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盘锦简介 > 盘锦年鉴 > 盘锦年鉴(2010年)

文化·媒体(2010年)

发布时间:2012-05-08 浏览次数:730

广播电视

    【新闻宣传】  2010年,突出抓好创先争优活动的宣传报道,加大构建和谐社会以及法制工作的报道力度。加大经济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加大项目建设、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的宣传报道,全面报道盘锦市转身向海,建设滨海新盘锦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进展。加大对民生工程的宣传报道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和引领作用。加大湿地旅游周、“中华情”的宣传报道,加大对石油装备博览会的宣传报道。加强全国以及省、市“两会”精神的宣传报道。加大构建和谐社会以及法制工作的报道力度。

    【惠民文化工程】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完成年度规划目标,328个服务点已投入使用,市区和农村均可收看播出的各类文化信息和文艺节目。盘山县、大洼县有线电视网络传输中心共投资2 562万元,全市29个乡镇、309个行政村、427个自然屯,提前两个月实现了“屯屯通”。完成2万户的数字化整体转换试点任务。对上争取资金超额210万元。

    【315转播台发射塔及时重建】  年内,对315转播台1号、2号发射塔进行重建。重修的发射塔90米,已全部竣工。通过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四大作用”、解决好“四个需要”、注意做到“六化”,大力提升节目栏目质量。7月中旬,对节目认同率达到73.9%,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行业管理】  对各台、站的频道、频率使用、节目设置、广告播出、卫星接收设施等进行年审、年检,年检面达100%,年审合格率达98%以上。市文化局会同市公安、安全、工商等部门多次查处个别单位和个人擅自安装地面卫星接收设施和违规接收境外卫星节目的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广电总局61号令,着力健全和完善全市广播电视宣传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抵制低俗之风活动,切实净化荧屏声频。

    【软环境建设】  盘锦人民广播电台开设的《行风热线》栏目,邀请全市各部委办局一把手走进直播间,回答百姓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宣传政策法规,通过广播直播互动,架起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该栏目已经成为社会转型期,协调各级政府和民众关系,消除社会摩擦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促进政风、行风建设的“助推器”,已成为盘锦市广播电视行业亮点。                                                (刘璎漩)

 

辽河石油报

    【概 况】  年底,辽河石油报报社在册职工262人。其中,干部107人,工人155人;全民固定工153人,市场化就业108人,自负盈亏小集体1人。干部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24人,中级技术职称37人,初级技术职称的48人,处级干部8人(其中离职1人),科级干部40人。下设3个经营辅助单位,13个部室和1个记者站。机关设4个科和2个直附属部门。全年,共编辑出版报纸正刊265期。其中,增刊、加报15期;辽河晚讯250期;安全环保专刊12期;《丰碑》纪念特刊一期、40块版。

    【提升新闻宣传引力】  围绕油田公司职代会、党委全委扩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以“增储稳产降成本,创优创效创和谐”主题教育活动为开端,集中做好全年工作起步的宣传,先后刊发“年初话开局”系列评论7篇,各单位贯彻落实职代会精神谋划发展思路的稿件21期44篇,及时推出“新春早上手,全年争主动”专栏,先后刊发兴隆台潜山、辽河滩海、外围突破3篇巡礼性报道,其他稿件14期36篇。在油田公司抗洪复产工作中,新闻采编人员深入一线,共采写各种报道74篇,立体展示油田公司上下科学高效、安全有序抗洪复产的骄人战绩。开设“全员奋战一百天,力保踏线千万吨”专栏,共刊发各种稿件19期36篇,促进了油田公司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

    【专题新闻报道细化】  先后推出“转变发展方式——辽河视点”、“多种经营企业发展话题”、“油田子女就业话题”等重要专题报道,多角度报道了油气主业的勘探开发、五项业务协调发展成果。年末,分别在正刊和晚讯以“辉煌‘十一五’,奋进‘十二五’”和“我的‘十一五’”两组17篇稿件,为“十一五”报道画上完美的句号。提升特刊报道的创造力,展示报社整体水平。为迎接辽河油田开发建设四十周年(3月22日),倾力打造规模空前的40块版彩色特刊《丰碑——纪念辽河油田开发建设40周年》,立体地展现辽河油田开发建设40年间取得的成果,为辽河油田40华诞献上一份厚礼。

    【强化凝聚力】  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认真做好“增储稳产降成本、创优创效创和谐”主题教育宣传,以广泛深入的宣讲活动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及时宣传各级党组织在深入推进“五个一”系统工程、“家”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新做法、新成果,大力宣传各单位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及 “五型五好”班组创建活动,形成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新闻宣传强势。

