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盘锦简介 > 盘锦年鉴 > 盘锦年鉴(2005年)

经济管理(2005年)

发布时间:2010-05-20 信息来源:盘锦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浏览次数:550

发展计划

【项目建设】

    2005年,全市单项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共324项,比年初增加83项。坚持月调度,季分析制度,并以简报形式向市领导反馈。当年完成投资86亿元,其中年内新开工项目131项,竣工111项,在建134项。盘锦飞马板簧、健丰食品等95个续建、新建项目竣工投产或具备生产条件。三聚氰胺扩建等一批重点在建产业项目进展顺利。华锦集团46万吨乙烯扩建、盘锦港油码头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全委的共同努力下,2005年共争取到国家和省发改委口径国债资金和各种专项资金2.9亿元(包括不需要地方偿还的农网专项贷款4 000万元)。其中,华锦集团乙烯扩建、中润化工联产资源优化两个项目分别获得1亿元国债资金支持。

    盘锦市发改委,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精心筛选11个项目,作为首批市级领导小组推进项目。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实施全过程的跟踪与协调服务,加快项目建设进程。经过努力,乙烯扩建项目已得到国家立项,中润公司化肥、甲醇、三聚氰胺联产资源优化项目得到积极推进,累计完成投资7 000万元,苇浆造纸项目目前正在对造纸工艺进行调研论证。


【编制“十一五”规划】

    盘锦市发改委,在上年所做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协助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专家组对“十一五”期间影响盘锦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进行深入调研,经过反复衔接、论证,形成一个总报告、六个专项报告,为盘锦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委领导班子组织委规划编制组认真开展了规划编制,经过几次较大规模的修改,8月末,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初稿形成。之后,反复进行了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和县区规划、重点企业规划的衔接。《纲要(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先后发出300余份征求意见函,并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广泛征求市级领导、市直各部门、各县区、重点企业、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集中这些意见和建议后,对征求意见稿进行有针对性修改,并先后提交到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市委五届四次全会和市人大常委会对《纲要(草案)》进行了讨论和审议。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坚持“一手抓当前,一手抓长远”的工作思路。加强经济监测预测工作,每月组织编辑《盘锦市经济运行监测》,不仅及时提供全市经济运行情况,而且及时提供全省各市经济发展情况。进一步加强与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区的沟通和联系,定期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及时提出月度和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与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专家组合作,完成6个重大课题的研究。研究提出“十一五”规划《纲要》和17个重点专项规划。


【协调和解决问题】

    年内,将解决全市安全饮水问题,作为盘锦市委、市政府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向全市人民承诺的为全市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20件实事之一。盘锦市发改委作为此项工作的责任部门,召开主任办公会专题进行布置,并积极推进:(一)开展对全市饮水安全现状的调查。由分管领导带队,会同相关部门,深入县区、村屯,实地了解情况,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市居民饮用不安全水的现状。(二)积极编制城乡居民安全饮水规划。在年初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对全市城乡居民饮水安全规划的编制工作。(三)重点村屯的安全饮水工作得到推进。有些村屯饮水问题矛盾非常突出,群众反映强烈,亟待解决。为此,市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多次向省有关部门汇报沟通,争取支持。经过努力,共争取到安全饮水国债及省专项资金2 339万元(其中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资金989万元),有力推进了重点地区、村屯的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目前,大洼县5个乡镇,盘山县4个乡镇,双台子区的宋家村等饮水工程已经开工或即将开工建设。工程完工后,可解决全市农村近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协调各级各类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年内,完成对四个专业工业园区规划的编制,并形成专业化工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建议上报市政府。同时,通过积极协调,辽滨临港工业区已有宏冠造船、龙德船业、辽河油田钻井平台制造等企业和项目入驻,并正在洽谈以市场运作方式进行园区整体开发建设。食品工业园土地置换、动迁、详规已基本结束,施工图设计即将结束,现正在办理土地转让手续,部分土建已开工,已投入动迁资金2 000余万元,大连东达集团3 000万元建设资金已到位。塑料工业园详规正由省城乡规划院进行修改,土地的前5年租金已付清,已累计完成投资1 000万元。精细化工园区规划已编制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土地转让等相关工作。

    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按照市领导要求,对省内13个城市以及省外相关城市的招商政策进行了全面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便于记忆、易于操作、具有吸引力的招商政策,在充分吸纳市领导和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盘锦市招商政策送审稿并上报市政府,待政府批转后实施。

    对全国食品工业拉网式调查。通过网络以及与食品工业协会、大型食品工业企业接触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对全国食品行业拉网式调查,详细掌握了前100强企业的基本情况及其今后的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点攻关招商企业名单及相应的招商计划上报市政府,为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攻坚式招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多种形式,对保健品行业进行了调查,详细了解了全国保健品行业前80强企业的基本情况。


【农业资源区】

    一、完善组织机构建设。农业资源区划机构设置一直不健全,办内的人员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给工作的开展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困难。市发改委党组十分重视农业资源区划工作,健全和完善了组织机构(任命区划办主任),强化了对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领导。

    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从农业资源的变化对影响粮食生产能力的因素进行监测、调查和分析,从现实生产能力和潜在生产能力两方面入手,对影响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制约因素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孟凡霞)


【党政机关电子政务信息】

    一、年内,完成盘锦市网上电子地图的开发与测试工作。盘锦市网上电子地图的开发今年进入最后阶段,经过与合作机构的共同努力,第一期项目的测试版本已经开发完成,并在机房建立了初步运行环境,包括地理信息数据库,网络访问接口,数据维护、检索接口等子模块。在测试过程中,精心设计测试方案,组织专人观察、记录测试结果,对不满足设计要求和实际需要的功能模块提出了修改方案,并与合作方积极沟通,不断完善系统功能。系统主体部分基本已经定型并能够正常使用。

    二、完成网络安全建设工作。由于近年来面向政府网络的恶意攻击事件频频发生,同时也由于发改委办公网络应用的逐渐深入,特别是项目办的项目数据库投入使用和运行,对网络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派专人参加有关网络安全高级培训,探讨网络安全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发改委网络现状进行初步安全评估,明确主要安全隐患,制定初步的网络安全整改规划,并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和将来发展的需要购置安装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备。通过以上工作和措施,极大地提高办公网络及各应用服务器的安全等级,增加了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办公网络及各种应用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

    三、完成盘锦信息网后台管理程序的开发工作。年内,对盘锦信息网做全面的改版工作。利用ASP语言,开发基于后台SQL数据库的带管理后台的新的网站模式。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系统设计,模块规划,程序编码,测试运行的全部工作。主要模块包括“栏目管理模块”,“信息管理模块”,“权限管理模块”,“网页动态生成模块”,“信息审核模块”,“用户管理模块”,“文档管理模块”等。通过半年多的运行,情况良好,实现了在低技术要求的情况下对网络信息的动态管理功能,使其他科室人员直接介入到网站资源管理成为可能。

    四、完成盘锦信息网信息资源的维护工作。年内,对网站栏目进行科学的规划,新增加“盘锦信息快讯”、“盘锦项目动态”、“十一五规划”等专题栏目,对盘锦市经济及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专门的信息跟踪与发布。其他栏目如“热点新闻”、“领导论坛”、“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十二个大类别细划为43个子类别,实现了科学的分类与管理,使信息检索更便捷明晰,极大地提高了网站信息的查找效率。同时更新各栏目信息1 300余条,改版以后网站的信息浏览量2 700余次,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馈效果。

    五、创办《信息快报》。8月中旬到11月中旬,共印发《信息快讯》80期。其内容主要分为7大类:宏观经济、政策改革、经验借鉴、城市产业、农村农业、国际信息、论谈盘锦,主要资料来源于国家信息中心的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宏观经济信息》、《市长决策信息》、北京领导决策信息中心的《领导决策信息》周刊、《市委书记、市长参阅》、《县委书记、县长参阅》。

    六、编辑《决策信息参考》。在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结合盘锦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情况,从国家信息中心的《市长决策信息》、北京领导决策信息中心的《领导决策信息》和各大报纸上,搜集整理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国前十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简介》、《“十一五”的15个战略关键词》,以及国家领导、专家、记者等对“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见、观点和评述的文章。同时,还把特别有借鉴价值的5个城市和2个省的“十一五”规划中的亮点,摘录编印到《决策信息参考》的“十一五”专题信息中。

    向市领导及有关部门提供宏观经济信息。从国家信息中心的《市长决策信息》、《中国经济信息网市长.专版》、北京领导决策信息中心的《领导决策信息》、《市委书记、市长参阅》、《县委书记、县长参阅》中,搜集整理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崛起天津》、《“长三角”楼市的三个方向性转变》、《“神六”派生“神舟经济”》、《发展循环经济要注重“资源生产率”》、《“十一五”规划将催生七大主题投资机会》等知名专家的观点和《扎实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明确提出东北引资“五大内容”》、《抓紧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等国家政策的要求两个方面的文章。

    七、编辑《盘锦经济运行监测》。全年编印《盘锦经济运行监测》9期。该《监测》内容比较全面,涉及到全市的工业、农业、投资、财政金融、外经外贸、市场物价、消费支出等多方面的信息。

    八、筹建“信息协会”。信息协会是为政府、为企业、为社会、为会员提供信息服务的社会团体,通过发挥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密切党和政府同企事业单位、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推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已起草《盘锦市信息协会章程》,拟定了信息协会组织机构的会长、理事、秘书长、会员的人选,总体完成了组建信息协会的前期工作。

    九、全市信用体系建设。信用数据中心项目正在启动。根据省发改委《辽宁省现代社会信用体系总体发展规划》和辽政发〔2005〕21号文件既《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建设“盘锦市信用数据交换中心”。年内,配合研究“盘锦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编制《盘锦市现代社会信用体系总体发展规划》,并提出打造“诚信盘锦”的战略目标。

