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盘锦简介 > 盘锦年鉴 > 盘锦年鉴(2011年)

社会生活(2011年)

发布时间:2013-03-11 信息来源:盘锦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浏览次数:706

人口和计划生育

    【工程建设】

    一、全民健身中心胜利竣工并开放使用。该工程是市政府2011年48件民生实事之一,自2010年6月开始全面开工建设,历时14个月,于2011年8月31日全面竣工,隆重举行市四大班子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落成开放剪彩仪式。

    二、推进奥体中心建设。成立盘锦市第十二届全运会场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第十二届全运会竞赛场地技术指标基本要求》积极做好协调工作,迎接第十二届全运会组委会各相关部门的检查调研,及时督促建设部门保证时间进度,确保奥体中心建设达到符合承办全运会比赛的条件。

    三、推进盘锦市体育场改造。2011年4月开始对体育场排水系统、供水系统、内墙墙面整修、座椅整修等工程改造,并完成体育主题公园美化、绿化、硬化、亮化工程,为市民健身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同时为迎接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承办足球比赛,周密制定体育场改造方案和资金使用计划,待市财政下拨资金后马上启动。

    四、推进辽河油田体育馆改造。辽河油田体育馆计划投资4 000万元,年内完成消防、电力等安全隐患设施改造, 2012年10底前将按照承办全运会排球比赛要求改造完毕。

    【群众体育活动】

    一、5月28日,全省联动,组织并参加迎全运“世界行走日”活动,9月27日,在市体育场举办滨海公路自行车快乐骑行盘锦站启动仪式活动活动。

    二、8月8日—10月20日,组织参加辽宁省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体育大会”,盘锦市获得金牌总数第五名,团体总分第六名,9月19日—23日参加辽宁省第六届农民运动会,盘锦市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

    三、4—9月举办全市六运会田径、足球、排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门球、中国象棋、钓鱼、太极拳等11个比赛项目,把我市全民健身活动推向高潮。

    【提升竞技体育水平】  2011年,我市获省级比赛金牌10枚;国家级比赛金牌2枚;获亚洲级比赛金牌3枚;获世界级比赛3枚。摔跤运动员孙亚楠3月份在法国举办的世界杯摔跤比赛中取得冠军,此成绩为我市建市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受到了市政府的奖励。

    【提高承办赛事档次】  2011年,是每四年一届的全市运会举办年。年初,市政府将举办市运会列为2011年民生工程,并决定于4--9月份召开。此次全运会,开幕式于9月23日在盘锦市体育场举办,9月25日胜利闭幕。六运会在筹备举办过程中,得到几大班子领导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协调会议,严密制订工作方案和工作流程,市直和县区主要成员单位明确任务和职责,密切配合,通过共同努力使六运会的举办成为盘锦市建市以后规模最大、项目最多、形式最新、档次最高的一次盛会,是迎接建国62周年的一次重要献礼,达到了城市的盛会、激情的盛会,人民的节日最佳效果,市领导给予高度评价,社会满意度高,反响强烈。

    【发展体育产业】  为发展体育产业,以承办活动、举办赛事、展会为载体,开发现有资源,注重以体育彩票发行为支撑产业,加强宣传和对全市彩票发行站点的监督管理工作,在体彩销量上寻求新突破。仅到2011年10月底,我市体彩发行量超过亿元,省体育局和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向我市发来“盘锦市体彩销量提前突破超亿元大关”的贺电,全年体彩发行量达到1亿4千1百万元。

    【对上争取资金】  2011年,市政府对体育局下达对上争取资金任务50万元。年内,通过与省体育局多次协调和沟通,与群体处积极争取,年底前到位体育器材合人民币65万元,资金30万元,超额完成对上争取资金任务。     (朱光华)

 

城乡人民生活

    【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 266元,比上年增长15.4%;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15 213元,比上年增长9.3%。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 437元,比上年增长17.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6 113.3元,比上年增长22.1%。

    【就  业】  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47.4万人,私营个体从业人员19.9万人。其中,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13.2万人。全年新增实名制就业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7%。

    【社会保障】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3.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4.7万人,比同期增长9.8%;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3.6万人(其中包括23.7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比同期增长1.9%。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7.2万人,比同期增长3.8%。1.3万城镇居民和2.9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城市低保月人均标准345元,月人均补助243元,比上年增长51.9%;农村低保年人均标准276元,月人均补助160元,比上年增长32.2%。年末全市城镇福利院9个,拥有床位1 482张,收养893人;全市农村集体办敬老院24个,拥有床位2 300张,收养1 928人。全年发售社会福利彩票3.3亿元,同比增加1亿元,增长46%。

