大价格信息的收集和利用力度,全年共采集各种价格信息1.2万多条,撰写各种价格形势分析预测169份,其中很多被省、市有关部门采用,此外还建立各种采价点78个,使价格信息网络进一步完善。

   两级成本调查队狠抓调查网络建设,对调查户、调查村进行感情投资,实现调查点多年不变,使调查结果保持连续性、可比性和准确性,进而圆满完成国家和省物价局确定的调查任务。积极主动的开展各种成本专项调查,共完成专项调查报告20余篇,向农民提供致富信息和向有关部门提供成本资料、专题报告30余次。按照国家发改委〔2003〕25令的要求,制定成本监审细则,首次成功地完成对自来水生产成本、高职院生均培养成本、党校函授生成本进行监审。探索通过监审收取监审费来增加物价部门业务经费的渠道。

   两级鉴证机构人员,坚持公平、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准确地开展价格鉴证和认证工作,有力地配合司法部门打击各种犯罪,及时解决委托人的价格难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扩大工作范围,想方设法增加鉴证评估项目,扩大评估额,增加各种收费,县区局在粮食系统、交通系统、政府机关等部门打开业务渠道,闯出新的路子,不仅开拓工作领域,也增加物价部门业务经费。共完成涉案鉴证和价格认证247起,涉及鉴证、认证金额21 490万元,收取鉴证、认证费66.58万元,为经济效益最好的1年。

(周永江)

 

工商行政管理

【企业登记管理】

   贯彻落实《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为契机,以方便市场准入,提高工作效率,规范执法行为为突破口,全力打造“服务型”工商,提倡“无障碍”服务,重点致力于企业登记管理制度的创新和监管方式的改革。截至年末,全市共登记注册各类企业5 371家,比上年增长201家。其中,国有企业1 301家、集体企业2 221家、联营企业2家、股份合作制企业1 049家、公司制企业798家、企业集团14家。全市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围绕营造经济发展软环境,参与并起草制定《盘锦市工商局关于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环境的实施意见》。其中,“一审一核”、“5简化8放宽”的实施对于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投资创业、支持企业改制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均具有积极的作用。增强服务意识,积极支持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按照“50条”实施意见要求,各级登记部门充分发挥提前介入、参与论证、政策引导的职能,主动上门服务,深入企业现场办公。完善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方便。重点制订首问责任制度、限时办理制度、绿色通道制度、预约登记制度、企业免检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并联审批方案,积极推行“一审一核”制度,简化企业登记程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从不同角度为企业市场准入提供了方便条件。

【非公有制经济管理】

   各级工商机关及个协、私协组织根据年初省工商局的工作部署和全市工商工作安排,认真落实省局《关于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贯彻落实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优惠政策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有力促进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截至年末,全市私营企业已发展到4 840家,个体工商户4 667家,外商投资企业122家。加强对新办企业在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的调整和引导,推进高新产业的发展,提高私营企业的科技含量,通过宏观的政策调控和微观的具体行政执法以及政策咨询等服务手段,积极对个体私营业户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和扶持,积极支持培育科技型、规模型、集约型、外向型企业的发展。继续坚持以大力发展盘锦市的非公有制经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己任,结合市政府“生态立市、科教兴市、产业强市”的根本要求,通过简化登记程序,提高登记注册效率,提供方便、快捷、规范的行政服务,积极培育、引导、扶持盘锦市民营经济的发展。本着监督管理与发展服务相结合、集中年检与实地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思路,依法确认市场经营主体资格,规范其经营行为,克服“非典”疫情的影响,圆满完成了个体私营经济两个15%的增长指标。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 000人次。

【商标广告 经济合同管理】

   为打出盘锦市“生态”、“化工”的地域品牌特点,帮助企业树立起自身形象,市工商局首次开展市著名商标的评定工作,初步建立起盘锦市商标战略梯队,全市16件商标入选。在市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召开盘锦市省、市级著名商标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对知名商标予以保护的6项承诺,进一步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得到政府和企业的较高评价,企业商标意识有了很大增强。省著名商标已达8件,新增省著名商标4件,新认定市著名商标16件。市政府向4家荣获2002年省著名商标企业颁发奖金20万元。