    (刘海军)

 

经济运行

【工业经济运行】

    一、做好工业经济要素供给。推进石化医药、装备制造、塑料建材、食品等企业间的联合和配套协作,帮助企业协调安排生产要素,解决企业生产运行中的难点问题。仅从2005年油气供应情况看,全市规模以上炼制企业共加工原油486.1万吨,同比增长15.6%;化肥生产企业用的天然气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保证生产用电供给。在全国用电紧张的情况下,协调市供电部门千方百计提供电力支持,保证了大部分企业的生产装置的连续高效运行。全年共向工业企业供电31.3亿千瓦时,占全市用电总量的83.1%,同比增长1.6%。保障货物运输。协调各运输部门和企业克服各种困难,确保了生产物资和产品的安全及时运输。2005年,全市共完成物资运输4 409万吨,同比增长30.5%。其中,公路完成货运量4 093万吨,同比增长32.5%;铁路完成货运量233万吨,同比增长2.6%;港口完成吞吐量83万吨,比上年增长66.2%。

    二、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工作。2005年又有11家清洁生产试点企业通过审核,通过首轮审核验收企业已达到75户。

    三、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加大全市节能监测工作力度,加速淘汰落后工艺设备。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节水管理体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积极落实减免税政策,促进粉煤灰等资源的综合利用。

    四、整顿生产经营秩序。在全市开展企业违法排污损害群众利益的专项整治活动和打击盗油、清理占压管线、整顿涉油企业的专项行动,全市共查处、取缔小酸渣油场点14个,整顿和规范小润滑油厂33个,小炼油厂2个,排查国家挂牌整治的占压管线25处(占线1 600延长米),处理涉油厂点3家。为辽河油田和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生产经营秩序,受到国家公安部和省市“五线两资源”整顿督查组的肯定。

    五、加大市场开拓工作。2005年,全市先后10次组织企业参加产品展销、螃蟹、啤酒、大米等文化节和各类经贸洽谈活动,其中有5次为产品展销专项活动,仅乌鲁木齐、济南、大连的3次商品展销就有50余家企业100余种产品参展,实现成交额5 100余万元,有4个系列产品实现与域内和境外的对接。抓住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看好的有利时机,积极引导和鼓励出口企业加大出口产品的生产,推动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品出口额大幅增加。全市共完成出口交货值72 023万元,同比提高30.5%,创“十五”以来新高。

    六、实施名牌战略。2005年,在实施名牌战略中,工业企业按照创建名牌产品的要求严格质量管理,经过市场评价和严格审核,全市又有6种和17种产品分别获得省、市级名牌产品称号;有2种和8种产品商标分别获得省、市级著名商标。有10个品种的大米被评为盘锦大米十佳品牌;在“2005第四届中国稻米博览会”上,“利是”牌大米获得“十大金奖大米”称号。


【融资担保】

    以“拓宽融资渠道,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健全担保体系,增加信用供给”为目的,积极做好融资担保工作。发挥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贷款担保功能,信用担保中心为45家中小企业实施担保贷款3.9亿元。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市经委起草《关于发展我市民营担保机构的实施意见》,市政府以文件形式下发。已批准2家民营担保机构,注册资金达到1亿元。召开全市银企对接会2次,为中小企业解决了1.2亿元贷款。全年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工业贷款24.1亿元,比上年多增7.7亿元。召开全市中小企业融资及信用工作会议。与国家开发银行辽宁分行共同搭建融资和担保平台。成立盘锦市中小企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和盘锦市中小企业信用促进会,并与国家开发银行辽宁省分行签订了融资协议。国家开发银行辽宁省分行已为6家企业担保6 100万元。


【中小企业服务】

    加强民营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为民营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成立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和民营企业维权中心,为民营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开展了企业诚信评价、融资担保、企业维权、优秀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典型经验推广交流和企业文化、品牌建设培训等活动。建立盘锦中小企业信息网,免费为民营企业提供信息发布、市场信息、政策法规咨询等服务。组织企业法人代表到海尔集团等企业参观学习企业管理经验。做好全市民营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培训和职称评定工作,全年共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班、学习班、知识讲座班等8次,受教育人数900余人次。创业辅导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创建盘锦第一家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优化发展环境,开展治乱减负大检查,清理行政许可收费项目、整治垄断行业乱收费等。


【民营经济】

    年内,为营造民营经济良好发展环境,召开民营经济大会,出台优惠政策。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大会。会上对58家优秀民营企业进行大规模表彰,出台《中共盘锦市委、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意见》(盘委发〔2005〕9号)和《盘锦市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盘政发〔2005〕10号)等文件。各新闻媒体对全市民营经济做大量的全方位报道,对贡献突出的民营企业作了专题报道,使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备受鼓舞,激发了更大的发展热情。各县区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为建立和完善政府扶持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市政府涉企的27个部门认真落实市委文件精神,相继制定了本部门为民营企业服务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关政策和具体服务措施,其中15家行政执法部门已向社会公开承诺。加强领导,形成发展合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组织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经常亲自带队深入到企业进行调研、现场办公,广泛听取企业家对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市级几大班子领导对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还实行了包扶责任制。从而对增强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形成共识。

    二、积极落实扶持资金,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2005年,依照《盘锦市发展乡镇企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协调财政部门,对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农产品加工新建和技改项目、重点工业园区的建设项目及重点物流园区建设项目等进行认真调研和考核,对符合条件的45项建设项目以贷款贴息、以奖代补以及借款等形式进行了重点扶持,扶持资金达500万元。另外,支持民营企业科技三项费用、产业发展等资金达1 100万元。

    三、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接续产业生产基地建设。

    为进一步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尽快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全市民营经济加快石油化工和沥青润滑油、塑料和新型建材、农产品深加工、新特药及机械制造等接续产业生产基地建设步伐。在石油化工和沥青润滑油生产基地建设中,着重抓了中润化工公司18万吨合成氨和36万吨尿素及2.4万吨三聚氰胺联产资源优化项目等改扩建重点项目的推进工作。在塑料和新型建材生产基地建设中,重点抓盘锦大禹防水建材集团有限公司3 000万平方米防水卷材改扩建等重点项目的推进工作。在农产品深加工生产基地建设中,以粮食、畜禽、水产品精深加工及乳品加工为重点,着重抓了科尔沁乳业鹤乡公司日加工500吨鲜奶、每日集团5 000吨河蟹及水产品加工、柏氏米业3万吨精制米加工等项目的建设。在新特药生产基地建设中,以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提取为主,依托天龙、兴海、恒昌隆和华成等医药骨干企业,引导企业加强了技术引进和合资合作,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做大做强医药龙头企业。着重抓了辽宁天龙实业集团新建年产9 000万支冻干粉针及1亿支头孢粉针项目等项目建设。在机械制造生产基地项目建设中,着重抓了盘锦金碧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年改装3 000辆汽车等项目的推进工作。

    四、引导民营企业向园区集聚,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为了支持专业性强、特色鲜明的主题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以龙头企业和优势行业为依托,以资金、技术和产品为纽带向园区聚集,走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之路。以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的船舶工业园、三角洲高新技术工业园等园区正在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全市粗具规模的工业园区已有11家,入园企业已达到391家,年末预计营业收入32.24亿元,实现利税3.1亿元,上缴税金1.4亿元,就业人数达1.7万人。民营经济总量不断增加。2005年全市民营经济GDP增幅高于全市GDP增幅14.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GDP增长幅度5.65个百分点,民营经济GDP增量占全市GDP增量的50.4%。民营经济对社会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全市民营经济实现税收由2002年的4.49亿元,占全市8.3%,到2005年的9.73亿元,占全市的12.1%。全市纳税超百万元的民营企业达到97家,超千万元的达到16家。民营企业从业人员也由2002年的15.33万人提高到2005年的18.55万人,成为安置就业和再就业的主要载体和有效渠道。民营企业的发展呈集团化、规模化趋势。全市民营企业中注册有限责任公司2 427家(其中注册集团有限公司的12家),股份有限公司6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195家,超千万元的达到155家,超亿元的达到30家。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年营业收入、实缴税金分别占到全市民营经济营业收入总额的34.9%和实缴税金的43.5%。民营企业发展的后劲不断增强。2005年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2亿元。民营企业荣获省著名商标2件;荣获省名牌产品6个。荣获市著名商标8件;荣获市名牌产品13个。民营经济成为高新技术领域的主力军。全市拥有科技型民营企业700余家,其中省级以上(含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5家(占全市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100%)。2005年全市民营高新技术企业45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91.8%;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41.51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53.7%。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壮大。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户数达到41家,比上年同期增长20.59%,其中年营业收入超1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2家;从业人数5 275人,比上年增长12%;实现营业收入11.31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实现利税950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8%;带动农户4.4万户,比上年增长18.92%;辐射基地面积2.6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3%。当年建成和在建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28个。其中,投资3 000万元以上项目7个,投资超5 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超亿元以上项目1个。


【食品工业】

    2005年,食品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30 000万元,同比增长31.7%;实现工业增加值82 500万元,同比增长14.6%;实现销售收入320 000万元,同比增长37.4%。其中,食品加工业完成总产值300 000万元,同比增长51.8%;实现工业增加值70 335万元,比上年增长46.7%;实现销售收入290 000万元,比上年增长54.9%。食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 660万元,比上年增长15%;实现工业增加值2 425万元,比上年增长15%;实现销售收入9 660万元,比上年增长108.2%。饮料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 340万元,比上年下降154.3%;实现工业增加值9 740万元,比上年下降51.6%;实现销售收入20 340万元,比下降23.8%。