    【生活环境质量】  全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8万公顷,占辖区面积的19.7%。全年城市污水处理率由上年的63%提高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用水普及率100%,燃气普及率100%,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4.5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7.5平方米增加到8.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8%。全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为356天,比上年增加7天,优良天数比例为97.5%。环境空气优级天数平均为95天,比上年增加22天。                                      

    【农村居民收入】  2011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大惠农、支农的力度,农业生产形势喜人,粮食种植获得大丰收,农民收入渠道进一步得到拓宽,农民从一、二、三产业得到的收入全面增加,农民外出务工活跃,收入大幅增加,政策性增收作用明显,农民增收的潜能得到释放,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延续近几年良好的增长势头。抽样调查统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1 437元,比上年增加1 687元,增长17.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绝对额稳居全省各市第三位。

    一、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成为拉动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 129.9元,比上年增加663元,增长26.9%。其中,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收入423.6元,比上年减少了65.7元,下降13.4%;在本乡域内劳动得到收入2 394.2元,比上年增加575元,增长31.6%;外出从业得到收入312.1元,比上年增加153.7元,增长97%。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为本地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民在搞好家庭经营的基础上,纷纷走入工厂、企业,农民从本地获得的务工收入随之大幅提高;务工工资收入水平普遍提高,劳动力工资标准不断提高,一些低技能、低要求的工种如力工工资提高到120元至150元,技术型工种如电工、水暖工、电焊工每天能达到200元以上。农民从非企业组织的减少的原因,因样本轮换村干部、村教师调查户减少所致,而村干部村教师工资水平并未下降。

    二、家庭经营收入稳步增长,继续稳定了农民增收的基础。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6 919元,比上年增加635.6元,增长10.1%。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5 684.3元,比上年增加534.9元,增长10.4%。其中,农业人均纯收入4 279.5元,比上年增加529.4元,增长14.1%, 2011年,粮食生产获得丰收,人均水稻产量2039.4公斤,比上年增加261.5公斤, 农业收入增加几乎全部来自粮食增产、价格高位,实现增产增收年。牧业人均纯收入887元 ,增长0.1%,渔业人均纯收入517.5元,增长1.3%。二产人均纯收入163.7元,比上年增加95.5元,增长1.4倍。三产人均纯收入1 071元,比上年增加5.1元,增长0.5%。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农产业的异军突起,为农民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更加突出。农村二、三产业表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在农村,从事工业、建筑业经营的农户逐年增多,收入成倍增长。

    三、非经营性收入高速增长,拉动农民稳步增收。人均财产性收入389.5元,比上年增加143元,增长58%。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的强力推进,农民出租房屋及机械的租金、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等收入,大幅增长。人均转移性收入999.1元,比上年增加245.9元,增长32.6%。各项惠农政策的充分落实,农民实实在在的得到实惠。其中:离退休金、养老金676.8元,比上年增加305.7元,增长82.4%,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医疗保障制度的实施与完善,让广大农民更多的受益,也使我市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

    【农村居民生活】  由于近年中央连续出台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一系列支农扶农惠农政策,让农民真切尝到了实惠。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民收入步入持续稳定增长轨道。抽样调查统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 437元,比上年增加1 686.8元,增长17.3%。收入的稳定增长为农民生活消费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更趋科学合理,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6 113.3元,比上年增加1 106.1元,增长22.1%。

    一、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膳食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居民用于食品的消费人均2 656.1元,比上年增加688.2元,增长35%,其中:食品消费品支出2 343元,比上年增加532元,增长29.4%;食品消费服务性支出313.2元,比上年增加156.3元,增长99.6%。在食品消费中,农民逐渐摈弃传统的家庭饮食习惯,在外饮食消费支出大幅度增加,在外饮食支出为305.7元,比上年增加153.8元,增长一倍。

    二、穿着实现成衣化,衣着消费档次不断提高。农民的穿着打扮不仅仅满足于保暖耐用,注重时尚、舒适,衣着服饰更加时尚,城镇化,衣着消费进入以成衣消费为主的新阶段。部分款式新颖、美观大方的西装、大衣、皮衣、裙装在农村也随处可见,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559 .7元,比上年增加102.9元,增22.5%。人均服装的支出额为396.4元,同比增加89.5元,增长29.2%;鞋类支出人均为128.4元,同比增加10元,增长8.5%,而用于服装材料的支出人均仅为3.9元,同比减少1.3元,下降24.5%。