【市场管理】

   各级市场管理部门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为中心,不断拓宽监管领域,提高监管水平,努力创造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管理规范、文明经营的高品位市场。截至年末,全市共发展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17处。其中,消费品市场103处,双生市场14处。市场总面积达85万平方米,市场年成交量约3.8亿公斤,市场年成交额约20.5亿元。根据有关规定开展市场登记证年检和“换发”工作,对全市的各类市场开办单位及场内经营主体进行普遍的清理检查,严格审查各类市场登记档案,对不具备资格的市场开办单位提出整改意见;深入开展“绿叶杯”竞赛和“爱国卫生清洁月”活动,对市场的环境卫生,占道经营等问题进行了整治,并依法取缔了“地矿小市场”等5处露天市场。在治理“白色污染”战役中,先后没收发泡餐盒15 000多个,非降解塑料袋300多捆。全面开展“毒鼠强”专项整治活动,并专门成立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整治活动情况还在省电视台“第一时间”进行报道。截止年末,全市共收缴“毒鼠强”近2 000袋、230多瓶,总计重量近30公斤,有效的制止和打击“毒鼠强”的经营行为。在节日市场监管工作中共出动检查人员1 866人次,车辆150多辆次,共查处各种违法经营行为103起,没收未检疫猪肉500余公斤,注水肉100多公斤,其他伪劣商品800余件,罚没款近10万元。

【公平交易】

   为保护盘锦市知名产品,维护企业利益,工商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打击制售仿冒、假冒地方知名商品行为的专项整治。针对“禹王”防水卷材、“辽河”化肥、“鹤乡王”白酒、“大米王”白酒等知名商品被假冒和仿冒的情况,成立专门整治队伍,端掉制假窝点50多个,没收仿冒、假冒商品标值近10万元,有效的遏制了假冒商品泛滥的势头。严厉打击商标侵权行为,开展了打击仿冒“禹王”商标或字号的专项行动,对12家企业名称或商标里带“禹”字的防水卷材企业进行了查处或予以纠正,其中立案7件。主动与盘锦大米主要销售地的工商部门协查假冒盘锦大米,查处假冒盘锦大米案件11起。此外,各级工商部门还对种子、农药、化肥的专项治理坚持经常。3月,查处一起假冒某市一家化工厂名义生产销售假化肥案,扣留封存尚未售出的假化肥30多吨。

【个体劳动者协会】

   各级个体劳动者协会按照国家工商局和省局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协会职能,带领广大个体业户广泛开展“光彩之星”、“户户讲道德、店店无假货”示范户活动。全市会员涌现国家级光彩之星示范户各1户,省级光彩之星示范户13户,市级光彩之星示范户66户,县区级光彩之星示范户67户。省级“青年文明号”4户。展示先进会员群体的风采。2003年是会员服务年,全市个协围绕着“服务”这一主题,大力推出“服务工程”,隆重推出定点医疗、定点购药、定点美容美发、定点购物、定点维修电脑5项服务项目,又根据个体出租车司机的职业特点,一次性推出定点医疗、洗浴、加油、洗车、维修、购物、保险等7项服务,赢得了省个体劳动者协会领导在全省系统会议上的表扬。

(杨颖)

 

统计

【统计执法】

   一、认真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颁布20周年纪念活动。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颁布20周年市统计局组织了有奖征文和知识竞赛答题活动,全市共征文76篇;1 000多人参加竞赛答题。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活动,在全市掀起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的新高潮。

   二、扎扎实实地推进统计“四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继续开展统计“四五”普法宣传教育,认真组织统计“四五”普法学习,并对培训对象进行考试,合格后发放“四五”普法合格证。全市共有1 038人参加普法学习。通过开展统计“四五”普法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的统计法律意识。

   三、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保障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全面完成全市统计执法大检查任务,执法检查做到日常检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全市共查出统计违法行为230件,立案34件,结案34件,结案率100%。被省统计局评为“全省统计执法先进集体”。

   四、继续开展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工作,加强统计管理。本着提高统计人员素质,稳定统计队伍,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强统计基础建设的原则,全年分2期对706人进行培训和统一考试,使统计上岗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市统计局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及考试工作连续8年获得全省先进单位。