    一、开展外埠食品的调查。年初,组成两个调研小组,分别到辽河商业城、兴隆大厦、百特超市、两区集贸市场等调查大牌食品,如:双汇、汇源、三全菱、光明、蒙牛等食品加工企业有什么优势、靠什么支撑名牌及企业应具备的各方因素等有关方面情况,以此引导盘锦市食品加工企业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做大做强。

    二、开展本市农副产品及加工情况的调查。对全市农副产品资源及加工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三、搭建展会平台,增进企业间交流。在兴隆台区中兴步行街隆重召开了“盘锦中华美食节”。此次美食节吸引了许多国内著名的食品企业前来参展。天津大麻花、天津狗不理包子、洪七公烤鸡等名品亮相展会,通过展会达到双赢。在翠南广场成功主办“盘锦第二届啤酒美食节”,这次啤酒美食节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在参加企业的积极配合下,历时7天以其丰富的成果落下了帷幕。

    四、建立校企联合开发平台。为使全市农副产品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与北京食品研究所联合组建“北京食品研究所盘锦研发中心”,签署了两个项目的研发协议,即盘锦每日集团有限公司的冻干食品研发协议和大洼县食品公司的红薯精深加工研发协议。

    五、开展行业培训。为了配合QS制度准入的实施,开办1期食品检验工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工作。


【轻纺工业】

    轻纺工业经过“十五”时期的快速发展,已形成塑料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服装业、印刷业、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六大门类几百个品种。2005年全市国有及非国有规模以上轻纺企业实现产值74 968万元。华锦集团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作为塑料制品行业的骨干企业在科技投入、自主创新、争创品牌、市场营销、税收等方面为盘锦市塑料制品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塑料制品行业唯一超亿元企业。盘锦春城纸业有限公司是盘锦市唯一一家上规模的造纸民营企业,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工业总产值已超亿元,并有效扼制了造纸行业普遍存在的污染重的难题。盘锦平安印染被服有限公司是外商独资企业,产品畅销美国、韩国等国家,成为纺织服装行业重要经济增长点。


【建材工业】

    建材行业是传统建材企业和新型建材企业并存,新型建材企业迅速崛起,并在建材行业中占有突出的位置。目前,建材行业分为防水材料、型钢、水泥及水泥制品和玻璃纤维四大类。2005年全市国有及非国有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实现产值42 725万元,其中新型建材占80.7%。

    防水材料企业利用地域资源,经过20年的发展,由最初的几家企业成为现在产品档次齐全的30余家大中小型企业。盘锦禹王防水建材集团和盘锦大禹新型防水卷材厂在全国多个省市建有分厂和办事处,均实现工业产值超亿元。盘锦禹王防水建材集团在发展中不断创新,不仅建立研发机构,开发出一系列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制定行业产品标准,而且在市场营销、争创名牌的道路上独树一帜,目前正在申报中国名牌。盘锦兴达水泥有限公司属传统建材企业,存在设备陈旧、污染严重、能耗高等水泥行业普遍存在的不利因素,但公司紧紧围绕循环经济这一节约资源与能源的最佳途径,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生产。目前,公司水泥生产中利用粉煤灰的比例已超过30%,不仅解决了盘锦市其他企业粉煤灰掩埋的难题,并极大地节约了土地资源;在2005年实现了清洁生产,基本治理了多年污染重的问题。盘锦东跃钢结构彩板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轻钢型彩板和钢结构的新型建材企业,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产品的数量和档次不断上升。为延长产业链,扩大生产规模,公司又新建了重型钢结构、箱型梁等生产项目,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内销售收入可达1.5亿元。


【医药工业】

    经过20年的发展,医药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初步形成化学药品原药制造、生物生化药品的制造、中成药制造三大门类。2005年底,全市医药企业有17家,规模以上企业5家,固定资产1.7亿元。其中,有6家通过GMP认证。全市规模及以上医药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82亿元,同比增长58.6%;实现销售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37.59%;实现利税2 025万元,同比增长5.97%;实现利润1 268万元,同比增长0.81%;出口交货值1 689.6万元,同比降低36.75%。年销售额超500万元的产品有水飞蓟素、康脑灵、欣普善、欣普瑞、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铝酸铋7个品种。产品剂型从建市初的1种发展到8种剂型,有针剂、叮剂、片剂、冲剂、丸剂、颗粒剂、胶囊、口服液。产品从1种发展到98个品种。到2004年底,化学原料药生产能力达到6 153吨/年;生物制剂生产能力达到8 000万片/年;水针剂生产能力达到3 000万支/年;冻干粉针剂生产能力达到3 000万支/年;中西药片剂生产能力达到3亿片/年;胶囊生产能力达到3亿粒/年;丸剂生产能力达到1亿丸/年。

    辽宁天龙药业有限公司是以生产生物制剂为主的制药企业。始建于1992年,在短短的10年中,企业不断战胜自我,创新奋进。本着“高起点、高科技”的原则,按GMP标准建设了片剂、生化、小输液、大输液、头胞中药提取,生物三个车间和一个中心化验室,拥有先进的制药设备和精密检测仪器,是盘锦市第一个获得GMP认证的企业。目前,销售收入达到亿元。

    盘锦兴海药业有限公司以生产胃药原料药为主。主要产品为“淼牌“重质碳酸镁,年生产能力5 000吨,生产规模居全国之首。另有专供运动员使用的长白景仙灵、原动力、活力源等是保健产品,具有提高抵抗力,增加免疫能力的优良性能。

    盘锦恒昌隆药业有限公司是由原盘锦第三制药厂转制后组建的民营企业,现有资产7 500万元,拥有五个生产车间。生产原料药、中西成药30多个品种。主要产品有制剂:鹅去氧胆酸胶囊、熊去氧胆酸片;中成药:参茸蛤蚧保肾丸、菊明降压丸等;原料药: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药用助剂:二甲基亚砜远销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家、公司拥有自主进出口权。进行GMP改造后,2004年生产能力达到片剂2亿片,胶囊剂2亿粒/年、丸剂1亿丸/年,原料药熊去氧胆酸8吨、鹅去氧胆酸10吨。


【石化工业】

    2005年底,盘锦市石化行业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其中,石油加工量居全省第五,石油开采量居全国第三,沥青生产量居全国第一。成为我国重要的稠油加工及沥青生产基地。2005年,全市国有及规模以上石化企业共完成工业产值573.4亿,同比增长24.93%;实现销售收入562.6亿元,同比增长32.26%,实现利税157.2亿元,同比增长42.66%;实现利润111.6亿元,同比增长51.07%。

    2005年,盘锦市从事石化行业的人员约为12万人,规模及以上石化企业88家,总资产约为620亿元。主导产品有沥青、汽油、柴油、燃料油、润滑油、液化气、乙烯、丙烯、苯乙烯及其联副产品。下游产品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和ABS等合成材料;甲醇、甲胺、甲醛和醋酸等有机化工原料;防水涂料、防火涂料、油田用助剂和农药等精细化工品;合成氨、尿素、钾肥和复合肥等化学肥料。

    主要产品产量为原油开采量1 242万吨、天然气开采量9.2亿立方米、原油加工量486.1万吨、合成氨35.5万吨、尿素60.9万吨、乙烯157 426吨、丙烯58 755吨、苯乙烯32 071吨、聚乙烯132 838吨、聚丙烯57 297吨、聚苯乙烯35 434吨、沥青144.3万吨。


【机械装备工业】

    2005年底,全市规模以上机械装备工业企业47家,职工5 780人,固定资产原值5.14亿元,年实现产值15.4万亿元,利税1.5亿元。主要产品有输变电设备、汽车零配件、压力容器制造、化工零配件、电线电缆、工业锅炉、橡塑机械、环保设备、环保工程、改装汽车、船舶制造、石油钻采机械、非标准金属结构制品、建材机械等。

    一、石化机械类:可生产用于石油开采的抽油机、抽油泵、抽油管,年综合生产产量6.5万吨,各种化工设备8.5万吨,风机900台,阀门800吨,焊条5吨。全市有压力容器生产许可证企业16家,有锅炉生产许可证企业5家。

    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类:可生产各种高、低压开关柜,年生产量650台,电力变压器8万千伏安,电线电缆1.5公里。蓄电池1 500千伏安时。

    三、环保设备:全市有一定的环保设备生产能力和环保工程的建设能力。可处理生活垃圾,油田废水废液,做到达标排放。

    四、改装汽车:盘锦金碧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年改装3 000台汽车等项目的投产,填补了我市汽车改装业的空白。

    五、造船类:可进行造船及船舶的配套产品生产,成为盘锦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周名东)

 

物价

【价格与收费管理】

    一、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年内,通过深化价格改革,实施积极的价格政策,促进经济加快发展。

    实施政策支持,增加电力企业经济效益。针对煤炭价格上涨等因素造成的电力企业成本压力,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协调沟通,争取价格政策支持。在国家和省不考虑地方电价调整的大环境下,先后多次向省有关部门汇报,经过努力,取得省价格主管部门的支持,对盘锦地方电厂上网电价进行了上调,盘锦热电总公司每千瓦时上网电价由0.348元调整到0.38元。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疏导价格矛盾,为企业发展和居民减轻负担服好务。市物价局领导和主管科室同志先后多次深入到双台子河闸和中润集团宣传水价政策,耐心细致地做调节工作,并到省物价局、市水利部门征求意见,终于使双方达成共识,解决了困扰双方四年的供水价格问题。针对市内2.6万户城镇居民长期使用转供电深入调研,摸清了转供电具体户数、购电价格形成原因,提出整改方案并提交市政府审查。多年悬而未决的每千瓦时高于国家电价0.05元至0.20元的转供电问题有望得到彻底解决。召开价格听证会适时调整大洼县城市自来水价格,对盘山县新建县城的供水价格进行了批复。在市公汽公司将1路普通车改为豪华空调车拟调整价格过程中,市物价部门急企业所急,打破常规,按特事特办的原则,在一周内完成调价成本审核,与邻市价格衔接,局内价格审定,报请市政府领导审批等一系列必办手续,主管局长和科长到省物价局汇报说明调整价格的迫切性,使这项工作顺利实施,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肯定。