    三、居住环境大有改观,住房追求宽敞、舒适化。随着城乡一体化的稳步推进,一些农垦职工陆续搬入新建的漂亮、宽敞的楼房,居住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农民出行更加便捷,住房内的装修,装饰时尚化成为农民追求的方向。在农村原则上不再允许新建住房,新建房支出下降,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为847.1元,比上年减少176.7元,下降17.3%;年末住房面积人均3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2平方米,增长6.8 %,住房价值人均18 052元,比上年增加1 584.8元,增长9.6%。在住房面积、价值增加的同时,农户的居住环境和卫生设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农民家庭中有水冲式厕所的农户占10%;使用暖气的户数占23 %;饮用自来水的户数达到100 %,农民家庭使用液化气作为燃料占10%,住宅外道路是水泥或柏油路面的户数占36%,农村道路、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乡风文明,农民的居住条件更加方便、洁净、舒适。

    四、家庭设备消费档次升级,高档耐用品增多。收入的增加为农民购买家庭设备奠定基础,日用品,室内装饰品、机电设备等的消费的档次不断提高,家用电器的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促使农民家庭中高档耐用品的拥有量不断增加。传统的中低档耐用消费品数量减少,高档物品增加,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生活用汽车16户,比上年增长一倍,网络的畅通,使农民家庭观看的电视节目更加丰富多彩,农民家庭中电视接入有线电视网的有占68%,每百户电冰箱拥有量84台、家用计算机22台、微波炉11台,分别比上年增加16台、4台、3台。

    五、交通、通讯发展迅速,居民的出行更加方便。方便快捷的交通、通讯工具,为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家用汽车、摩托车、移动电话等新产品不断推出以及价格的大幅下降,使他们不再是城市居民的专宠, 2011年,农民人均用于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额为672.6元,比上年增加274.4元,增长68.9%;电话及移动电话数量的快速增加,使农民家庭的通讯费用也随之增长,农民人均用于通讯费的支出额为162.3元,比上年增加6.9元,增长4.5%;购买交通工具人均支出224.5元,同比增加168.7元,增长3倍;用于交通消费服务支出121.7元,同比增加32.3元,增长36.2%。

    六、医疗保健意识增强,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实施,给农民吃下定心丸,农民对自身的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免除了“小病忍、大病无钱看”担忧,只要有能力就会及时就医问药。农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539.2元,比上年增加230元,增长74.4%;其中用于医疗保健支出为194元,比上年增加73.5元,增长61.1%。   (席思敏)

 

慈善事业

    【组织建设】  加强学习,通过开展集体学习与自学活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践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牢固树立“慈心为人,善举济世”的思想观念;通过订阅和赠送《慈善》杂志,强化全体会员的慈善意识;严格遵守总会机关工作“十项守则”,加强财务管理,认真执行《盘锦市慈善总会接收、使用捐赠款物暂行管理办法》,财务收支准确、合法,对所募资金,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及时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公布捐款名单和数目,做到公正、透明。加强宣传,积极取得盘锦日报、辽河晚报、盘锦电台、盘锦电视台等盘锦市主流新闻媒体的合作和支持,利用宣传媒介作用,多方报道和播发盘锦市慈善活动信息,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倡导和激发全市人民的慈善意识和慈善热情,全年共发表慈善信息200余条。

    【资金募集】  全年,总会劝募工作主要以募集项目救助活动资金为主,所募资金全部专款专用,开展项目救助活动。据统计,总会全年共接收捐款243.4万余元。其中,项目捐款197.5万余元,占捐款总数的81%。8月24日,在由志高集团、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主办,盘锦广播电视台协办的盘锦市泰山志高慈善旭日教育基金捐资助学大型公益晚会在盘锦人民会堂举行,会上,盘锦市120名优秀的贫困应届高中毕业生收到了共计60万元的教育资助。

    【善事活动】  总会全年支出社会善款218.4万元,救助贫困群众2 560多人次。继续开展“股坏死慈善救助项目”。“股坏死慈善救助项目”是盘锦市慈善总会针对全市低保户家庭中股骨头坏死患者因贫困无法就医诊治的情况,自2009年起实行的专项救助活动,对进行骨坏死手术治疗和保髋治疗的低保家庭患者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救助,减轻了他们的诊疗资金负担,帮助他们早日摆脱疾病折磨。按总会提出的“股坏死慈善救助项目”成功对18名股骨头坏死患者实施了手术,项目活动支出救助资金18万多元。贫困家庭患者范树军,身患股坏死,无法劳动,生活极为艰难。经总会救助,从而成功站立起来,彻底摆脱了疾病的困扰。继续开展“蓓蕾慈善救助项目”。市慈善总会继续携手省慈善总会,对盘锦市困难家庭0—18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通过医疗救助的形式,向他们提供一定额度的资金支持,帮助他们早日摆脱病痛折磨。经过全市各级慈善组织的共同努力,盘锦市先心病慈善救助项目共成功救治先心病患儿20人,支出项目救助资金36万元。开展“春蕾慈善行动”。“春蕾慈善行动”是2010年起省慈善总会联合各市慈善组织开展的对贫困中小学生进行援助的活动,活动每年开展一次。11月,为做好盘锦市贫困小学生的援助工作,确保每一个贫困在校小学生得到援助,盘锦市慈善组织在县区民政、教育部门的有力配合下,对盘锦市低保家庭的小学生情况进行了一次普查,共普查上报需要资助小学生2 376名。活动使得这些学生全部受到救助,发放学习用品16 240件,救助支出24万元,同时援建盘山县胡家镇刘家村小学图书角1个,图书1 200册,救助支出2万元。开展“十元钱家园计划”。5月9日,总会与辽河晚报共同发起了“十块钱家园计划”项目,即参与者捐10元钱。目的是用行动唤起全社会慈善意识,希望大家都来参与慈善活动,通过大家的努力来解决一些家庭暂时的困难。活动运行之后,爱心人士踊跃捐款,本会人员身体力行,主动捐款。该项目共募集善款26 545元,为身体肢残人士拱志平购置修鞋机器、工具及配钥匙的材料等支付救助款8 045元,为贫困户邢学恩家盖猪舍、修缮漏雨的房屋等支付救助款18 500元。通过活动的开展,给他们一个可以通过自己劳动获得他人认可和社会尊重的机会。