【统计自动化建设】

   购置PC机4台、笔记本微机2台、服务器1台。开展了网上直报的实验工作,为全市全面开展网上直报工作积累了经验。为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作了软、硬件环境的准备。参加东北三省的软件技术交流会。继续对统计资料光盘版进行制作。参加了省统计局组织的oracle数据库培训。对内部网的主页内容进行了增加和规范。

【统计方法制度改革】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使普查更全面、更科学、合理,与国家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更紧密,对普查项目和周期进行了调整。

   一、将第三产业普查、工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合并,同时将建筑业纳入普查内容,统称为经济普查,定于2004年在全国进行第一次经济普查。该项普查以后每10年进行两次,分别在逢3、8的年份实施。

   二、农业普查以从事第一产业活动的单位和农户为对象,主要普查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变化情况。该项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由逢7改为逢6的年份实施。

   三、人口普查以自然人为对象,主要普查全国人口和住房以及与之相关的重要事项。该项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仍在逢0的年份实施。为了有效防范一些重大事件对统计工作的影响,加强统计系统对重大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开始建立统计系统快速反应机制。继续完善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正式采用生产者价格计算农业总产值,开展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抽样调查,调整商品零售和服务项目调查类别。完善统计调查标准,开始推行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市统计局)

 

技术监督

【质量管理】

   实施名牌战略,强化质量管理工作。编制《盘锦市5年争创名牌产品规划》,有65种产品被纳入争创规划;8种产品成为辽宁名牌产品,10种产品被确认为盘锦市名牌产品;8家企业获得盘锦市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称号;举办首届“质量兴市文艺晚会”;召开“质量兴市、名牌兴企”座谈会;兴隆台区正式启动了质量兴区工作。

   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生产许可证和认证管理工作。全市有19家企业申请国家生产许可证。组织近百家企业开展5类食品生产企业取证审查工作,79家企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开展新10类食品和强制性认证产品调查,启动强制产品认证执法检查工作,检查5类认证产品,加贴3C标志的产品占全部产品的85%。

【监督与打假】

   落实打假责任制,加强质量监督。从源头落实打假工作责任制,市技术监督局领导与其稽查队、县(区)局领导签订打假责任状。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8 600人次,受理违法案件536件。组织“查农资保春耕,查食品保健康,查建材保建设”等8大项打假战役。查处假冒伪劣商品价值1 100万元,捣毁垃圾油等制假售假黑窝点45个。开展学生饮用奶及奶制品整顿。成立全市防水卷材行业协会,加强防伪工作。

【标准化】

   一、农业标准化。(一)加快地方农业标准制定步伐,完善标准体系。围绕水稻主产区和特点水产品,制定无公害粮食作物《生产基地条件》、《包装标志》、《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标准》、《农药合理使用规则》及无公害食品《虾皮》、《虾米》、《蜇皮》、《蜇头》12项农业地方标准。(二)开展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测,完善监测体系。对4家商业企业、1个无公害生产基地、2个集贸市场销售的蔬菜、水果农药残留量进行抽查,共抽查26种产品,其中20种合格,合格率为77.7%,较前几年有所提高。(三)对盘锦大米实行原产地域保护。组织生产、加工企业申报使用原产地域标志,63家企业经审批获准使用盘锦大米原产地域保护专用标志。完善手段建设,对大米内在质量进行抽查检验,并与数十家中小企业建立委托检验关系。

   二、企业标准化。(一)以企业标准审查备案和执法标准登记为基础,促进标准水平的提高。建立石油、化工、建材、食品和机械5个标准化专家队伍,参与审查36次。企业产品执行标准登记(备案)实行动态管理,随时检查,随时登记备案。全年成产品执法标准登记59家,标准备案89个。其中,16个企业标准为贸易型标准,为标准备案总数的17%,有70个企业标准按国际标准化转化并经实施验收确认。加强采标工作,有3家企业完成执行国际标准的产品采标验收确认工作,并全部使用采标标志。(二)以建立企业标准化示范为突破,加强企业标准化。5家企业建立企业标准化示范工厂,全部按制度化、规范化的标准体系模式进行管理经营。对116名企业标准化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组织169人进行《过氧乙酸》等国家强制性标准宣贯。