    二、整顿市场价格和收费秩序,创造一流的发展软环境。认真开展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年审。6~10月间,历时4个月时间,共审验48个部门、316个执收单位、240项收费、收费额3.4亿元,年审面达到100%。乱收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贯彻落实省物价局、卫生厅《关于降低部分医疗服务价格的通知》和《关于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及农村五保供养人员医疗费用减免的通知》,减轻弱势群体医疗费用560万元。开展了对涉农收费、教育收费的清理整顿、开展对住房收费的清理整顿、开展对涉车收费的清理整顿,取消了肇事机动车辆保管费、机动车辆管理费等7项不合理收费,减轻企业及居民负担900万元。全面开展收费公示工作,特别是推行社区收费和涉农收费公示,提高了收费政策法规的透明度。


【价格监督检查】

    强化价格监督检查。全市物价部门抓住与企业和群众关系密切的价格和收费问题,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先后开展了农资价格和涉农收费、教育收费、药品价格和医疗收费专项检查。全市共检查3 226户,查出价格违法案件632件,查出违法所得金额965.36万元,没收违法所得金额43.46万元,罚款18.20万元,退还用户24.93万元,经济制裁总金额86.59万元;市本级检查538户,其中违纪律57户,查处违纪金额901.0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35.60万元,罚款5.00万元,退还用户0.52万元。

    进一步加强价格举报工作。发挥价格举报电话“12358”的作用,认真受理群众价格举报案件,化解价格矛盾纠纷,切实为民排忧解难。年内,全市共受理各类价格投诉举报案件126件,做到有报必查、查必有果,投诉满意率达100%。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价格服务】

    年内,各级物价部门继续强化价格服务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手段。加大成本预测和专题调查力度,为政府领导决策提供较好的服务。按照年初的工作安排,结合每个时期的经济形势,全市成调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分析。在成本、价格预测方面,对水稻、生猪、鸡蛋、蔬菜和河蟹等做的预测分析,为政府制定价格政策、掌握生产及市场形势提供了翔实可靠和重要参考资料。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经常做专题性、针对性很强的调查。为农民提供切实可行的致富门路,反映农民的呼声,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

    强化价格服务的经济能力,为尽快恢复价格调节基金征缴工作不懈努力。为全面落实盘锦市政府26号文件精神,对凡在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并有销售、营业、收费等项目收入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征收价调基金开展宣传工作,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价调基金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政府性基金的舆论氛围。多次起草文件争取早日恢复价调基金的征缴。市油地联席会议第五次会议已把价调基金的征收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恢复价调基金的征缴工作指日可待。

    大力开展价格事务服务。积极完成涉案财物价格鉴证(认证)工作。为配合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积极做好涉案物品和其他财物价格鉴证(认证)工作。截至11月中旬,涉案财务价格鉴证和各类市场主体价格行为认证共54件,总鉴定金额19 842万元。其中,刑事案件24件,鉴定金额1 060万元,民事案件10件,鉴定金额73.2万元;经济案件7件,鉴定金额698万元;车辆定损9件,鉴定金额13万元;其它案件4件,鉴定金额1 107万元。10月,为贯彻国家和省局有关文件精神,及时召开了各县(区)主管价格认证工作局长和价格认证工作负责人会议。会上对盘锦市的价格认证工作进行了座谈,互相交流了经验。

    (周永江)

 

审计

【概况】

    2005年,全市审计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市经济工作中心,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重点建设项目的监督,加大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查处力度,较好地发挥了审计监督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软环境建设、规范依法行政中的作用。2005年全市审计机关共对202个单位实施审计,查出违规金额12 621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28 773万元;应上交财政916万元,应调账处理7 958万元,应自行纠正28 112万元;已上交财政433万元;已自行纠正17 585万元;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案件1件;提交审计工作报告、信息、宣传稿件130篇次,被批示、采用76篇次。其中,审计信息宣传稿件被《中国审计报》采用10篇,被省政府领导批示1篇,被省厅采用8篇,被市委、市政府采用26篇次;有2个审计项目被省厅评为优秀审计项目。


【本级预算执行审计】

    全市审计机关对2004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审计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增强,审计和督促整改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审计重点更加突出。市局主要审计了市财政部门具体组织的市本级预算情况、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情况、地方国库办理预算资金收纳拨付情况和市直有关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同时对2004年度全市支农专项资金、市本级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管理使用进行了审计。通过审计,发现和披露2004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中存在的综合预算编制和执行以及预算资金的管理不尽规范、借出财政资金未及时清理收回、税费征管存在漏洞、部分农业专项资金被挤占等9个方面30余个问题,违规行为金额317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6 194万元。市局向市政府提交了审计结果的报告,加强了对审计查出问题的反馈力度。特别是对283万元农业专项资金专款不专用,导致24项支农项目遭推延的问题,市局通过审计信息反馈给市委、市政府和省审计厅,引起了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2005年4月,市局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作关于盘锦市2004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对审计查出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对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对市审计局的工作表示满意。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市审计局着重抓好审计查出问题的督促整改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督促整改措施,对有关单位分别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审计决定,要求它们建章立制,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截止到2005年12月末,督促整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已有95%的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已上交财政违规行为金额300余万元,督促有关部门(单位)自行纠正管理不规范金额1.6亿元,审计意见和建议95%以上已被采纳。


【经济责任审计】

    全市审计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会议和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精神,继续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着重在把握规律、规范行为、突出重点、保证质量上下功夫。年内,全市审计机关按照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接受组织部门、纪检监察机关的委托,共完成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02户(市局完成23户)。审计发现,被审计人员所在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亏损或潜亏、经费超支、债务严重、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或有流失、担保损失、往来账款长期挂账不及时清理形成呆死账、白条子和作废发票列支、占用专项经费、其他收入不入账而直接冲减支出等管理不规范问题。违规行为金额650万元(市本级580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9 449万元(市本级8 557万元)。经济责任审计为干部管理部门考核、任用干部提供了客观依据,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市审计局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积极探索和创新。建立并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审前公示制;进一步规范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文本;积极探索经济责任审计的方式、方法;对2004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情况进行了通报。


【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

    按照市政府和省审计厅的部署,市审计局对2004年度全市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资金、救灾资金、医疗保险基金、环境保护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水利资金等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一)对2005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资金的管理、拨付及分配、发放情况的审计,主要审计了市、县(区)、乡(镇)财政部门和农业部门,并延伸审计调查了村委会及种粮农户,审计覆盖面达100%。审计结果表明,2005年全市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资金3 624.60万元已全部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二)通过对2004年全市水利专项资金的审计调查,发现大洼、盘山两县存在着水利配套资金未到位和欠拨水利专项资金的问题,以及两县的40个用水单位欠缴农田水费12 812万元等问题。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市审计局在提交的审计报告中分析了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有利于问题的尽快解决。(三)通过对2004年度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审计,摸清了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总体规模,收支结构,结存情况和基本现状。发现全市大部分医疗保险定点药店普遍存在违反规定用医疗保险卡支付医保目录以外药品和保健食品的问题。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分别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市医保机构对审计局的意见当即表示采纳,并对定点药店进行治理整顿。


【固定资产投资及行政文教等审计】


    2005年,完成的审计项目包括:市城市防洪工程建设项目预算执行审计和4个基建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公安系统行业审计、部分重点中学和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审计、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审计、县区政府财政决算审计、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不良贷款审计,以及市、县固定资产原值在3 000万元至5 000万元以上的改制企业的审计调查等。尤其是全市的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审计调查项目成果突出,被省厅评为优秀审计项目。(一)通过对盘锦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市中心血站等4个单位代建的项目进行审计,收缴多套取的工程款15.3万元,核减工程造价31.2万元,为财政节约资金46.5万元。(二)在对全市部分重点高中2004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时发现,有的高中仍然存在乱收费问题,有的高中下属企业违规收取学生宿费。市审计局已根据有关财经法规分别给予处罚。

(赵庆举)

 

工商行政管理

【企业登记管理】

    全市各级企业登记部门把规范企业登记行为,改革监管方式,完善服务措施作为工作的重点,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壮大营造良好环境。截止年底,全市登记注册的各类内资企业达3 569家,比上年年底减少188家,下降5.3%。其中,国有企业732家,比上年年底减少108家,下降14.8%;集体企业1 230家,比上年年底减少90家户,下降7.3%;股份合作制企业677家,比上年年底减少77家,下降11.4%;公司制企业914家,比上年年底增加82户,增长9%;企业集团12家,比上年年底增加1家,增长8.3%;其他企业16家,比上年年底减少2家,下降12.5%。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优化盘锦市投资创业环境,全市各级登记管理机关紧紧围绕市局开展的“百人万户”帮扶活动和市委、市政府民营经济大会精神,充分发挥工商部门的助动作用,按照“力足本职、扩大外延”的目标,本着“非禁即入、便企利民”的原则,出台《盘锦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即35条)。措施突出“放宽”,在主体资格、企业名称、经营范围、注册资本、企业改制、管理权限、年检方式,为市场准入创造了宽松的优惠条件,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在扶持措施中提出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措施,对民营企业积极给予政策指导,热情提供咨询服务,推行了首问责任、一口清、限时办理、政务公开、岗位代理、绿色通道等七项便民制度,取得较好效果。