    热情开展日常救助。在做好开展专项救助工作的同时,总会始终坚持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根据社会需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助学、助老、扶贫帮困和临时救助等日常救助活动。10月,辽宁省孤儿学校新校园落成,为援建新校园从慈善基金中支出50万元,帮助那些孤儿过上和其他孩子一样的幸福生活,受到和其他孩子一样的良好教育;在日常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困难信访群众一定的救助;逢节日来临,走访慰问贫困家庭、困难儿童等。经统计,总会全年日常救助困难群众30多人次,慰问支出善款18万余元。    (张馨元)     

 

红十字会

    【概   况】 盘锦市红十字会于1991年成立。2003年12月经市编委批准独立建制,现有工作人员3人。2009年盘山县红十字会理顺了管理体制,“三定”落实到位。2011年,市编办和大洼县编委分别批准两区及大洼县红十字会从卫生局划出,落实了“机构、编制、人员、场所、经费”五到位,实现了真正意义的独立。

    盘锦市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的社会救助团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履行职责,开展备灾救灾、社会救助、应急避险救护培训、社区服务、红十字青少年、造血干细胞及遗体(器官)捐献、项目实施等工作。荣获省红十字会、省人社厅、省公务员局联合颁发的省红十字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目前盘锦市共有成人会员3 182人,青少年会员3 701人,基层组织43个,六支志愿者服务队,三个省级红十字示范校,5 114名红十字志愿者,其中有147名注册志愿者,年内新增注册志愿者71人,全市建立了6家红十字志愿者服务基地,2个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和2支红十字应急救援队。

    【备灾、救灾、社会服务】 为改善弱势群体生活,春节前,市红十字会筹集了价值10万元的物资,开展了“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红十字会领导带着棉被、豆油等慰问品,看望慰问盘山县胡家镇敬老院孤寡老人等贫困人群,受助人群达到600余户。加强了志愿者培训和管理,组织开展了慰问荣军、服务孤儿、病残人士等志愿者活动,并进行了志愿者表彰。2名志愿者获得省红十字优秀志愿者称号。大力开展人道救助工作,《盘锦市红十字会人道救助基金》救助贫困家庭白血病和先心病儿童等共计28人,发放救助款10.6万元。制定下发《关于开展社区红十字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社区红十字会组织。通过开展“红十字家园”项目,为社区配备生活、医疗物资,招募红十字志愿者,开展红十字社区服务;发放救护包、简易模拟人及急救知识宣传册,开展居民卫生救护培训,提高居民自救互救能力;发放爱心救助卡,开展困难家庭救助等。

    【卫生救护】  普及卫生救护知识是红十字会的一项传统工作。在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分别与市教育局和市总工会联合下发了开展行业(系统)救护培训工作的文件。得到了各行业(系统)的认可,积极报名参加应急避险培训班。一年来开展初级卫生救护员培训班5期,行业(系统)应急紧急避险救护培训班8期,培训持证急救员75人,应急避险知识普及人数达一万余人。组队参加了全省红十字“救”在您身边应急救护大赛,获得大赛第三名。

    【红十字青少年工作】  在市本级学校红十字会组织全部建立后,积极与辽河油田基础教育管理中心联系并建立了红十字会,并逐步在油田各级学校中建立学校红十字会组织,开展了具有红十字特色的学校红十字活动。全市有3所学校获得了省红十字示范校称号。在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艾滋病预防与关怀—5期大学生同伴教育培训班,共有200余名学生参加培训。学生中的红十字志愿者还自发成立了“红丝带”社团,开展防艾宣传活动。4名大学生代表盘锦参加省会组织的“预防艾滋—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大学生防艾辩论赛,获得“魅力红丝带团队”奖,市红十字会获最佳组织奖。

