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盘锦简介 > 盘锦年鉴 > 盘锦年鉴(2011年)

文化·媒体(2011年)

发布时间:2013-04-09 信息来源:盘锦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浏览次数:782

文化与广播电视

    【文化活动】  新年春节系列文化活动盛况空前,结合第八届“盘锦冬韵”系列活动开展,举办了新年音乐会等8项活动。开展元宵节系列文化活动,举办各类活动 10余项,各界观众30余万人次。第九届“油城春潮”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出新,举办“情满人心”慰问农民工演出等传统活动,推出“品味春天”市民才艺大赛、“润化童心”少儿文化活动周等新品牌,市少儿图书馆“两月一周加一日”活动精彩出新,邀请《西游记》孙悟空扮演者六小龄童到盘锦与小读者交流。举办“书香育品质、党旗伴成长”、“七彩年华、阳光成长”等系列活动。第十二届“鹤乡之夏”广场文化活动亮点频现,与韩国江原道联办的中韩歌会吸引了众多的各民族群众。举办“激情飞扬”大型巡游表演和市“六运会”开幕式“激情盘锦”大型文体表演,再次为全市人民提供了文化盛宴。举办“芳草别样红——盘锦文化风情展”,首次用立体方式展出了盘锦的“非遗”资源和特色民间工艺。同时展出书法、美术、摄影作品120件。用图板形式介绍盘锦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建设成果及未来展望。开展“鹤乡讲坛”和“公众审美教育系列展览”服务,组织讲座8场,艺术展览12回。全年共举办各类公益性文化活动80余场(次),各界观众50余万人次。

    【省首届群众艺术节】  在辽宁省首届群众艺术节上,盘锦市有10人在书法、美术、摄影展中获奖,其中,一等奖3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4人。在合唱和器乐、诗朗诵展演上,获银奖2个,三等奖1个。在图书馆系统知识竞赛上获第一名。盘锦市文化广电局获优秀组织工作奖。此外,参加第二届东北民歌大赛两名选手获二等奖;在省第三届篆刻艺术展上,盘锦市有2人获“辽宁篆刻奖”;参加第四届“东博会”,盘锦市的“油塑”、“芦苇画”、织绣工艺品获优秀产品奖,盘锦市获优秀组织奖。在全省位居前列。

    【专业艺术工作】  结合盘锦地域特色,成功创作排演了《腾飞,新盘锦》盘锦市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晚会共分《向春天出发》、《向苇编出发》、《向梦想出发》三个篇章,特邀著名歌手孙悦等加盟,活跃了节日文艺舞台。与沈阳音乐学院联合创作排演大型主题文艺晚会《航程》,为盘锦市第六次党代会献上一份厚礼。新创歌舞《飞舞迎春》,音乐快板《盘锦巡礼》,舞蹈《蔚蓝色的浪漫》,情景诗《盘锦,我们对你说》等优秀原创作品10余部。盘锦市歌舞团再次走上国家级舞台,参加央视春节戏曲晚会和《劳动颂歌》全国“五一”文艺晚会的演出。

    【文化惠民工程】  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2家,建筑面积和内设功能符合国家标准,已全部投入使用。建立并实施农家书屋图书流通机制,对298名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全员培训,市、县、乡镇联动定期对农家书屋图书进行周转,不断满足群众读书需求。圆满完成3万户电视数字化整转工作任务,盘锦网络传输中心克服资金短缺、网络老化等困难,全体员工奋战100天,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用户达到5万户。完成全市农村有线电视“屯屯通”工程验收,全市实现“屯屯通”有线电视信号。农村电影放映完成“2131”工程目标,全年累计放映电影4 100场,全市农村电影放映实现数字化。加强了基层文化建设,完成9家社区文化活动室的设施配备工作,举办全市文化馆、站长培训班,共90人参加,提升了文化馆、站干部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文化遗产保护】  圆满完成盘锦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新发现遗址75处。完成大洼县西安镇小亮沟“顺河寺”遗址的保护规划。协助田庄台镇开展古镇开发重建规划,对田庄台“小白楼”旧址、“盘锦农垦局”旧址和田庄台抽水站旧址制定保护方案。指导二界沟“古鱼雁”民俗博物馆的建设规划。积极开展第七批“国保”、第九批“省保”的推荐申报工作,甲午末战遗址群正式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再获新成果。建立盘锦市第二批保护名录,到目前盘锦市有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4项,市级12项。辽河口“古渔雁”民间博物馆系列展示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保护展示奖二等奖。