【非公有制经济管理】

    各级工商部门以开展“百人万户”帮扶活动为载体,实施九项子工程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启动合同携企助农工程。制定《盘锦市工商局支持订单农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采取规范订单、指导签约、调解纠纷、督促履约的服务模式,利用掌握的信息,为企业和农户牵线搭桥,鼓励农民与龙头企业、大型商场和市场建立以订单合同为基础的购销关系。盘山、大洼两局,把发展订单农业作为重头戏,将大米、河蟹、草莓等作为发展订单农业的主要对象,共帮助企业签订订单1万余份,涉及农户8 000余户,签约面积达1 333公顷。大洼县公商局帮助5家米业加工企业获得国家质量认证中心首批颁发的有机米转换产品认证证书,766.66公顷稻田通过有机米认证,较大幅度提高了地产大米的附加值。3月,在大洼县召开全市订单农业推广大会,各县区局相互交流经验,并现场向涉农企业和农户发放合同订单文本,指导签约,有力促进了订单农业的推广。发挥经纪带农作用,举办市场营销、社交礼仪、合同签约、微机操作等各类培训班12期,参加人数达1 300余人。重点培育大米、河蟹、草莓、动物养殖等特色产业经纪人520人,农村科技经纪人212人,为280人核发了经纪人资格证书。扶持市场启动。成功启动物探综合市场等闲置市场19处,安置下岗失业人员6 000多人。培育地方知名品牌。共帮助注册特色农产品商标48件,认定“兴隆集团”、“华孚鼎新”等8件商标为市著名商标,推荐“天鼎”等5件商标参评省著名商标。截至年底,己实现新发展个体工商户7 659户、私营企业636家;结对帮扶个体业户5 288家、私营企业281家;举办培训班24次,培训个体私营业户1 137人;安排再就业6 731人;启动闲置市场18处、培育扶持市场20处;帮扶企业实现产值或营业额69 899.88万元;实现利润7 480.52万元;上缴税金2 390.8万元。


【商标广告经济合同管理】

    全市商标广告监管部门立足职能,大力实施商标战略,稳步启动了“品牌兴企富农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全市建立了50个商标注册、商标维权联系点,帮助企业申办注册商标107件,其中帮助申办特色农产品商标48件,认定成功省著名商标3件,市著名商标8件。以“扶企帮农”工作为重点,坚持监管与服务并举的工作方针,积极开展“守信用、重合同”活动,做好私营企业信用主体培育和扶持“订单农业”发展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动产抵押登记和拍卖活动的日常监管。截至年底,全市共办理动产抵押登记58件,抵押物价值193 854万元,主债权金额135 355万元。全市共培育“守重”企业160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42家,市级116家。


【市场管理】

    各级市场管理部门围绕省局消费安全工程和市政府“食品放心工程”的主线,在消费品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开展了有效的整治。制定实施方案,确定监管重点。制定出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分期工作目标,并全面实施“一岗三责”责任制,有效的保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全面调查,摸清底数。建立完善的档案和食品安全数据库,为实施食品安全监管奠定基础。开展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专项整治活动,在食品专项整治活动中,共清理检查市场105处,取缔无照经营156户,查处违法经营食品案件32件,责令下架退市商品225件,共发送食品安全行政告知书2 659份,生猪肉品市场已全部实行两证一章制度,放心肉市场已达10处,设立绿色蔬菜销售市场5处,实行QS认证标志的五种食品基本达到认证上市。同时,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建立集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体系实行网格化管理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集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原则、职能、制度和责任,为推动下一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年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已收到明显的成效,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公平交易】

    积极开展反仿冒反误导反欺诈专项整治,深入到商场、药店、酒店等重点行业,严厉打击仿冒知名商品、虚假表示、虚假宣传、假冒他人商标、欺编性有奖销售等违法行为,取得一定的整治效果。查处商业贿赂行为9件,有效地制止了行政权力介入市场竞争行为的发生。针对近年来生产安全事故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经营作为安全防控的重点,对全市危险化学品生产和经销企业进行了检查,查处违法经营企业3家,维护了以成品油为重点的危化品市场秩序。针对非法传销骗财害人,屡禁不止的情况,采取了有效的针对性措施,端掉传销窝点122个,遣散传销人员3 000余人次,取得了阶段性战果。


【个体劳动者协会】

    以开展的“百人万户”帮扶活动为切入点,以服务广大会员为宗旨,千方百计拓宽服务领域,加大服务维权力度,开展“手拉手,连心桥”活动,与各县区协调,在全市范围内分别设立了8个下岗人员就业培训基地,全年共培训800余人次。同时,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拓宽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渠道,由协会出面协调安置的就业人员达300余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杨颖)

 

统计

【概况】

    2005年,市统计局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建设的中心工作,不断强化统计服务职能,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辽宁省统计管理条例》,大力加强统计基础工作、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坚决制止统计数据弄虚作假的行为。全年深入基层750人次,统计调研分析取得可喜成果;统计信息工程不断完善,与省局建立了光纤互联,实现信息共享;举办统计人员上岗培训班4期,350余人参加统计上岗证年检培训,办理统计人员上岗证806个;82人参加了高级调查分析师的培训考试,取得可喜成绩;认真组织全市统计资格考试工作,100余人参加了考试,及格率达80%;举办统计专业培训班30次,培训面达90%;用价格紧缩法代替不变价计算工业发展速度圆满完成;严把报表审核关,建立健全年数据评估责任制度,及时、准确地反映全市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统计信息、咨询、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年内编印《盘锦统计分析与信息》48期,撰写分析和调查报告100余篇,提供统计信息150条,多数稿件被市级以上报刊采用;编辑出版了2005年《盘锦统计年鉴》;面向社会和有关部门提供咨询服务近千次;配合市委组织部完成对党政领导班子的年度考核工作。

    积极组织,周密安排盘锦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筹备和试点工作,盘锦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进入数据编印和开发利用阶段,市统计局被国家统计局授予先进单位;第三产业调查和服务业快速调查基本完成,农村劳动力调查进展顺利;全市农产量调查、中小型企业调查、旅游业调查、党风廉政建设调查、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调查等12项调查任务圆满完成。


    (刘金辉 郁军民)


【统计自动化建设】

    按照以任务带建设的原则,进行统计信息化建设。年内,完成硬件的升级和更新。升级PC机8台,服务器1台,新购置PC机2台。完成经济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处理工作。建立了经济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网站。首次利用网络进行了全国统计工作会议的网上直播。


    (陈国庆)


【统计执法】

    一、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组织全市统计执法人员配合经济普查,对迟报、拒报经济普查表的单位下发《限期责令改正书》,确保普查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对那些不履行统计义务的单位下发《统计执法责令限期改正书》、《统计报表催报单》、《统计检查查询书》及《立案调查通知书》,切实提高了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报表的及时性。为了切实做好统计执法检查工作,8月份集中对4个县区的224个单位进行了抽查。在查清事实,证据确凿的基础上,按照法定程序,共对50起各种类型的统计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结案率100%,全市经济处罚案件8起。通过统计执法,震慑了统计违法行为,使基层单位的领导和统计人员增强了法治意识。

    二、“四五”普法宣传。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利用各专业年报会向各企事业单位的统计人员开展统计普法宣传工作,完成省局今年下达的普法任务。“四五”普法期间全市共印发统计普法宣传单5万余份,宣传读本9 000册。全市共有2 460人取得《统计普法合格证》,提前超额23%完成省统计局下达的普法任务。一次性通过省局的检查验收,并获得2001-2005全国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

    三、统计执法、普法促进统计上岗培训工作。统计执法、统计“四五”普法力度不断加大,企事业单位的领导、统计负责人、统计员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统计上岗培训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全年共办理统计上岗证806个,其中757人参加培训考试;350人参加统计上岗证年检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统计报表质量,增强了统计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减少了统计违法行为的发生。


    (董涛)


【统计方法变更】

    2005年,实行市以上农业、工业、建筑业及批发零售贸易业下算一级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GDP核算制度,实行季度GDP联审制度,运行经济普查年度(2004)GDP核算制度;实行GDP、工业增加值、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主要统计指标数据由上一级统计部门统一公布制度;工业实行大中型工业企业联网直报制度,开始进行县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试算。


    (杨玉香)


【百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和劳动力调查】

    1%人口抽样调查。国务院决定,2005年11月1日进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盘锦市在所辖的4个县区共抽取50个调查小区,调查样本量1.3万人。调查结果: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总人口为128.0万人,与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126.2万人相比,增加1.8万人,增长1.45%;年平均增加0.36万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出生人口0.90万人,出生率7.06‰,死亡人口0.53万人,死亡率4.15‰。自然增长人口0.3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1‰。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出生率下降2.29个千分点,死亡率增长0.05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2.34个千分点。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79.5万人,占总人口的62.0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48.5万人,占总人口的37.91%。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3.83个百分点。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64.1万人,占总人口的50.08%;女性为63.9万人,占总人口的49.92%。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0.31。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0.3万人,占总人口的15.85%;15~64岁的人口为98.58万人,占总人口的77.02%;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9.12万人,占总人口的7.13%。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3.10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57个百分点。

    全市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为9.35万人,高中程度的人口为18.40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为58.74万人,小学程度的人口为29.99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大学程度的人口增加2.12万人,高中程度的人口增加5.21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增加5.86万人,小学程度的人口减少3.82万人。

    全市共有家庭户43.4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7.6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4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减少0.16人。

    (李海波)

 

技术监督

【质量管理】

    积极推动质量兴区(县)工作。50%的县区启动了质量兴区(县)工作,兴隆台区政府印发《兴隆台区2005年质量兴区工作实施方案》,组织相关部门、街道和驻区有关单位开展质量兴区工作。全市582家规模以上企业数据库中,该区占93家,2005年有8家企业荣获“2005~2008年度盘锦名牌产品”称号,占全市新获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百分之五十。