    【造血干细胞及遗体(器官)捐献】  多次开展捐献干细胞及遗体器官大型广场公益宣传活动,招募捐献志愿者。全年共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445份,再动员21人次,高分辨10人次,体检3人次,成功捐献1人。截至目前,累计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5830人份,成功捐献4人。共有8人填写捐献遗体、人体器官登记表,成功捐献遗体1人。经协调市公证处免费为自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者办理公证手续。

    【项目实施】  西班牙生计项目是两国红会合作的第一个项目,计划在中国境内两个城市开展300户困难家庭生计救助。通过向总会积极申请,最终将项目引入到盘山县大荒乡大仓村(另一为广西钦州),受益户为143户,总计引入资金近80万元。10月,在盘锦市召开了“西班牙生计项目”启动暨培训会议,标志着项目在盘锦市正式实施。市红十字会制定组织框架,明确了责任,招募培训了志愿者;开展了受益家庭基线调查,指导受益户制定生产计划书、签订承诺书,并建立了档案,举办了三期种植和养殖技术培训班;目前正在进行采购工作。        (史楠楠)

 

老龄工作

    【检查条例规定贯彻落实情况】  为加强《条例》《规定》实施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利用4—5月两个月时间,深入到县(区)对《条例》《规定》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特别是对90周岁以上老年人长寿生活补贴落实情况进行了抽查,各县(区)老年人长寿补贴费已全部落实到位。

    【全市老龄工作会议】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省老龄工作会议精神,4月份,召开了全市老龄工作会议,各县、区民政局的领导,老龄办主任参加了会议。会上传达了省老龄办主任工作会议精神;各县、区汇报了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安排;柯铸书记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总结了2010年全市老龄工作,部署了2011年老龄工作任务,并要求把《条例》《规定》进行广泛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做为重点工作来抓。各(县区)老龄办公室主任签署了《2011年市老龄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

    【举办培训班】  为进一步了解全国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的形势和当前的工作任务,提高老龄工作队伍的工作能力,5月份,举办了全市老龄工作者培训班,邀请了省著名专家学者、原省人口计生委副主任曹景椿教授作了《辽宁省在振兴发展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的报告。省老龄办宣联处长郝明利以《如何做好新时期老龄工作》的报告。各县区局和乡镇、街道分管老龄工作的领导,老龄办及民政助理100多人参加了学习。专家的授课,普遍反映感受很深、受益匪浅,进一步提高对老龄工作的认识,增强做好老龄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敬老活动】              

    一、开展为老年人送温暖活动。在春节、重阳节期间,全市开展了对“三老”(即百岁老人、特困老人和敬老院老人)进行走访慰问工作,全市共投入资金50多万元。

    二、省领导走访慰问盘锦市老年人。两节期间,省政府副秘书长何庆良、省老龄委顾问王向民和省老龄办主任孙艳华代表省委省政府在市政府领导的陪同下,对盘锦市“三老”进行了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党的关怀和慰问金。

    三、开展各种适合老年人的活动。以庆祝“重阳节”为契机,开展了老年书画展;红歌演唱会;第五届中老年秧歌大赛;举办了盘锦市庆祝“重阳节”大会暨“晚霞映重阳”文艺汇演多种形式的敬老活动。

    四、开展 “十大寿星”评比活动。为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了“十大寿星”评选活动。经过基层推荐,评选出10名健康寿星。市老龄办主任带领县区老龄办主任对获得“十大寿星”的老人,进行了走访慰问,并亲自为老人们穿上了唐装,披上了长寿带,挂上了长寿匾,奖励了价值千元的毛毯。媒体记者全程进行了跟踪采访、报道。此次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老人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崇尚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老龄工作先进单位评选】  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安排,11月末对盘锦市6个县(区)老龄办主任签署的《2011年市老龄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的百分制条款进行了全面检查。通过考核评选出大洼县、盘山县、双台子区为优胜单位。

    【关爱老年人健康行动】  积极会同保险公司在3月份召开了开展“关爱老年人健康行动”动员大会。各县、区老龄办主任和市保险公司经理及县、区分公司经理参加了会议。总结了2010年老年人参保情况,部署了2011年度工作,分解了指标,落实了责任,并把2011年的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纳入了老龄工年度目标考核当中。指标下达后,各县、区积极行动,采取各种措施,确保此项工作的落实。随时了解到他们好的做法后,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并且及时向其他县、区作为经验进行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过市、县、(区)老龄办的积极运作,截至年底,共完成保额51.2万元,已经超额完成年初下达的指标任务。