    【平安和谐矿区报道丰富多彩】  以“关注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为重点,先后报道了“全国十大见义勇为好司机”张海娟的事迹、油田开发建设40年系列庆祝活动、油田公司工会EAP项目开展情况。在子女就业的宣传中,交替推出“社会就业天地宽”的典型人物专栏和“油田子女就业话题之——两代人的对话”、“对话企业家”及就业信息专栏,先后发表稿件47篇,为油田子女走向社会市场就业,减轻企业负担提供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典型示范、信息支持。充分利用新华社电稿的新闻资源,对全国和社会各界救助青海玉树地震、舟曲灾区和灾区人民抗灾自救的感人事迹予以及时展示,对中国举办的首届上海世博会进行了全程报道,有效地增强报纸新闻宣传的贴近性、可读性。

    【获奖情况】  全年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好新闻奖64件(次),个人荣誉4项。其中,一等奖19件(次)、二等奖23件(次)、三等奖18件(次)。报社加强基层新闻宣传队伍建设的经验在中国石油记协成员单位进行巡回报告并广受赞誉,《提供油田基层新闻宣传队伍素质方法研究》被列为油田公司科技项目并受到验收专家组的好评。4人获得省部级以上新闻管理部门表彰;42人获得油田公司劳动模范、先进个人及单项表彰,7个单位获得油田公司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中国石油新闻奖23件:一等奖8件、二等奖11件、三等奖4件;中国企业新闻奖26件:一等奖8件、二等奖9件、三等奖9件;辽宁新闻奖11件:一等奖3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5件。个人荣誉奖4项:尚健获辽宁省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张建凯获中国石油“十佳”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任焕成获中国石油“百优”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孟祥炜获2009—2010年度全国报业经营管理优秀个人荣誉称号。任焕成获2010年度油田公司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经营管理】  辽河石油报社各经营单位坚持以报纸和无形资产为依托,依法依规治社,规范管理,牢固占领油田市场、辐射周边市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积极争取油田公司政策支持,报社经费补贴不断增长,为消化各项增支因素起到决定性作用;辅助单位开源节流,抓住辽河油田40年庆祝活动的契机创效增收。年底,报社全面完成年度承包指标。职工收入有新增长。

    二、在油田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总投资近千万元的印刷厂新厂房、塔式双面彩色印刷机、CTP热敏制版机、纸叉车项目顺利运行。其中750平方米厂房主体工程已经落成,塔式双面彩色印刷机、纸叉车完成招标谈判。

    三、基础管理、职工培训再上新台阶。计划、财务、资产、劳资管理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HSE体系不断完善,为全社职工和离退休人员进行体检,充分体现关注职工健康从健康时开始的理念;职工培训按岗位分层次持续展开,队伍素质和操作技能有新提高。

    【队伍建设】  报社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工会、共青团、离退休、计划生育、信访稳定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报社党委深入实施党委“五个一”系统工程,通过创建“四好班子”、推进党风建设,促进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管理能力的提高。始终坚持不懈抓好党的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四强”建设、党支部“六个一”建设和“四优”党员创先争优活动落到实处。紧密围绕办报治社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彰显,为新闻出版中心工作提供了保障。结合新闻宣传单位的工作特点,深入开展“爱岗敬业、提升素质、强化培训”的培训活动和素质年建设五年工程活动。通过培训提高职工的思想认识、理论知识、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素质,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和内容,不断拓宽培训渠道,推动职工学习培训工作向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层面发展。始终把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不断拓宽思路开发好人才培养这个第一资源。针对新闻宣传队伍的特点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办法和制度,进一步完善《记者编辑工作量考核办法》、《精品稿件评比办法》、《“金笔奖”、“慧眼奖”评比办法》、《“讲”、“评”、“奖”制度》等规章制度。2010年,全社党、政、工、团一起上手,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共开展《新闻直通车》培训等活动11次;开展新闻同题竞赛、新闻知识培训、桌面设计知识培训、摄影知识培训、操作岗位技能培训、安全知识培训、礼仪知识培训、计划生育知识培训等一系列培训活动1 000余人次;在全社倡导读有益书活动,为员工新购图书近6万元,促进了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魏新望)

 