   三、服务标准化。探索服务标准化工作。起草《物业服务基础服务标准》等10项标准草案,选定盘锦振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为试点单位。建立WTO/TBT标准咨询及服务网络。完成市出口企业情况调查,有118家企业经营化工、机电、环保、建材等16大类产品。成立盘锦WTO/TBT通报咨询站,向市政府、有关部门及40余家企业发出预警报告两期。

【计量】

   一、加强量值传递工作。以JJF1069-2000《法定技术机构考核规范》为标准,对两县法定技术机构进行指导,提高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特别是县级技术机构服务水平。加强对企业最高计量标准的复查考核工作。对5个单位29项标准进行复查,2家企业经过限期整改合格后,重新启用检定装置。

   加强计量管理。组织102个单位1 054名检定、检验、测试人员参加盘锦计量检定、质量检验人员统一考试,建立全市计量人员考绩档案和相关数据库。对全市强检计量器具实施标志(CCV)管理,包括集贸市场计量器具在内全部登记造册编入计算机数据库,安排同期定检。结合成品油经销单位“足斤足两”行动,对104家加油站实施动态管理。

   二、加强计量监督。全市67个城乡集贸市场4 500台件在用计量器具、23个散集市场1 291台件计量器具,全部纳入监督范围。治理整顿眼镜市场,对眼镜制配场所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加强计量认证后的监督检查,对有效期内的4家认证单位进行监督考核,对11家到期单位进行复审,开展创建“计量诚信市场活动”,创建诚信市场(超市)4个。

【“锅、容、管、特”设备安全监察】

   一、加大现场安全监察力度,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加大“土锅炉”整治力度,依法查封13台土锅炉。适时开展游乐设施的安全检查,完成游乐设施的分类及检查工作。开展重点场所的在用电梯维修保养情况登记检查工作。对存在问题较大的单位下达监察意见书,限期整改。市技术监督局会同市建委对建筑工地使用的起重设备进行专项整顿。共检查特种设备近3 000台(套),涉及隐患设备近百台,下达安全监察意见通知书86份,对14台问题严重的设备予以查封。全年特种设备事故率为零。

   二、组织学习《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积极推进气瓶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深入调查研究,走访有代表性的充装单位,听取充装单位及气瓶用户的意见,制定气瓶产权改革方案和注册登记办法,通过印发公告、宣传单、召开座谈会等,有效地推进了产权制度改革。

   三、开展工业管道的普查登记工作。成立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6家普查登记小组,全面开展普查工作。

   加强对特种设备生产单位等的安全监察。配合国家质量检验总局和省技术监督局完成对市内13家制造、设计、安装、维保资格到期的单位做资质审查工作。对部分生产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锅检所的监督检验情况进行了抽查。

【法制宣传】

   从业务培训入手,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学习《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案卷检查标准》,组织全市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人员综合考试,建立执法人员考绩档案。从规章制度建设入手,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行公示制和承诺制,完善行政执法工作制度。在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行政案件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执法监督检查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度》等工作制度的基础上推行《行政执法办案执卡制度》,该制度实施后,收到企业反馈意见40余条。推行提高服务质量的《首问责任制度》,对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树立部门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和案件审理工作入手,提高办案水平和案卷质量。对全系统7个执法单位的585个现场处罚案卷和186个立案查处的案卷逐一检查,逐一填写整改批语。参加全省行政执法案卷大检查,组织全系统7个执法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执法案卷互查,提高了案卷制作水平。发挥案件审理委员会作用,立案查处案件198件,未发生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

   在新闻单位发表宣传稿件267篇。其中,省级以上18篇。结合集贸市场、农资市场两个专项整顿,面向农村消费群体服务,开展“3·15送法下乡”活动;在质量月活动中,组织886人参加全市“锦珠”杯有奖知识竞赛;宣传贯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活动,较好地宣传了质量技术监督工作。

【统一代码标识】

   组织机构代码年检8 000户,办理IC卡1 543户。代码中心自去年纳入“一站式”管理以来,质量技术监督窗口两次被市行政服务中心评为“红旗窗口”。

(燕丽)

 