    深入实施名牌发展战略。编制《2005年~2010年全市名牌产品发展规划》,91种具有培育和扶持价值的产品编入争创国家、省、市名牌发展规划。召开两次名牌产品新闻发布会,年初对10种确定为上年度盘锦名牌产品、12种确定为2004年度辽宁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进行表彰,10月市政府授予辽河牌聚苯乙烯树脂等17种产品为2005年度盘锦名牌产品称号。推荐12种产品参加辽宁名牌产品的角逐,其中8种产品在辽宁名牌网站进行了公示。年内,在有效期内的市级名牌产品有37个,省级名牌产品有24个。积极培育中国名牌产品,全市近50家防水卷材生产企业,有2家企业进入全国前5名;近10家道路沥青生产企业,1家生产企业产量占全国10%,全国排名首位。

    加强取证和认证工作。围绕为盘锦市新型建材业服务,配合省局完成建筑防水卷材阶段性取证工作,全市有20家企业近50个品种的产品获得市场准入资质。启动了验配眼镜产品取证工作,5家验配镜企业通过辽宁省技术监督局专家组验收。广泛宣传强制性产品认证知识强化认证市场监管,查处认证违法行为,促进了认证工作的开展,2005年又有3家企业的产品申请强制性认证。全市共有28家企业通过了强制性认证。

    加强获证企业年审及后续监管。完成126家获证企业的年审,其中124家通过了年审,2家因长期停产而没有通过年审,年审合格率为98%。对获证企业实施发证告知及强化教育制度,11月上旬对14家新近获证企业,首次开展食品生产企业证前政策培训和食品安全教育。


【监督与打假】

    按照“三勤三细三严一实”(即勤检查,勤督促,勤提醒;检查要细,产品检验要细,审核要细;严格工作纪律,严肃工作作风,严格工作程序;检验数据要真实)的总体要求,认真做好食品质量安全及卫生监管作为质监系统的核心工作。

    完成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普查任务。集中人力、物力,深入企业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专项普查工作。经过半年多时间,完成调查摸底企业752家,建立了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档案。稍具规模的企业仅为430家,近80%为小作坊。在430家企业中,86%为10人以下的小型或微型企业,19%无营业执照,8%无卫生许可证,产品档次低、卫生条件差、检验能力匮乏、无标生产等问题普遍。全市通过ISO9000体系认证的企业不足30家,多数企业质量管理意识淡薄,甚至不懂质量管理。

    建立网格式食品安全精确监管体系。落实打假责任制和食品监管责任制,建立严密的工作责任体系。食品安全实施“一把手”工程,明确包括市、县区分管领导及其监管人员在内的工作任务,实行定责、定人、定区域、定企业。建立食品监管责任区24个,确定监管责任人54名,建立网格式食品安全精确监管体系。在日常监管工作中,探索并实施巡查、调查、回访、年审、强制检验、监督检查六结合制度,减少了企业接待次数,提高了监管工作的有效性。

    健全分类监管的工作体系。按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对食品加工业进行分责监管,3家国家免检产品生产企业被定为A类企业,4家省级名牌生产企业被定为B类企业,201家获证企业被定为C类企业,544家无证企业被定为D类企业。以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以熟食制品、调味品、水产品、豆制品等为重点产品,以本市数量较多的大米为重点行业,加强监管,把好厂门,有效地控制假冒伪劣食品进入流通领域。全市小作坊食品加工企业占全市食品企业总数的80%,对小作坊的监管立足于规范,加强了巡查和强制检验。在此基础上,组织了大米等5类食品、肉制品等10类食品的无证查处工作,对数百家企业进行整改。开展酒类、饮用水等专项执法检查,查处假冒泸州老窖、冒用QS质量标志等违法案件,端掉熟食制品和面包、月饼等黑窝点72个。

    加强市场准入体系建设,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继续推行28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受理39家企业7种产品取证,加之2004年底受理的22家企业,2005年对42家企业进行现场审查,目前全市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共198家201个证,年底前获证企业可增至215家,其中大米生产企业取证数量居全省首位。

    建立预警及应急处理体系。对本地区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登记造册,印发《盘锦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快速反映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体系。上半年查出一家企业生产的辣椒酱含有苏丹红成份后,立即启动食品质量事故应急预案,对蒜辣酱产品、半成品、原材料进行封存,责令企业停止生产、销售,召回售出产品,及时将检查情况向当地政府及其食品安全委员会报告,通报工商部门,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报告,追根溯源,有效控制了违禁产品生产、销售和流通,受到了市政府及食品安全委员会的表彰。11月开展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专项检查,出动执法人员205人次,动用执法车辆98辆次,检查85家熟食生产企业和小作坊、8家冷库,与93家企业或业主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责令54家企业或业主暂停生产或销售,经检疫合格后再行生产、销售。


【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安全作为全系统的重点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完善动态监管体系,组织专项整治和检查,加强重点危险源的监控。

    建立数据信息网络。市局、县区局分别配备专兼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明确安全监察区域及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人,相关技术机构同时确定了技术保障联络人。同时,在大中型企业、场乡镇、街道等聘请了130余名安全协管员,对其进行培训。各重点企业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置专兼职安全员。市、县(区)、乡镇(街道)、使用单位四级安全组织网络初步形成。建立数据信息网络,规定安全监察及检验检测单位的数据信息交换、传递及通报格式,定期对数据变动情况进行更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动态监管。

    气瓶整治稳步推进。截止到10月底,全市31家充装单位取得行政许可,2家通过审查(证件待发),4家向省局申报,82%的单位取得了充装资质。继续实施“一瓶工程”,检验各类气瓶67 800只,报废24 300只,全年未发生气瓶事故。

    开展整治锅炉大检查。全市13台电站锅炉全部实现登记建档、检验检测,取得特种设备使用证。为了解决土锅炉“回潮”问题,主动联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消防局,集中开展专项整治,目前已对全市洗浴中心、小酒坊、豆腐坊等可能存在土锅炉的企业进行全面清查。

    组织节日安全大检查。元旦春节期间,对易燃易爆场所、大型供暖公司及自备电厂、小型洗浴中心、商场宾馆等场所进行检查。“5·1”节前,开展游艺机和游乐设施安全检查,纳入安全监察范围的45台游乐设备全部进行了检验,培训43名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10月下旬供暖期来临之前,以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为重点,开展锅炉房安全检查。全年共开展安全检查8次,检查设备4 600多台(套),下达安全监察意见书97份,堵住安全隐患122个。

    加强重大隐患单位和重点危险源的监控。对特种设备10大隐患单位和27家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造册,切实加强重大隐患的监督整改,积极探索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预防及监控。目前,盘锦辽通公司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隐患和辽宁华锦集团近30年未进行全面检验的尿素合成塔隐患,以及盘锦兴达公司压力管道隐患、春城造纸厂等单位的安全隐患基本上得到解决。


【标准化】

    一、工业标准化。选择20家企业研制和提升技术标准水平,开展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工作。组织5家企业申报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推行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

    推动采标工作。3家企业5种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办理了采标标志证书。2005底,全市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产品数量为23种。

    加强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工作。引导企业制定反映市场需求的贸易型产品标准,91家企业备案产品标准195个,全部使用电子版备案。

    二、农业标准化。围绕为市、县特色农业和龙头企业服务,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制定了盘锦市农业标准技术规范10个,累计已制定农业地方标准技术规范31个,培训农业标准化人员105人。全面落实大洼县第四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盘锦润禾食品有限公司第五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对阶段性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和检查验收。


【计量管理】

    加强法制计量管理。加强对计量授权单位的监管和管理,截至到年底,6家授权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溯源到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8台件,3家专业授权站全年完成计量具检定10 418块。对全市7家食品检验机构进行计量认证专项检查,市质检所通过一类食品实验室评价验收,大洼县所在全省县级实验室等级评定中首家通过省级验收。

    定量包装监督检查。组织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省级质量抽查,对21家企业14个品种205个批次的定量包装商品进行抽查检验,平均合格率为94.1%,其中生产领域的定量包装商品合格率高达97%。盘锦利是米业有限公司通过了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保证能力评价验收,其生产的14个品种的大米在全国各大超市获得了“计量免检”这一绿色通行证。

    以节能降耗为重点,加强工业计量。会同经委、环保局组织耗能五万吨标煤以上的35家企业开展节能降耗活动。制定《盘锦市企业节能降耗考核细则》,年底,15家企业被评为盘锦市节能示范单位,推荐5家企业参加全省节能大会交流,其中3家被确定为全省重点开展能源计量抽样调查企业。


【法制宣传】

    强化法制工作。狠抓案件审理工作,全年共审理101件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案件,未发生行政复议和行政案件。加强对案卷的监督检查和管理,结合我局制定的《盘锦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执法案卷检查评分标准》,对全系统6个执法单位2005年所办理的全部执法案卷进行了大检查,共查出各种问题48个,并逐一进行整改。加强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培训,组织了《食品卫生法》、《辽宁省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10余次的相关业务学习,参加培训人员300多人次。

    强化宣传工作。组织百余名执法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开展“3·15”宣传服务活动。结合《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组织“质量月”的宣传活动。组织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知识答题。顺利通过“四五”普法验收,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推荐为辽宁省“四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并被评为盘锦市2005年法制工作先进单位。


【代码标识】

    市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年检代码3 052户,换发代码证书2 390户,办理IC卡1 921户,其中一半以上为即办件。

