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盘锦简介 > 盘锦年鉴 > 盘锦年鉴(2014年)

农村经济(2014年)

发布时间:2016-12-23 信息来源:盘锦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浏览次数:1283
  农业综述

  【概 况】粮食生产突破历史最高水平。2014年全市粮食生产总产量达到115万吨,比上年增长 4%,连续九年突破百万吨大关。其中,水稻总产达到102.34万吨,亩单产创历史新高达到1288斤,位居辽宁省第一;全市渔业经济总产值可完成108亿元,比上年增长8%;水产品产量可完成33.8万吨,比上年增长3%;畜牧业整体基本保持平稳态势,肉蛋奶总产量53万吨;蔬菜总产量135.98万吨,增长1%。

  本年度全市县域经济地区生产总值57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9.3亿元,比上年增长 12.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887亿元,比上年增长1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309.5亿元,比上年增长4.7%。

  【项目建设】 2014年,全市亿元以上存量项目24个(10亿元以上项目8个),总投资128.23亿元。到2014年底,全市可竣工、达产项目11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可完成投资13.39亿元。签约项目4个,在谈项目5个。农业产业化大项目建设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34家,增长5%。其中,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可达43家,增长 16%。

  到2014年底,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24家。其中,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达41家。2014年,农产品出口额达 3349.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5.2%。

  【设施农业生产】 2014年全市设施蔬菜面积38.6万亩,产量50万吨。新建6个5000m2高标准连栋蔬菜育苗温室,年增蔬菜育苗能力3000万株,为近万栋大棚提供种苗,争取省级资金600万元。承建 65个国家级水稻高产示范区,大洼县为全省唯一水稻整建制推进示范县,盘山县太平镇为水稻整建制推进示范镇(全省共5个),示范区产量全部达到亩产700公斤以上,增产粮食3200万公斤,增加收入近亿元。东风镇百亩攻关田单产910公斤,为全市单产最高田块。

  【规模经营】完成土地流转面积70万亩,占家庭承包总面积的 43%,流转率居全省首位。各类农民合作社发展数量达1150家。比上年增加16%,保持全省领先。种粮大户 1113户,其中百亩以上 826户,500亩以上185户,1000亩以上91户,3000亩以上11户。新型经营主体经营的水田面积合计 28万亩,总产20万吨,占全市水田面积和水稻总产的18%和20%,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已经种植了全市五分之一的水田,为全市水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奠定了基础。组建了10家农业专业化服务公司,其中盘山县4家,大洼县4家,辽河口生态经济区和兴隆台区各1个,每个公司服务面积均在5000亩以上,主要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田间整地及水稻代种代收服务。畜禽规模化养殖率65%,居全省第四位。

  【盘锦大米、河蟹品牌塑造】加大“盘锦大米”品牌整合力度,提升品牌形象。对盘锦大米品牌的整合制订了具体职责、办法和措施。2014年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中国品牌价值评估信息中,“盘锦河蟹”品牌价值21.18亿元,在农产品中排名第六,是辽宁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农产品。 2013、2014盘锦市连续两年在农业部召开的“中国国际品牌农业发展大会”上做了典型经验介绍。成功举办了2014盘锦大米河蟹(北京)展销会,展会较2013年规模更大、水平更高、效果更好、效益更佳,突出了参展企业实力强、参展产品质量精、参展客商范围广、参展群众人数多、参展嘉宾层次高的特点。本次展会实现大米交易量12万吨,成交额12亿元,对推介生态盘锦、宣传盘锦、促进合作交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力促进了盘锦大米、盘锦河蟹两大支柱产业的发展。

  【农产品质量检测】 2014年,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中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三品”认证面积达到157.88万亩,较上年增加15%,比重达到 52%。其中有机食品认证面积2.88万亩,绿色食品认证面积3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120万亩。在严把农产品认证关的同时,加强对“三品”有效认证企业的监管,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强化生产过程质量管控,确保农产品生产质量。

  盘锦市可检测蔬菜、食用菌、水果达到14大类,检测参数102项。全年共抽检6大类20余个品种蔬菜样品3300个。同时完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1569个样品的采集、数据录入、制样工作。