    【统计报表】  按照省老龄办的具体要求,历时1个月时间对盘锦市的老龄工作各项数据进行了详细认真的调查,并进行了认真的填写,完成了《辽宁省老龄事业统计报表》工作。     (李   志)

2011年盘锦市百岁老年人名单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日 年龄 家庭住址
1 刘韩氏 1909.09.29 103 大洼县大洼镇站前社区
2 张云芳 1908.08.07 104 大洼县大洼县清水镇永红村
3 张韩氏 1912.03.04 100 大洼县清水镇大清村
4 石丁凤 1908.01.22 104 大洼县田庄台镇远大社区
5 李春英 1912.10.07 100 大洼县田庄台镇南大社区
6 王雨三 1909.02.06 103 大洼县唐家镇白家村
7 刘世霞 1909.04.16 103 大洼县西安镇高坎湾村
8 王春兰 1912.08.16 100 大洼县西安镇桃园村
9 王殿珍 1912.02.18 100 大洼县田家镇马圈子
10 田素洁 1912.01.29 100 大洼县田家镇高家村
11 梁翠英 1909.08.14 103 兴隆台区渤海街道海园北区15-4-408
12 于善芝 1909.09.11 103 兴隆台渤海街道钻工村社区二区8-2-101
13 张秀云 1911.04.15 101 兴隆台区渤海街道海园中区26-2-303
14 张桂洪 1902.04 110 兴隆台区曙光街道丰华社区2-9-6
15 王泽文 1907.02.02 105 兴隆台区新工街道石化社区35#
16 李继友 1908.02.24 104 兴隆台区兴海街道东跃村
17 陈广会 1906.01 106 兴隆台区兴海街道裴家村
18 郭春前 1911.12 101 兴隆台区兴海街道牛官村
19   1912.04 100 兴隆台区兴海街道裴家村
20 刘淑芳 1911.11.19 101 兴隆台区兴隆街道先锋小区24-2-101
21 高艳芝 1911.03.14 101 兴隆街乐园社区乐园小区1-14-1-301
22 尹何氏 1912.05.10 100 兴隆街景兴小区13-1-301
23 王淑婉 1912.08.13 100 兴隆街泰山社区泰山小区4-5-1-101
24 蒋文珍 1912.10.07 100 兴隆街油建委泰山小区4-4-4-102
25 刘振梅 1910.1 102 兴隆台区于楼街道宏运社区24-1-302
26 曹凤英 1909.10.24 103 兴隆台区振兴街道幸福5-3-3-202
27 张国强 1911.05.15 101 兴隆台区振兴街道胜利37-14-501
28 缴焕荣 1910.05.01 102 兴隆台区兴盛街道兴隆台社区
29 李俊英 1911.07.01 101 兴隆台区兴盛街道兴隆台社区
30   1911.12.02 101 兴隆台区沈采街道44-1-2西
31 司绍华 1912.10.29 100 兴隆台区渤海街道测井东6-4-1-2
32 于长兰 1912.02.01 100 渤海街道海园社区中楼23-2-8
33 傅素琴 1912.09.23 100 渤海街道兴油南楼47-2-101
34 丁仁发 1912.07.07 100 兴隆台区平安街道
35 范高氏 1907.12.17 105 双台子区红旗站北社区
36 詹洪珍 1903.01.18 109 双台子区红旗站北社区
37 杨凤兰 1912.07.19 100 双台子区红旗中心社区
38 王友芝 1909.08.26 103 双台子区辽河魏家村
39 刘英林 1911.04.15 101 双台子区双盛谷家村
40 孙素珍 1911.01.06 101 双台子区建设铁路社区
41 王杨氏 1907.10.12 105 双台子区胜利旌旗社区
42 石秀英 1910.12.08 102 双台子区胜利三千米社区
43 赵希兰 1912.03.15 100 双台子区良种场
44 李春珠 1912.10.11 100 双台子区东风繁荣社区
45   1912.12.22 100 双台子区建设光明社区
46 宋给民 1910.08.16 102 盘山县古城子镇五台子村
47 李 萍 1911.05.14 101 盘山县古城子镇七台子村
48 秦玉兰 1911.10.19 101 盘山县沙岭镇尖台子村
49 罗俊怀 1911.12.09 101 盘山县沙岭镇西灰村
50 孙桂兰 1910.12.07 102 盘山县沙岭镇西拉拉村
51 阚素霞 1910.05.10 102 盘山县坝墙子镇烟李村
52 郑明霞 1910.05.10 102 盘山县胡家镇田拕村

 