国土资源管理

【概况】

   全年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建设用地202.46公顷;做大、管严土地收益,实现土地收益1.14亿元;盘活土地资产,为全市27家改制企业处置土地资产2.16亿元;为89家中小企业办理抵押登记10.08亿元;向省国土资源厅争取安排地质环境项目5个,资金299万元;土地整理项目2个,资金851.18万元;2003年补造耕地260公顷,落实2004年补造耕地计划260公顷,全市耕地继续保持着总量动态平衡;国土资源市场配置机制不断完善,争取贷款额度7亿元,签约使用2.55亿元,累计储备土地261.07公顷。全面实行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矿业权市场建设、测绘市场建设得到全面推进;基础业务和信息化建设又上新台阶,完成城市建成区及规划区地籍调查、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工作全面开展;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取得阶段性成果;党的建设、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的成绩。

【用地服务】

   全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多次到上级国土资源机关汇报工作,争取支持。主动到现场办公,及时解决了市经济开发区、大洼县东湖建设工程、前进工业区等一批用地难题,有效保障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用地需求。共办理农转用及征地手续23件,用地面积202.46公顷,其中占用耕地面积159.47公顷。共进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37件。进一步加强农村居民建房用地管理,共办理居民建房批件1 240件,面积12.64公顷。开展了2001年度油田井站报件的核对上报工作。

【资产经营】

   认真执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在经营性用地项目明显减少,用地优惠政策比较宽的情况下,坚持不懈做大、管严土地出让收益。市本级出让国有土地62宗,面积101公顷,土地出让总价4.8124亿元,土地纯收益1.14亿元。其中,用于企业改制安置下岗职工3 848.84万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旧城区拆迁安置3 000万元,为财政上缴资金4 515.94万元。盘活土地资产,有效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全市共为27家企业改制处置土地资产,面积131.71公顷,显化土地资产价值2.16亿元;为89家中小企业办理抵押登记手续,抵押面积606.35公顷,抵押额度达10.08亿元。积极争取地质环境和土地开发项目,为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精心组织向省厅争取安排《西部凹陷天然碱普查》、《双台河口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辽河油田矿区地下水环境调查》等5个项目,资金299万元;争取土地整理项目2个,资金851.18万元。

【资源保护】

   规范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用地管理,制定下发《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用地实行备案制管理的通知》,监制土地复垦保证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审查备案表》,协调农发、水产、规划等相关部门加强配合,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完成2002年7个补造耕地项目,新增耕地260公顷。制定2003年补造耕地计划,投入资金577.41万元,落实260公顷耕地补造任务。开展并完成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经省国土资源厅验收被评为优秀成果。全市耕地继续保持着总量动态平衡。完成了全市地质灾害调查,向市政府呈报并批转《盘锦市地质灾害状况报告》。制定《盘锦市2003年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和《盘锦市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暂行规定》,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造成损失提供基础资料和工作规范。加强了古生物化石市场的日常监督管理。

【土地市场建设】

   坚持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加大政府储备土地力度。在国家严格控制房地产、土地储备投资情况下,以13个土地储备项目争取到7亿元贷款额度,签约当年使用贷款2.55亿元,确定并开始启动4个较大规模的土地储备开发项目。市本级累计收购土地261.07公顷。全面推进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起草制定并由市政府下发《实施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建设用地审批程序的规定》,全市以挂牌方式出让土地54宗,面积54.49公顷,成交额2.30亿元,获得土地纯收益3 638万元。建立建设用地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土地登记资料可查询制度。全面开展征收土地年租金和土地隐形市场清理工作。全市共调查1 645宗地,面积33.63公顷。实施征收土地年租金901宗地,面积18.69公顷,征收年租金166.84万元。