    【文化市场管理】  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有效地打击了各类违法经营活动。开展了网吧集中治理专项行动,检查网吧130余家,处罚违规网吧13家,责令整改1家。继续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共出动检查人员1 100余人次,车辆190余辆次,检查业户780余家,处罚17家,取缔非法经营16家,共收缴各类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13 000余件。

    【新闻出版工作】   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查缴盗版图书、音像制品2 000余册(张)。完成新闻出版行业核验登记工作,对严重违规、不符合资质的企业不予审核登记。开展了机关软件正版化检查工作和维护版权宣传活动,打击非法报刊,整治非法出版物,规范了新闻出版市场秩序。

    【广电行业管理】   加强对广播、电视的广告播出管理,及时纠正、处理违规广告。强化了卫星接收设施管理,对违反国务院129号令的卫星接收设施进行依法查处。播出机构频道、频率管理不断规范,没有出现擅自变更频率、频道呼号行为。完成无线数字电视单频网发射点建设,全市地面接收设施完成转星调整,安全播出保障全面加强。

    【文化体制改革】  年内完成市直专业艺术团体的转企改革工作,撤销了原盘锦市歌舞团、评剧团建制,成立盘锦市艺术团有限公司。6月25日,举行新成立的盘锦市艺术团揭牌仪式。改制后的盘锦艺术团打破铁饭碗,建立新机制。11月24日,应邀参加《青春北京》2011北京青年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参加了北京市新年晚会、春晚的演出,并将参加2011年3月在台湾举办的“北京之夜”大型晚会的演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市红旗剧场、新华书店改革正在积极推进中。

    【发展文化产业】  制定《盘锦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一圈、五区、八园、多点”的空间发展格局和七大主导产业、27个重点项目。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项目建设成果显著,已有开工项目3个,一期投资1.38亿元的辽宁(盘锦)数字包装印刷产业示范园项目,已于5月份开工建设;北京正天影城建设项目,总投资5 000万元以上,落户大洼县田家镇昆仑新天地商厦,总体工程基本完工;盘锦大商华臣影城建设项目,总投资5 000万元,已正式营业。签约项目2个,北京今典院线建设项目,总投资1亿元以上,分别建设高端影城和普及型连锁院线;北京新影联辽河影城建设项目,总投资9 000万元。主要在谈项目有金玛大地影城、“张氏故园”风光带开发等20个,产业发展前景看好。对上争取资金工作圆满完成任务。2011年,市政府给市文化广电局下达的任务指标为350万元(文化200万、广电150万),实际完成589.8万元,超额239.8万元。       (李  强)

 

盘锦日报

    【新闻报道】  成功报道“十二五”开局之年“5+1”重大项目,影响深刻;成功报道第四届中国盘锦湿地旅游周、中国石油博览会、全市大招商、大项目签约落地;成功报道辽滨沿海经济区、辽河口经济区、县区工业园区;成功报道“两会”、党代会、市委全会、政府全会。这些报道以不同的方式创新思维,有力的视角,充分体现出新闻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升新闻的公信力,加大深度关注度的效果十分明显。

    【优秀作品】  “向海发展全面转型,建设滨海新盘锦”主题栏目响亮明快,号召力极强;“重大项目进行时”来自一线的报道生动活泼;“创先争优”、“巩固创城成果,打造幸福之城”两个文明建设的典型经验、生动事迹被采掘提炼得以有力宣传;十大民生工程即时跟踪报道,系列评论重拳出击,分量影响历史空前。生动的图片大都来自一线和现场,专刊专版越加贴近读者,视觉版式变化明显有力,时事亮化世界窗口,全国、省市优秀作品比去年增多,新闻作品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红海滩上绣党旗”被人民日报和人民网、凤凰网、中国日报网等各大媒体刊登转载,外宣上稿20余篇。圆满地承办东北报业老总峰会。东三省24家日报、晚报刊登盘锦形象广告。

    【优化版面】  创新思路,将第一版与四连、第二版与三连版,采用大视觉小文章,图文、画表、才艺等多种形式,使报纸版面更具灵活生动;特刊锦上添花,以高策划、深解读、新视角、重表达、善创新,在两报版面上表现有力。重点栏目获省好新闻奖。