民族宗教

    【民族新村建设】  2011年,制定下发《关于开展创建文明、富庶、和谐社会主义民族新村百分竞赛活动的通知》,对村屯改造规划、民族特色产业及民族教育和文化体育等建设内容确定具体标准,全面推进全市民族村建设进程。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以荣兴镇为中心,建设一个民族新村的样板村,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少数民族新村的建设。继续落实国家及省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对甜水乡鲜峰村机械化大棚育苗项目、辽滨沿海经济区荣滨街道荣滨朝鲜族社区活动室改造等五个经济项目进行重点扶持。继续抓好“一村一品”建设,不断完善和充实“一村一品”项目库。全市已有12个民族村上报了各具特色的经济项目。其中,新立村优质丰锦水稻种植、新农村高密度养鱼、平安村南美白对虾养殖、创业村菌类种植等。继续抓好盘山县胡家镇红岩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申请专项资金,保护民族遗产,发展民族经济。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  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月”为契机,在世纪广场画廊连续出版三期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专栏。同时,通过举办盘锦市少数民族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十年成就图片展、设置标语、横幅、板报和广场秧歌队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使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深入人心。利用《中国民族》(2011年05期)以主任专访的形式,对我市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并刊登了系列反映我市民俗风情、地域特色的精美照片。通过此次宣传报道,使我市少数民族工作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  对盘山县意丰肉联加工有限公司存在多处违反《辽宁省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条例》的行为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并将整改意见和处理结果及时上报省民委。对全市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企业、专柜、摊点、饭店进行了依法检查,较好地维护了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认真做好盘锦市德瑞清真肉业有限公司的清真牛羊屠宰资格确认工作。妥善处理油田回族职工金宏珠关于其丈夫因是汉族去世后未能进入回族墓地等少数民族群众和信众的诉求事宜。

    【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生活。与市文广局联合举办了2011年少数民族各族各界迎新春文艺联欢会。积极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组团观摩九月份在贵阳举办的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承办好2014年在我市举办的全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学习经验和做法。积极组织朝鲜族师生参加全省各类大赛,努力提高少数民族语文写作水平。推荐我市荣兴农垦纪念馆为辽宁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加强宗教工作领导】  全面推进“两个专项工作”。出台了关于宗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和宗教场所财务管理的方案,并分别召开了两个现场会进行专项指导。认真做好宗教调研工作。会同市人大认真做好省人大对我市贯彻落实《辽宁省宗教事务条例》情况调研的协调和准备工作,省调研组对我市宗教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建党90周年活动安保工作】 检查宗教活动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会同市消防局对全市13处宗教活动场所的消防安全进行了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当场下达了整改通知书。排查不稳定因素。会同国安、公安等部门对我市境外宗教渗透进行了严厉打击,及时消除了不稳定因素。

    【依法行政】  加强宗教团体建设。建立了宗教团体通气会制度,保证了五大宗教的相互了解、和谐共融。促成了市佛协会长候选人选意见的统一。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对宗教活动场所进行了调查摸底和清理整顿,有效制止了乱建寺庙问题。治理基督教私设聚会点,对排查出50处私设场所,30处予以取缔,14处合并,2处同意设立,4处拟登记。组织召开了由宗教、人社、财政、民政、卫生等部门相关人员参加的关于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协调会,联合下发了《盘锦市宗教教职人员参加城镇从业人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施办法》。

    强化宗教界开展的“争创活动”。制定宗教场所十项管理制度,并张榜上墙;深化《盘锦市创建文明和谐宗教场所百分细则》的量化考核,我市被评为“省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协调解决宗教热难点问题。针对兴隆台区兴隆清真寺动迁重建问题,向市政府起草了《关于解决兴隆清真寺动迁重建缺口资金的请示》。对渤海基督教堂所涉及的动迁问题,向市规划局起草了《关于解决渤海基督教堂动迁问题的函》,现场勘察了渤海基督教堂候选位置,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王德忠)

 