(燕丽)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概况】

    年内,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864起,比上年减少179起,下降17.3%;事故死亡153人,比上年减少43人,下降22.2%;事故直接经济损失377.04万元,比上年减少54.6万元,下降12.6%。其中,工矿企业发生事故8起,同比减少3起,下降36.4%,事故死亡9人,直接经济损失107.1万元,比上年减少2.6万元,下降2.4%;道路交通发生事故401起,比上年减少59起,下降12.8%,事故死亡143人,比上年减少42人,下降22.7%,直接经济损失124.44万元,比上年减少87.5万元,下降41.3%;火灾发生事故455起,比上年减少117起,下降20.5%,事故死亡1人,与同期持平,直接经济损失145.5万元,比上年增加35.5万元,上升32.3%。全市发生各类事故中,重大事故3起,比上年减少4起,下降57.1%;重大事故死亡9人,比上年减少14人,下降60.9%。全市除道路交通发生死亡3人重大事故3起,其它行业和领域均未发生重大事故。全市各类安全事故死亡153人,占省政府下达控制指标202人的75.74%;全市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死亡率为0.42,比省下达控制指标0.82低0.4;全市10万人死亡率为12.1,比省下达控制指标12.86低0.76。


【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规】

    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法制化管理。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下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安全生产法和政府决定的通知》,通过采取集中学习、自学与辅导、邀请市法院领导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进一步掌握《安全生产法》和《政府决定》的具体内容和精神实质,提高了对依法监管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依法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10月末,对市安全生产监督局的机关干部学习《安全生产法》和《政府决定》情况进行测试。利用新闻媒体和开展知识竞赛、文艺演出、演讲等方式,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和《政府决定》,使《安全生产法》和《政府决定》受到了社会各界认识与了解。依据《安全生产法》和《政府决定》的有关规定召开2005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4次安全委会会议、8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分析研究和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等规章制度。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状况评估评价,按国家政策规定对安全生产行政许可证事项审批,依法进行事故责任追究等工作。多数企业按照《安全生产法》和《政府决定》的要求,建立了安全生产组织机构,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为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政府决定》,各级领导、安监人员和企业主要负责人进一步增强了安全生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担负起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安全生产综合评价】

    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市安全生产监督局修订和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通过市政府下发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管理责任书把安全生产指标和责任分解到各县区和有关部门。各县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将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分解下达,逐级签定责任状,形成逐级负责,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目标责任体系。各级安监部门都按照下达的控制指标,加强调度,督促落实。在落实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基础上,建立安全生产评价体系,从组织领导、机构建设、安全投入、建章立制、责任追究、责任制落实、应急救援等不同方面,结合年度考核,有针对性的对县区、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进行综合评价,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安全制度建设】

    根据国家和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及规章,制定《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盘锦市关于做好伤亡事故报告的通知》,经市政府审议通过,并下发实施。《盘锦市公众聚集场所安全管理规定》、《盘锦市安全生产问责暂行办法》、《盘锦市生产经营企业风险抵押押实施办法(试行)》和《盘锦市安全生产实施属地监管意见》等规章制度正在审议中。结合工作职责,制定《乙类危化品经营项目审批程序》、《新、改、扩建项目安全“三同时”审批程序》、《特种劳动保护用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审批程序》、《安全生产培训标准化管理程序》、《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程序》、《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立案结案审批程序》和《盘锦市企业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制度,为全市安全生产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奠定了基础。开展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试点工作。为推进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制定下发《盘锦市机械制造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工作方案》,提出本年度质量标准化工作目标和2012年长远规划。2005年推出盘锦监狱的盘锦橡塑机械厂和辽河石油勘探局的红村机修总厂为省级试点企业。现已按照国家制定的《机械制造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完成了自查和整改,待复评合格后,在全行业推广。


【安全生产大检查】

    年内,先后组织开展“两节”、“两会”、“五一”黄金周、九月份和“十一”黄金周五次安全生产大检查。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烟花爆竹、人员密集场所及输油气管线等行业和领域为重点,全年共检查企业312家,发现不安全因素和隐患1 068项,消除不安全因素和隐患857项,停产整顿企业12家。市安全生产监督局派出5个督查组对各县区、各部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进行认真检查督查,检查、督查确认的重点隐患,按照属地监管、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责任全部落实到人,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按照辽宁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监督局《关于继续深化开展安全生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开展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道路交通、烟花爆竹、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并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加大对输油气管道事故隐患的整改力度,从源头防范和减少了事故的发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中,市安全生产监督局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初步摸清了生产和经营企业底数,整治各类事故隐患117处,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4家企业责令停产整顿,对1家非法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取缔。在道路交通专项整治中,对市里确定的24处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和安全隐患“黑点”已整改7处,有效避免了因路况、路境引发的交通事故。在烟花爆竹专项整治中,共检查烟花爆竹经营企业及临时销售摊点近300家次,收缴烟花爆竹50余箱,取缔21家非法销售摊点。在市天然气公司输气管线和油田输油气管线的整治中,市安监部门会同市城建部门多次督促市天然气公司对2万立方米储气罐、输气管线腐蚀严重和使用超期计量表等隐患进行整治,并拨给安全生产专项资金150万元,使储气罐等主要隐患得到整治。油田计划投资6 273万元,对全市境内被占压的296条管线中150条运行年限长、腐蚀严重、涉及人员密集的管线作为优先整治重点,整治工作正在进行中。专项整治使部分企业消除了事故隐患,基本上符合了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为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打下了基础。全年完成71家非煤矿山企业、65家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资料审查和现场审查工作,为相关业企业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96份。


【宣传教育和培训】

    一、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6月12日,在兴隆台区石油大街、双台子区渤海路、大洼县中心路三条主要街道上举行“安全生产月”主题宣传咨询日活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盘锦军分区等有关领导和市安委会成员单位领导及县区、有关行业部门、有关企业近1 000人直接参与宣传咨询活动,全市设置咨询服务站80个,出动宣传车20辆,悬挂彩虹门20座,悬挂标语横幅120条,发放各种印刷宣传品15.5万张。全市近上万市民观看了文艺演出、秧歌、条幅、印刷品等不同形式参加了活动。

    二、开展“安全进社区、教育进万家、安全进学校,”等社会化宣传活动。在“安全进社区教育进万家”活动中,通过发放安全知识宣传材料,悬挂标语、创办宣传栏、文艺演出等方式将安全生产知识送到千家万户,使安全生产宣传活动深入社区、进入万家。在“安全进校园”活动中,开展“安全伴我在校园,我把安全带回家”的安全普及活动,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开展安全队日、团日活动,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了广大师生安全防范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及逃生技能。

    三、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我局与各类新闻媒体合作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报导,省、市电视、市报、市广播多次播放、刊登“安全生产月”活动、“十一”黄金周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为内容的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做到电视有图像,广播有声音,报纸有文章。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在省、市电视台、市报刊、市广播电台发表稿件40余篇。

    四、开展安全生产演讲、竞赛等活动。市安全生产监督局与市总工会共同组织“关爱职工生命和健康特别行动”宣传挂图张贴活动,“安全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竞赛活动和“安康杯”竞赛等活动,使安全生产宣传进入社会各领域。通过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全市形成了浓厚的“遵章守法,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五、举办集中教育培训活动。结合安全生产形势,从实际应用出发,集中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行业和领域的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岗位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2期,对2 823人进行了培训,颁发《安全生产资格证书》、《安全生产培训证书》和《特殊岗位作业人员操作证书》2 400份。


【探索监管新方式】

    坚持为企业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8月份,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利用网站这一绿色通道,开辟“网上办公”业务,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科学的管理手段,完成60家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许可证申报材料的初审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企业,体现出行政执法的公开性、公平性和公正性。推行中小企业监管试点工作。把改善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当作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在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领域大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的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监管,推行了中小企业监管试点工作。把市委、市政府重点扶持的重点企业以及前景好、发展速度快的企业,作为重中之重进行监管帮助服务。市安监部门监管人员经常深入企业,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认真调查和细致的分析研究,提出工作建议,督促制定改进措施,使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辽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加强了对安全生产工作管理,加大了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状况有了很大的好转,实现了安全平稳运行。组建盘锦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学会专家组,吸收52名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人员参加这一组织。安全生产专家组担负着对全市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估、技术攻关、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等。专家组各位专家的积极工作,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发挥积极作用,充实了安全生产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建立全市重大危险源监控、指挥系统。初步完成全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石油化工生产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和应急救援指挥系统软硬件安装和调试工作。2006年正式投入使用,将为应急事故救援起到“参谋”作用。增强安全行政事项审批的透明度。为扩大安全生产的影响,让更多的人了解安全生产工作,8月31日在《盘锦日报》公开刊登安全生产行政许可事项审批事宜,并通过公示板、召开座谈会、“网上办公”等形式,介绍安全生产行政许可事项审批范围、标准、条件、政策、程序、时限,做到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加强了企业、人民群众与安监部门的联系。

    (王伟科)

 

国土资源管理

【概况】

    2005年,市国土资源局积极参与宏观调控,为盘锦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做大管严土地收益,全市共出让国有土地140幅,面积176.71公顷,出让土地总价46 611.80万元,出让土地纯收益9 899.51万元,超额完成市政府土地出让收益年度任务目标,土地净收益占全地价比例、上缴市财政出让金与净收益比例居全省领先水平。全面启动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全市耕地继续保持总量动态平衡,实现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推进地籍管理信息化建设,盘锦市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建成,宗地登记信息实现航空影像图、线划图、地形图三位一体叠加,在全省首家实际应用。依法行政能力有效增强,切实维护人民利益。市国土局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国土资源系统依法行政先进单位。市纪委、监察局组织全市行风测评,全市国土资源行风建设获得社会广泛认同。市局机关被市文明委评为“诚信机关”。市政府授予市国土资源局“纠风工作先进单位”。


【国土资源宏观调控】

    在国家从紧控制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保国家、省重点项目,压一般项目的情况下,为保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用地需求,市土地局积极向上争取,及时完成盘锦市经济开发区建设、辽河油田10万吨煅烧焦项目、盘山县高级中学、市消防指挥中心、盘锦市生产资料大市场等13个项目的农转用征地工作,总面积达71.23公顷,其中占用耕地面积59.14公顷。受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30件;办理划拨用地3件,面积11.57公顷。同时为支持油田生产建设,审核完成全市2002~2005年油田打井建站项目381件,面积168.51公顷。