    【创建主流媒体品牌】   年内,组织20余场红歌会活跃社区,唱红盘锦,“十大孝子”感动盘锦,迎全运爱家乡大辽河横渡、十元钱家园救助、志愿者联盟等,辽河晚报社会化活动助力读者,助力影响。下基层,走园区,看工业,让作风大变,“走转改”博客更多市民参与。

    【市场经营】  深入实施媒体经营战略,着眼于市场大策划大运作。最美湿地观鸟月、千名女性健身行、辽滨看海、全国超级卡车拉力赛、周末看房以及车展等,撬动市场、创造消费、创收手段更加丰富。市第六次党代会大型图片展,实现机关媒体企业联手,助推经济发展。各经营部门全部完成年度指标,有的超额完成。日报广告2010年超额110万元,全年超额完成140万。克服报刊市场整体下滑的不利局面,迎难而上,全年的发行工作和辅营业务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报纸总收入比上年增长5.4%,辅营收入是上年的3倍。在保证印刷质量的同时,内挖潜力外拓市场,印务中心比上年增收106万元,减亏57万。经过全社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年收入比上年增加167万元,增长10%。日报的广告收入比上年增长157万,增长30%。晚报广告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4万,增长2%。             (包枝彬)

 

辽河石油报

    【概  况】  2011年年底,报社在册职工258人。其中,干部108人,工人150人;全民固定工152人,市场化就业105人,自负盈亏小集体1人。干部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33人,中级技术职称的33人,初级技术职称的45人。处级干部7人,科级干部42人。下设3个经营辅助单位,13个部室和1个记者站。机关设4个科和2个直附属部门。全年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好新闻奖74件(次),个人荣誉3项。其中,一等奖17件(次)、二等奖27件(次)、三等奖27件(次)。报社加强基层新闻宣传队伍建设的经验在中国石油记协成员单位进行巡回报告并广受赞誉,《提供油田基层新闻宣传队伍素质方法研究》被列为油田公司科技项目并受到验收专家组的好评。4人获得省部级以上新闻管理部门表彰;42人获得油田公司劳动模范、先进个人及单项表彰,7个单位获得油田公司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报  纸】2011年,共编辑出版《辽河石油报》正刊265期,其中增刊、加报15期,《辽河晚讯》250期,《安全环保专刊》12期。2011年,辽河石油报社在油田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按照“33343”总体发展思路和“打造辽河新形象,提升油田软实力,实现事业新发展”的总要求,坚持融入中心工作、服务油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办报宗旨,为油田公司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报社、报纸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巩固,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媒体公信力进一步提高。报纸各版面全年宣传报道强势叠起,舆论导向正确,时效性和可读性持续增强,在建设“双千”企业目标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以及关注民生、平安和谐示范矿区建设、协调处理好油区其他企业的新闻宣传上,不断提高报纸影响力,发行订阅规模稳定,新闻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报纸质量进一步巩固,获奖作品继续增多,各版质量都有所提高,看点增多,编辑部各部门付出了极大的辛苦和努力,赢得了公司领导、二级单位干部职工和广大读者的广泛好评。

    【经营管理】  在油田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印刷厂新厂房、塔式双面彩色印刷机、CTP热敏制版机、纸叉车项目建设到三季度全部完工并投入试运行,初步效果显示,印刷质量和速度都得到有效提高,为2012年占领更多报纸印刷市场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社机关工作质量、服务水平、协调能力进一步提高,积极争取了油田公司政策支持,报社经费补贴稳定增长,消化各项增支因素的能力更加从容,确保了年末职工收入整体有新增长,福利待遇有新提高。报社基础管理、职工培训再上新台阶。包括计划、财务、资产、劳资合同、物资采购、后勤管理等方面的三基工作得到进一步夯实,内控体系逐步建立完善。2011年成立报社HSE三个分委会,HSE体系不断完善;职工培训按岗位分层次持续展开,队伍素质和操作技能有新提高。各辅助生产单位艰苦努力,取得了较好业绩。年末顺利完成辅助单位结构调整、重新建立起机关管理流程、完善了编辑部管理流程,依法依规办报治社的新格局已经形成,为2012年收入稳定增长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奠定了制度基础。       (魏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