关心下一代工作

    【思想道德教育】  围绕这思想道德这一主题,把革命传统教育做大、做活、做细,把青少年的思想集中到听党话、跟党走上来。祭英烈、讲“传承”,感怀人生价值,继遗志,树壮志,明确奋斗目标,使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将烈士事迹变成认知人生价值,激励报国情怀的过程。清明节这一天,全市各中小学校关工委都组织学生到邻近的烈士墓开展祭扫活动,并创造出新鲜作法。大洼县关工委要求基层关工委以“传承力量”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提升祭扫效果。盘山县关工委要求各中小学校把祭扫英烈活动的激情化作永恒的动力。各学校利用每周一升国旗之机开展“十分钟演讲”,每一次讲演内容都围绕“议党史、颂党恩、舒壮志、报国家”这一主题,以此震撼心灵,激发斗志,强化“三热爱”观念。双台子区关工委要求基层关工委把祭扫烈士墓过程变成深化教育过程,街道、社区各中小学关工委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看、听、议结合起来,拓展了祭扫烈士墓的活动内容。讲党史、明方向,知道红色里程,颂党恩,报祖国,坚定党的路线,全市各级关工委工作的着力点,全市注重抓两个环节:第一,5月下旬,市关工委抓住建党90周年重大纪念日和全运会将在辽宁召开的契机,开展以“讲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为主旨的唱红歌、作红诗主题教育活动。市教育局系统紧紧抓住这一契机,搞党史报告152场,听报告人数达152 785人次。全市中小学生创作红诗红歌近2万首。其中,大洼县1.6余首、双台子区2 600余首、盘山县1000首、兴隆台区220首。盘山县关工委将240首优秀作品编印成册,出一本“红诗选集”。双台子区陆家乡关工委将“红诗百首”印制成册发给各校,深受家长和学生们的赞扬,创作红诗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第二,市教育局积极配合各中小学校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以“光辉旗帜”为主题,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读书、实践、作文竞赛活动。读书作文活动,参与人数多,作文质量好,全市参加读书作文活动的学生8 980余人,历经层层把关,报市教育局关工委优秀作文300余篇,经评选。其中,15篇作文评为一等奖、20篇作文评为二等奖、30篇作文评为三等奖、35篇作文评为优秀奖。181篇作文获市教育优秀奖。

    【青少年成长成才】  针对问题搞调研,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双台子区关工委针对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并撰写出《提高人民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极其紧要》的论文。大洼县大洼镇、榆树镇关工委对所辖的托幼园进行跟踪调查,对有关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镇党委、镇政府把他们的调查意见转化为政府的意见和法规。针对“孩子第一”、“分数第一”这一现实问题,各级关工委注重培训家长,办好家长学校。全市111所家长学校,共培训家长2 834人,家长学校不论在培训内容上,还是培训方法上已有新的突破。双台子区陆家乡关工委“创建学习型”家庭已经收效显著,现已有学习型家庭126个。培训家长,建设“学习型”家庭,已经证明是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摇蓝,是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第一需要。注重培养文明礼仪,弘扬中华民族美德。全市各级关工委主要以全运会在辽宁召开的契机开展文明礼仪宣传,以争做合格“小公民”活动为平台,开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教育;以“学党史、颂党恩”教育为动力,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注重“二法”教育,培养孩子知法、懂法、守法。全市共作普法知识讲座108场,使65 392人受到法律常识教育。同时,各级“五老”志愿者对问题少年进行跟踪,贴心教育,对上网少年采取疏堵结合办法,对接纳少年上网业主,先警告后罚款,对上网少年进行思想疏导,行为引导。筑造教育平台,为农村青年成长成才铺路。全市各级关工委着力抓二项工作。一抓培训。让“落弟生”学到一技之长,帮助他们选项目,谋事业,开启致富之门。全市共办专业技术培训班86期,培训农村青年5 886人。二抓指导。历经培训,帮助选项,对发展起来的青年个体户,有专业的“五老”实行“一帮一”、“结对子”的指导,解决产、供、销过程中各种难题。

    【特困青少年救助】  全市各级关工委突出残疾生的经济救助,全市共筹集投入救助资金1 216 480元。救助病残,是全社会的事。市关工委推广两县两区的三种作法,推广盘山县吴家镇成立“爱心基金会”的作法;他们已经成立了组织机构,完善了组织领导,制订《爱心基金会章程》,印发了500张宣传单,并定于12月份召开募捐大会。推广充分发挥“五老”志愿者的牵头带头作用作法;推广各乡镇街道关工委开展手手相连,心心相牵,“五老”志愿者与特困孩子“结对子”的作法。在救助中“五老”志愿者,发挥信息员的作用,发挥动员社会救助的牵头作用,发挥政府救助的参谋作用。如王家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郭万涛对6名孤儿换季困难,及时向政府汇报,随即拨款3 000元购买衣服;初二学生吴业伟遭车祸时,“五老”志愿者牵头发动机关干部师生捐款2万元,挽救了孩子的生命;双台子区建设街道关工委得知13岁少年刘洋患骨瘤时,牵头开展献爱心伸援手的募捐活动,捐得善款2万余元,解决了看病燃眉之急。关工委“搭台”企业“唱戏”,这是救助病困群体的重要途径。从去年开始,市关工委与美视视光中心联手为眼疾少年进行检查,市关工委在揭牌仪式上呼吁以此次活动为亮点,辐射全市各大中小企业为动力,推动“关企”联手把“关爱”工作做强做大。美视视光中心已为15 59名中小学生检查弱视、近视,并赠送眼保仪129台,控制型眼镜5副,价值人民币9万多元。大洼县旭东集团企业家李景云近两年资助贫困大学生3.6万余元。        (姜厚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