盘锦日报

    【新闻宣传】 

    一、年内,组织一批有创意、有份量、有引导水平的策划。“向海发展,全面转型”等中长期栏目引领作用突出;“海之梦”、“海之魂”等系列评论,吸引力、感染力增强;“向海发展、全面转型,建设滨海新盘锦“六论”的写作与刊发有深度、有力度、有影响力,中共盘锦市委专门发出文件要求全市学习。滨海新闻版的开设,体现了编辑部围绕中心大手笔运作,推出“大手笔绘出大画卷”、“辽滨,大突围,大发展,大气象”等十余篇特别报道,全面深度解读盘锦向海发展新突破,通过特别策划和解读推出8期特刊。晚报组织策划的救助赵旭、李艳红身份梦想、拱婷婷辍学四年返回学校、出租车一口价、泔水油、城市之堵等一批策划报道产生的影响之大,反映的效果之好,也是前所未有。在整体高水平策划的带动下,大家写出了、拍出了一批有影响、有深度,“三贴近”的新闻报道。全国湿地节、石油博览会,中华路、向海大道、辽河大桥、盘锦港、辽滨沿海经济区建设开发上升国家战略,改革开放大格局、十一五回顾、十二五规划纲要等重大事件、重点活动的文字、图片报道,形式大气,规模宏大,推进有力,揭示深刻,影响深远。晚报的《十年守候癌症妹妹》、《关爱鑫鑫》、《老两口万里骑车行走长征路》、《河畔月老—王姥姥》等一批典型报道担负起弘扬新风、张扬正气的社会责任。时政、经济、法制、民生、舆论监督、党建群团文艺、理论、摄影、国际国内、县区、油田各条战线报道日趋活跃,更加灵活、生动、贴近,得到领导重视群众关心,充分体现了引导力增强,服务性增强的报纸功能。

    二、新一轮改版计划得到有效实施。经济报道进一步强化,头题比以前多,内容更加生动、丰富,质量更加提高,民生报道更加贴近群众。法制、舆情版让党报对群众、社会关注度更高。综合新闻版打造成日报中的晚报版,让党报亲和“三贴近”。时事新闻和深度报道版使报纸更加开放。文化报道日渐丰富。社会新闻更为及时、生动。栏目体现出引领作用,言论更加表现出报纸的旗帜作用。版面视觉在强化中形成新的独特风格。晚报几次调整版面,视觉发生变化,充分利用版面各种元素有效提高了阅读率。年内,第一和第四版改为通版,重点报道更加突出,气势更加恢弘。图片报道发生较大变化,一批有创意、有深度、有现场感、有突破的图片新闻,为生动版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公益性活动意识增强,品牌意识增强,媒体参与公众社会活动次数有所增加。

    三、新闻宣传与报业经营相互支持。车展、啤酒节、博览会、大巡游、辽滨看海等媒体市场化运作活动,得到新闻的有效配合,新闻给力造势,经营效益反哺新闻,整体协作上水平、上质量,员工为报业发展做出了创造性的工作。盘锦日报创刊25周年之际,记者、编辑在新闻上做出积极贡献,并获得丰收。专刊、专版质量、数量双提高。版面生动,风格趋于规范,二次加工水平有所体现。新增专版3个,新增专刊2个,实现了品牌效应。

    【转变经营战略】 年初,盘锦日报社提出由媒体经营向经营媒体转变的战略,经过一年的运行,显现出生机。工作站新闻报道开创出新局面,经营创收卓有成效。盘山县、大洼县、双台子区在盘锦日报创刊25年之际支持资金5万元,工作站专版年回款率百分之百,辽河油田专刊在新闻与市场中得到拓展,除年度专刊外,各类活动专版数量比上年增多。各县区和辽河油田对本报的重要活动给予支持力度,专版、专刊比上年增加近四分之一。日报和晚报的广告部经营分开后,效益突显。印务两厂经营合并发展形势趋好。在保证报纸印刷质量的同时,外部业务量加大,市场占有能力增强,质量管理,节能降耗均比上年有所进步。

    【媒体经营】  年内,把媒体经营市场作为报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盯紧市场,着眼于大策划、大运作。在春季车展中,销售汽车320辆。秋季车展注重打造新的场所,包装新的品种,实现销售汽车710辆。老爷车、俄罗斯模特队大巡游等活动,赢得市场效益。为期7天的啤酒节为引导社会消费,打造食品文化开了历史先河,实现两个效益双增长。到辽滨看海、国际石油博览会,盘锦日报创刊25周年等一批大型活动的市场运作,均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年内,争取的政府90万元资金支持及自己的创收,全部反哺事业发展和职工工作环境、生活福利的改善。     (包枝彬)

 

文化

    【文化惠民工程】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完成年度目标,共申请立项6家,已全面完成。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完成149个,位居全省前列。全年对上争取资金246万元(指标200万元)超额46万元。