   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整顿取得新突破,油田周边环境整顿通过省级验收,地热资源管理开始纳入规范化轨道。年内,抓住国家、省治理整顿矿产资源管理秩序的契机,争取市工商局支持,联合成立地热资源开发专项治理整顿工作小组,深入企业,送达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及限期办理采矿许可证通知书。首批有2家利用地热企业获得采矿许可证。制定《盘锦市探矿权、采矿权申请登记会审工作制度》,出台《盘锦市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暂行办法》,并开展首例探矿权挂牌出让。大洼县对依法取得可供开采矿产地、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满的15家砖厂全部进行矿产资源年度储量报告监测,并经省厅评估确认后按照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实行挂牌出让。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动态巡查责任制,力求从源头上有效地防范和制止各类无证勘采、越界勘采等违法行为。加强油田勘查区块的范围界定工作,在已完成地形图标定基础上,完成实地标定。进一步确定市、县(区)矿产资源管理机构的管理权限。对市本级矿山企业继续通过年检、收缴矿产资源补偿费等手段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完成全市20个持证测绘单位的测绘资格证书年检。开展地图市场秩序规范和整顿,顺利通过省整顿和规范地图市场秩序工作办公室的检查验收。完成兴隆台区城镇地籍测量20余平方公里,油田井场测图200余幅,实现经济效益200万元。

【基础业务】

   开展城市建成区及规划区地籍调查,完成了影像图、权属调查、界址点实测和内业资料整合及微机录入。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的外业调查工作全面展开。发放土地证书1 700余本,登记面积500余公顷,整理地籍档案1 734册。编写完《盘锦市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和《盘锦市矿产资源规划》征求意见书稿。市、县(区)测绘管理体制逐步理顺,《测绘行政执法责任制》编制完成。地籍基础数据库建设步伐加快。

【依法行政】

   规范关于经营性土地招拍挂出让6项制度。先后起草制定《关于实施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制度征收土地使用权年租金的通知》、《关于统一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用地审批的通知》和《关于有奖举报城市规划区内新增违章建筑的规定》等规范性文件。结合“3·19”矿产法宣传日、“4·22”地球日、“6·25”土地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广播电台开设“国土资源热线”、在《盘锦日报》进行国土资源系列报道等主题宣传活动,向社会广泛宣传国土资源管理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和信访案件调处力度不断加大。认真落实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全市共立案查处个人违法建房58宗,面积7.97公顷,立案47宗,处理43宗,结案率为91%。严格落实《执法监察督察制度》,共督察案件88件,现场制止46件。依法开展土地行政处罚听证、行政复议应诉。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59件次、710人次,来信32封,结案率达到99.5%。受理市民投诉66件,及时率、办结率100%。

【治理整顿】

   市、县国土资源部门成立专门机构,配强工作力量,摸清市、县、乡各类开发区、工业区及工业项目集中用地、产业结构调整用地的底数。根据有关政策和具体情况,规范2个省级开发区,撤销1个市级开发区和1个县以下开发区,刹住乱设开发区之风。制止纠正圈占集体土地和乱批乱建行为。查处一批土地违法案件。着力纠正了国土资源内部管理松弛,执法不严问题,有效规范了国有土地出让行为。

(梁威)

 

油田工作

【确保油田勘探开发顺利进行】

   市油田工作办公室组织召开油田陆上、海上勘探开发通报会,针对油田全年的勘探开发计划,组织制定《2003年油田勘探开发协调服务工作预案》。全年共组织召开油地协调会、现场办公会58次,处理和解决油地纠纷和矛盾40余起,维护油田正常的勘探开发秩序。市油田工作办公室协调市、县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油田开发中有关赔偿事件处理的统一标准;聘请有关专家组成松散型油田污染、震动、噪音等损害鉴定组织,为公正、科学、规范地解决油地矛盾和纠纷打下了基础。

【产业项目推进】

   市油田工作办公室面向油田多种经营企业,协调油地双方共同开发、配置非油产业项目资源,在招商引资和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过程中,注重开发油田人才、技术、资金、厂房、装备等方面资源,为油田提供与域内外产业项目和资本对接的机会。年内,市油田工作办公室协调市计委、经委、科技局、外经局等部门成功地向油田推荐产业项目10余项。其中,大口径塑料排水管材项目已经投产,10万吨苇浆项目、新型钻进机械生产、高速线材、汽车零配件等项目正在积极运作中。

【油地联席会议】

   本着油地双方对重大问题的共同参与、共同负责、共同决策的指导原则,建立油地联席会议。油地联席会议成员为市委书记、市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工业经济副市长,中油辽河油田分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辽河石油勘探局党委书记、局长,秘书长为常务副市长。油地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油田办,对涉及油田勘探开发、油地产业项目发展、油地城区矿区共建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形成议题提交油地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年内,油地召开联席会议2次会议,研究决策有关区域经济发展、油地融合等方面的议题34项,已得到落实15项。