【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提升】

    加大省本级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的申报、实施力度。组织申报3个盐卤水矿种的科研项目,完成“辽河油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实地调查和“废弃油井井中热交换试验”等项目的第一阶段施工工作。加强煤及煤层气等矿产资源的调查,确定并提出可勘查区域两处。完成第二轮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测。推进了盘锦市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项目建设,项目设计已通过省厅专家组审查。


【规范土地市场】

    坚持执行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制度。规范了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办事程序。土地储备完成贷款的转贷工作,新储备土地1.45公顷。积极支持企业发展,为52家企业办理土地抵押登记手续,抵押金额49 623万元。


【治理整顿】

    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是继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之后,国务院为加强国土资源管理采取的重要举措。按照国务院和辽宁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全面启动该项工作,成立盘锦市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开发秩序领导小组,制定下发《盘锦市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施方案》、《盘锦市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关于加大全市矿产资源违法案件查处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围绕《矿产资源法》及配套法律法规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矿产资源意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按照“拉网排查、执法跟进、部门联动、逐矿登记”总的指导方针,组织执法队伍对全市40余家矿山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集中力量对东郭苇场、羊圈子苇场和甜水农场等盐卤水重点开采区进行了专项检查,对涉嫌越界开采、无证开采盐卤水资源行为进行了调查取证,并下达责令停止通知书,及时制止了非法开采、破坏耕地行为的发生。


【规范采矿管理权限】

    强化矿业补偿费征管,保证了补偿费的及时入库。采矿权一级市场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全市符合条件的35家矿山企业全部实现了采矿权有偿出让,收取采矿权价款38.75万元。


【全市耕地总量继续保持动态平衡】

    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认真执行领导干部耕地保护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基本农田审查报批制度等基本农田保护的相关制度。坚持实施“占一补一”制度,大力开展土地开发项目管理,新开发耕地246.67公顷。争取并开展实施省政府投资土地整理项目7个,整理耕地面积1 923.87公顷,总投资5 354.79万元。组织申报国家、省投资的土地整理项目8个,已经省厅审查入库。组织申报“10万亩国家投资基本农田示范区”项目1个。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继续规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用地管理。为全市20个乡镇棚菜小区建设投入补贴资金412万元,推进了菜田滚动开发和现代农业建设。


【基础建设】

    城市市区内的土地证书年检工作全部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国有农场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继续深入,已基本完成市区内所辖各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1∶1万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成果也处于检查验收阶段,已完成了大洼县的检查验收。开展了河滩地土地权属管理状况、全市沿海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开发区用地的调研工作。2005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已报省厅汇总。加强了测绘管理。开展测量标志普查维修工作,完成测绘单位资质申报审查。开展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和地图市场监管工作。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围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编制完成“盘锦市2005年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组织申报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项目2个。


【依法行政】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采取广泛宣传与集中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开展“4·22”地球日、“6·25”土地日、“12·4”法制宣传日等主题宣传活动。以党校为培训基地,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县处级领导干部、年轻干部、乡镇领导干部土地法制培训,受教育领导干部达300人次,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保护耕地、依法用地的观念。“四五”普法工作任务圆满完成,盘锦市土地局被推荐为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四五”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面、认真、严格执行部门行政许可,坚持依法办事,积极作为。全市国土资源现代公共行政程序逐步完善,窗口办公进一步规范,各类审批事项内部会审实现制度化,政务公开力度进一步加大,听证制度得到全面落实,责任考核追究进一步严肃、明晰,国土资源部门的良好形象进一步树立。


【征地补偿安置】

    按照国务院《决定》和辽政发〔2004〕27号文件精神,2005年,及时修订市规划区内安置补偿方案,坚持新的征地补偿标准。全面开展和严格执行听证和征地公告制度,依法进行补偿安置,切实保护了农民利益,保证了建设项目及时供地。为进一步推进依法、科学、合理、统一管理农用地及征地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征地区片综合地价体系建设和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工作。


【国土资源信访处理】

    全市国土资源系统的领导及负责信访人员,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意识,加强领导,坚持全局谋划,源头治理,严格把握相关政策,坚持执行《信访条例》,加强信访工作队伍建设,及时妥善地处理各类矛盾和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00余批次,900余多人次,结案率98.5%以上;办结完成上级交办信访案件24件。全市涉地上访率居全省最低,全年未发生较大的涉地集体访和进京上访案件。


【执法监察】

    市土地局进一步加强同各级监察部门的工作配合,与市检察院、市监察局实行联合办案,加大对土地违法者的打击力度。全年共发现处理土地违法案件46件,涉地面积16.84公顷。其中,制止11件,拆除11件,包括协调处理省厅及市政府交办的各类案件共立案查处30件,涉及土地面积20.90公顷,其中耕地11.94公顷。

    (梁威)

 

油田工作

【专项调研】

    年内,先后印发《油地工作》简报11期,每季度向市委、市政府通报辽河油田三家企业2005年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向市政府提交了《关于市区地下油气管线安全隐患整改方案》、《关于规范处理油气勘探赔偿问题的实施意见》等专题报告。


【协调服务】

    年内,针对油田勘探开发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共召开38次协调会议,解决各种矛盾、突发事件58起,其中尤为突出的是解决了冷家油田井场搬迁受阻、6栋民用建筑占压油田输气管线等问题。对油田重点勘探工程跟踪服务。先后对海南8块铺设海底输油管线进行跟踪服务;帮助天时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月东区块公众调查”,为天时集团有限公司在浅海建造人工岛和钻井船顺利完成试验井钻探任务,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协调欢喜岭精细地震勘探问题,多次召开协调会议,并协调有关部门拟定《欢喜岭—二界沟地区三维地震采集工程协调服务工作方案》及相关补偿标准,确保了油田勘探开发的顺利进行。


【油田地下油气管道安全隐患整改】

    由于历史原因,在盘锦市区境内,油田地下管线有2 111处被占压,被占压管线296条,形成地面建筑与地下管网纵横交错,这些占压形成巨大的安全隐患,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困扰油田安全生产和油田勘探开发的顺利进行。经油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中石油股份公司批准辽河油田公司从成本列支6 273万元作为专项整改资金。市油田工作办公室牵头协调辽河油田公司、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市城建监察总队等部门,成立油地双方联合工作小组。按照“分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充分调研、动迁安置等准备工作基础上,完成了城区内油田9个井场的10口油井地下管网占压物动迁工程,迁除占压面积达5 000余平方米,动迁42户,节约资金近50%,维护了油田安全生产,保证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产业项目推进】

    围绕油田新上项目,市油田办主动深入油田开展调研,掌握项目进展情况,了解油田在项目运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与油田方面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全年协调推进油田项目44项。其中,重点协调推进油气合作开发、燃料结构调整等11个项目,在年内建成、投产。协调推进10万吨聚丙烯、天然气下游销售市场开发等10个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准备,协助油田做好项目研究论证及待批工作;协调推进数字高压电频器、超高压钢丝胶管等10项多种经营项目开展项目建设和前期推进工作。


【城区矿区共建】

    2005年,在油地城区矿区共建工作中,重点协调实施双兴南路改扩建、新工街改造、中兴公园安全隐患排除等共建工程。截止2005年年底,双兴南路改扩建已全面完成;新工街道路的改造正在进行中;中兴公园内存在安全隐患的数口油气井,油田方面已投资120余万元整改完成,市城建规划管理部门同时制定出加强规划管理方面的意见,并加强了管理。


【油地联席会议】

    2005年,召开了第五次油地联席会议。市油田办自3月份起,就开始着手议题收集整理工作,共向油地38个部门、52名相关领导发出议题征集通知和函件90份,共收到议题26项,将其中7个方面问题提交第五次会议研究,对于未能上会的议题进行了大量的协调工作,于会前基本落实完成。第五次会议召开后,市油田工作办公室与各责任单位建立工作联系,按照油地联席会议的要求,积极开展对油地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未完成议题和第五次会议议题的督办工作。到年底,第四次、五次油地联席会议研究确定的28项议题,已落实26项,办结率达93%。

    (赵丽莉)

 

住房公积金管理

【公积金归集额突破亿元大关】

    2005年,全市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436个,缴存职工人数达4.3万人。全年住房公积金归集额达到1.31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218%,同比增长47.4%。全市住房公积金的归集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为确保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上档次、上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公积金的使用】

    2005年,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达1 820万元,为职工解决了购房资金不足的困难,进一步改善城镇职工的住房条件,充分体现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优越性。住房公积金职工提取工作有序进行。2005年,共为全市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3 085万元。其中,为1 540名职工购房提取1 741万元,为2 139名离退休职工提取1 344万元,为改善城镇中低收入职工的居住条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住房货币化补贴资金发放】

    按照市政府关于职工住房货币化补贴的财力安排,健全了手续,严格把关,认真开展住房货币化补贴发放工作。2005年,发放住房货币化补贴资金1 800万元。其中,无房户287人,补贴金额1 189.6万元;住房未达标职工209人,补贴金额610.4万元。


【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创建】

    2005年,深入开展了机关作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机关建设的水平;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执政为民的本领和能力,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表率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充分调动全市广大职工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积极性;抓好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住房公积金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大力营造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浓厚氛围;坚持“两不误、两促进”的原则,切实开展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收到实效,使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一项群众满意工程;积极开展帮扶村和“献爱心、送温暖”活动,走访慰问了帮扶村的特困户,为构建和谐盘锦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年内,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办公室被市委授予“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的称号、被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殊荣。

    (朱晓航)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