    【群文活动】  成功举办“你好,新盘锦”盘锦市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晚会是建市26年间,盘锦市文化部门独立举办的第一台大型春节文艺晚会。创新开展四季品牌文化活动,举办慰问农民工文艺演出、乡村才艺大赛等各类活动80余场(次),吸引各界观众20余万人次,活跃和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成功设计和组织“盛世盘锦”第三届中国·盘锦国际湿地旅游周巡游表演活动,3 000人的巡游表演队伍营造出旅游周期间良好的文化氛围,规模、质量和社会效益均开创造了盘锦文化史的先河。在辽宁省第八届艺术节上,盘锦市取得历史性的突破,独立创作的大型歌舞诗《大苇荡》演出获金奖。在群众文艺专场演出中,共有13个节目获奖,其中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7个。在美术大展中,盘锦市有32幅作品入选,位列全省第一。

    【文化产业发展】  以国家和辽宁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指导,以各县(区)和各经济区的产业优势和区位特点为基础,制定《盘锦市“十二五”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为盘锦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绘制出蓝图。盘锦市文化局会同市统计局设计文化产业统计内容、项目,规范文化产业范围,为科学统计和较为准确掌握全市文化产业状况提供了依据。市文化局联合市文联等部门,于4月28日—5月30日在辽河美术馆联合举办盘锦市首届艺术品博览会,参加展销企业300家,展销艺术品8类133种,成交额500万元。招商引资任务方面,经不懈努力,终将具有国际水准的五星级影城——嘉纳影城引进我市,总投资8 100万,超额完成了招商引资2 000万指标任务。全市文化市场、文艺团体演出、图书销售及各类艺术培训等主体产业稳步发展。

    【文化市场整治】  开展了网吧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共检查网吧经营场所5 000余家次,查处违规经营活动36起。深入推进网吧连锁工作,实现网吧连锁规范经营。组织歌舞娱乐场所专项整治行动,联合相关部门对无证经营或证照不全的歌舞娱乐场所进行了集中治理。开展了音像制品、出版物及计算机软件市场的专项整治,共查缴非法、色情淫秽出版物和侵权盗版音像制品3万余张(册)、收缴非法电子出版物1万余张、非法书刊5 000余册,取缔非法经营单位16家。开展印刷复制业专项整治,取缔无证经营复印社5家,整改印刷企业9家。加强了校园周边文化环境的综合治理,对距离中、小学校不足200米的网吧等经营场所全部取缔。开展“4·26”版权宣传周活动,营造了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文物普查保护】  盘锦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工作已经完成,6月25日顺利通过了省验收组的验收。全市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46处,其中新发现75处,复查171处。在新发现的文物遗址中,比较重要的为后鸭厂商业部五七干校旧址、新开河运河河道和马克顿河闸遗址。新开河运河属于辽宁省唯一一条人工运河,对于研究盘锦市稻作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市文化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普查采集的资料集中人力和时间进行整理建档。坚持和完善盘锦日报开办的宣传专栏,继续开展《海韵河风》大型系列历史文物专题片的拍摄工作。截至11月,《海韵河风》已播出340期,进一步丰富盘锦的文化底蕴,强化市民保护文物意识和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加大盘锦市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力度,举办苇草编织手工艺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展出作品154件。组织上口子高跷参加辽宁省八届艺术节群众演出、辽宁省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日活动,大受欢迎。

    【文化单位改制】  盘锦市电影公司改制工作于4月结束,盘锦市评剧团改制方案已报市政府待批,红旗剧场、盘锦新华书店改制工作正在进行之中。盘锦市歌舞团推行用人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推行分配制度改革,报酬与舞台贡献大小挂钩,提高了市场演出的适应性。开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方案已上报待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人员聘用制工作,规范了岗位设置。

    【文化队伍建设】  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加强全局党建工作。制定并下发《市文化局党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市文化局以支部为单位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广大党员对照优秀共产党员“五带头”基本要求,找差距、明方向、定措施,进一步强化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创新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落实整改措施,转企单位职工上访反映的问题得到解决,全局形成队伍稳定、人人思进的局面,巩固了学习实践活动成果。市文化党委中心组认真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等4份监督文件,加强党员思想和作风建设。局领导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查找差距,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全局党员干部参观盘锦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转发市纪委关于元旦、春节期间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规定坚决禁止奢侈浪费行为等文件,全局廉政建设做到了警钟长鸣。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局从实际出发,开展创建“学习创新型、廉洁高效型、和谐服务型、环保节约型”机关活动,形成了干事业、争一流的工作氛围。开展了岗位练兵活动,坚持了学习制度,全局干部职工学知识、练业务已成风气。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习书法、绘画、声乐等文化业务,已见成效,三分之一的局机关人员能提笔作画,参加画展。           (刘璎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