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盘锦简介 > 湿地之都 > 湿地城市

“湿地之都”盛夏图景绘就生态乐章

发布时间:2025-08-14 信息来源:盘锦发布 浏览次数:1

八月的盘锦城乡,热浪携稻香涌动,白鹭低飞掠过田垄,与远处“磕头机”的律动共绘翠绿画卷——生态文明基因刻入城乡肌理的“湿地之都”正在悄然书写新时代融合发展的答卷。

 

 

盘山县坝墙子镇隆平农场的水稻长势旺盛。

稻蟹共生描绘丰年

在大洼区唐家镇的广袤稻田中,稻子已拔出嫩穗儿随风轻舞,宛如绿色海洋中的层层波涛。盘锦幸福道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稻田种植区里,总经理文锋正与伙伴们行走在田埂上,他们操控无人机一边投喂稻田里的螃蟹,一边观察稻子的长势。今年的好收成在望,喜悦之情荡漾在人们脸上,有人甚至哼唱起《在希望的田野上》。

“稻蟹共生模式” 演绎着盘锦的生态传奇——河蟹化身“田间卫士”,除虫松土;水稻则为蟹群提供荫蔽与微生物饵料。多年来,盘锦市致力于推广优质稻蟹新品种,推广稻蟹共生模式,将共生理念、创新要素深度融入产业发展,从而为整个产业链注入新的活力。现今,盘锦稻田养蟹规模达到97万亩,形成从苗种培育、生态养殖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稻田蟹”和“蟹田稻”声名远播。盘锦的“稻蟹共生”在守护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这一“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已在全国20余个省市推广,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出盘锦的智慧与力量。

 

 

蓝天白云下的湿地芦荡。

美丽乡村绽放新颜

夕阳西下,大洼区田家街道大堡子村掩映在绿荫里。从村头牌楼下进村,白墙黛瓦的农舍映入眼帘,小桥流水穿梭其间,路边花团锦簇,夕照之下,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立体画卷之中。

近年来,大堡子村着力美丽乡村建设,既保留了独特的乡村风貌,又在硬件设施上寻求创新。柏油路铺到农舍门口,路灯遍布全村无死角,水电气24小时持续供给,公交车通到村里,垃圾实现日产日清,超市、银行、特色餐饮一应俱全。全村建成14家精品民宿,每年吸引3万余名游客前来体验。恬静田园风光和独特的休闲农业资源,成为盘锦乡村游的热门打卡地。

在盘锦,像大堡子村这样的“明星村落”并非个例。大洼区的石庙子村、兴隆台区的粮家村,盘山县的得胜村等,这些村庄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各村有各村的特色,各村有各村的魅力。今年,盘山县陈家镇陈家村、盘山县得胜街道得胜村、双台子区陆家镇任家村、兴隆台区新工街道粮家村、大洼区榆树街道曾家村、大洼区大洼街道小堡子村6个村新晋全国文明村。至此,全市“国字号”文明村镇已达19个。近年来,盘锦市以争创全域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从提升乡村文明程度、改善生活环境、促进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着手,全面推进文明村镇建设,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掩映在绿荫下的辽河油田“城区站”。

绿意油田携手担当

盛夏时节,兴隆台采油厂采油作业三区60站掩映在茂密的绿柳下。暑热虽未退,但置身其中,偶有微风徐来,顿感丝丝舒爽。站区四周围墙以红白色涂料粉刷,整洁美观;站区周边见不到一点散落垃圾;站区一侧频繁“磕头”的大型抽油机旁,见不到星点油污;站内南侧整齐排列着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板——这里是一座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采油站区。无独有偶,距此西南方向直线距离15公里外,兴隆台采油厂采油作业三区兴2转站更有别样“景致”。站区周边同样整洁有序,站内绿荫片片,靠近围墙根的绿化区种植着各类花草,蔬菜区种植着各类时令蔬菜。两名值班采油工正趁工闲时间,为绿化区和蔬菜区浇水施肥——这里是一座整洁美观的花园式采油站区。

兴隆台采油厂采油作业三区60站坐落在兴油街以北;兴隆台采油厂采油作业三区兴2转站坐落在惠宾街以南。这两座站区皆是典型的“城区站”。近年来,辽河油田始终坚持油地联动、政企共建的文明创建思路,主动融入,不惜投入,将油田发展与盘锦市文明创建同步筹划,整盘推进,所有“城区站”都像兴隆台采油厂采油作业三区60站和兴2转站一样,实现了进一步净化、进一步亮化、进一步美化。如今,市民举目看到的“城区站”皆是面貌一新的“磕头机”。作为大型央企,辽河油田对文明创建有更高远的追求——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企业发展进步全过程。以碳代水、以气代油、向太阳“借绿”等一系列低碳减排技术正加快推广实施。昔日,油地携手并肩实现盘锦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步;如今,在文明创建的道路上,油地依然紧握双手,并肩前行,让盘锦文明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夺目。

从村庄到城区,从稻田到油田,盘锦以生态为笔,将产业转型、城乡融合及文明创建的故事,共同写入可持续发展历程。“湿地之都”的城乡叙事里,没有生态与发展的激烈对抗,只有科学布局下绵长而坚韧的调和。当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找到公约数,这片神奇的热土便找到了发展答案,那便是所有生产活动的痕迹,最终都成为大地的纹理而非伤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