【油地理论探索】

   写成约10万字的《关于辽河油田综合情况的调查》,囊括了油田生产经营情况、资源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重大问题,并写成《关于油地融合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实施油地融合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思路、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保证措施。

(王强力)

 

金融管理

【概况】

   市金融办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指导盘锦市城市信用联社的企业改组改制工作,协调各方组建城市商业银行。广寻财路,加大政府、银行和企业关系的协调力度。通过召开县区政府、各大银行和部分大中型企业对接会,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解决企业发展急需资金问题,实现银企双赢。对辽宁环球信息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欠市建行大额不良贷款一事进行协调,通过变卖现有资产,在规定期限内偿还部分欠息。

   配合国家开发行对全市进行信用评级工作。盘锦市信用等级被评为AA-,取得了13.2亿元的贷款授信额度。对各金融机构、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企业档案。全面掌握其整体经营情况,尤其是信贷资产状况,帮助金融机构压缩不良贷款率,使其更好的支持区域经济建设。全面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为金融部门当好参谋。会同市公安局、市人民银行联合制定《关于对金融单位开展安全大检查的方案》,召开两次专门会议进行落实,并组织相关部门抽调专人采取拉网式大检查,最大限度地减少案件、事故隐患,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对市建行代销省第39期重点工程建设债券延期兑付,积极帮助其协调有关方面做好应急预案工作,保证市建行安全、稳定的度过了兑付期。在处理盘锦市于楼城市信用合作社改组工作中,全面做好在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支付风险的防范工作,敦促抓紧组建城市商业银行的报批工作。

   2003年,全市金融秩序整体运行平稳,存贷大幅增长。其中,各项存款预计比上年增长8%以上,对重点企业投放贷款额超过5亿元。保险、证券业运营有序,风险事件为零,金融形势整体看好。

(杨山林)

 

住房公积金管理

【概况】

   盘锦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是由原隶属于市财政局的住房资金管理中心于2003年3月18日更名后而成立的。是直属于市政府的不以营利为目的副县级事业单位。现有人员34人,内设办公室、稽查科、筹资科、财务科、信贷科。

【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和存储】

   归集住房公积金7 229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20%,比上年增加1 229万元。全年共提取住房公积金2 200万元,当年归集余额为5 029万元。采取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贷款额度,延长贷款的期限等举措,提高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率,促进了全市房地产业的发展,解决了部分职工住房困难问题。截至年末,实际发放职工个人贷款2 483万元,比上年增长24%,为254户住房困难职工和干部贷款购买住房。为加强和规范住房公积金管理和使用,与银行进行联合归集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业务大厅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支取、个人贷款等所有业务,实现“一站式”服务。

【住房货币化补贴资金发放】

   2003年,市财政预算安排全市住房货币补贴资金2 000万元,对这项资金严格管理,从严审核各项报表,从严掌握发放的范围和标准,圆满地完成了年度全市住房货币补贴资金的发放工作,完成了新职工住房补贴微机记账工作。认真做好为全市职工结转住房公积金、计算公积金利息工作,做到核算准确无误。

【强化服务意识】

   与市政府投诉中心进行专线联网,并设立市民投诉举报电话,由专人负责接听登记,使用文明用语,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专业化优质服务。

【加强管理】

   档案管理人员经过半年时间认真整理,归档立卷。档案室现存文书档案807件,专业档案2 284卷,会计档案1 112卷,声像档案2卷,总计4 033(卷)件档案。档案室设备齐全,采用微机操作。年末,通过省、市档案局评审,晋升省一级。

   为了加大清理逾期借、贷款工作的力度,尽快收回借、贷款,专门抽调5名工作人员,聘请一名律师,采取分组、分工、包户的办法,对借、贷款单位逐户进行清查,并送达催款通知书,责令限期还款。全年共收回逾期借、贷款112.9万元,诉讼法院4户,起诉金额99.5万元,通过法院执行收回资产及现款10万元,公安部门立案侦查2户。

(朱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