  省级互检任务定量检测样品 150个,合格率 91%;完成省农委下达的监督抽查任务9次,抽取样品 100个,送到省农委指定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进行了检测。完成本市检测蔬菜样品3000个,其中精准定量检测243个,合格率为97.5%,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指标任务。

  经过盘锦市积极争取,大洼县被省农委确定为“2014年辽宁省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大洼县疙瘩楼有机鱼养殖场被省农委确定为“2014年辽宁省绿色有机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农民培训】本年度超额完成中专学历招生任务,共计录取358人。2014年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盘锦市的盘山县和大洼县分别列为国家级示范县和省级示范县,培育计划分别是575人和550人,共计1125人。与大洼县鑫叶蔬菜合作社、农业推广中心项目基地、盘山县凯地公司协商设定了三个中专教学实训基地。与市畜牧兽医局、市气象局分别达成协议招收村级动物防疫员和村级气象信息员,开展中专学历教育。突出与部门联合办学优势,创建新的办学模式。

  举办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班,讲解水稻工厂化育苗、机械化插秧、设施蔬菜生产等内容;参与冬春季农业科技大培训,培训农民30000多人次;完成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远程培训的计划,共计4200人次;超额完成2014年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计划,共计348人次;与县区农业部门联合,完成农业科普培训 13.2万人次。出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综合技术读本》一书。利用“农技宝”开展信息惠农,为基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发放终端服务器1000部。

  【预防惩治】开展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面积1280.04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28.4万吨,专业化防治覆盖率达到50%,水稻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60%;水稻病虫害全承包专业化防治达到10万亩,建立1个1000亩绿色防治控示范区,用药防治用量较 2013年下降 5%左右;引进防治效果高于人工的试验大型防治设备3台,应用值保无人机试验、示范,机防面积3.5万亩,示范面积1000亩;实现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

  【科技兴农】2014年,完善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数据库工作,逐步完善施肥技术参数。更新了施肥查询系统数据,全部录入触摸屏式查询一体机,农户可直接查询土壤养分信息、打印施肥建议卡。制定了盘锦市水稻、玉米施肥区域配方,为省级制定区域大配方提供依据。完成了2013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全部工作内容。实现盘山、大洼两县及市级打捆项目区(双台子、兴隆台区)粮食作物技术全覆盖。项目区域包括盘锦市兴隆台区和双台子区,行政村39个,耕地面积 10万亩,农户1.6万户,采集和分析土壤样品500个,落实田间肥效试验5个,建立万亩以上示范区2个。组织实施高效控量施肥技术推广项目,盘锦市大洼县列入2014年高效控量施肥技术推广项目,示范面积2400亩已全部落实,项目效果良好。对碱地柿子生产地块的土壤进行了测试,已形成调查报告。加大肥料市场监管,保障肥料市场安全。本年度严厉打击各种制售假劣肥料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进行了15次行政执法检查。对省级肥料登记产品,严格执行市级抽样、封样制度,抽样产品达40余批次。

  【强农惠农政策】2014年全市完成农作物良种补贴面积183.29万亩,发放良种补贴资金2608.71万元;完成综合补贴面积175.63万亩,发放综合补贴资金17806.81万元;符合种粮大户补贴的种粮大户103人、家庭农场 3个、合作社 11个,预计补贴总额 4814.34万元;全市实现总投保面积 118.92万亩,总投保户数 7.74万户,各级农业保险补贴资金3007.81万元已全部到位。

  全面完成农村扶贫攻坚计划,完成扶贫到户 2000户6037人,扶贫技能培训1300人,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贫困人口3206人,实际脱贫人口 10543人,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102%;完成 347户 973人移民搬迁建房基础工程建设;农垦危房改造总投资97621.2万元,改造12052户(盘山县3052户,大洼县4299户,辽东湾新区2941户,辽河口经济区1760户)。其中,结合盘锦市城乡一体化建设采取异地集中新建5个小区3400户;结合新农村建设、宜居乡村建设实施整村改造,共改造26个分场4803户;改造方式是采取原址新建及维修加固,解决农垦贫困职工危旧房3849户,开工率可达100%,基本建成80%以上,全面完成省下达盘锦市的农垦的改造任务;全面完成323个行政村“边沟、灰堆、田园”三方面的治理工作;在高升镇后屯村开展生物质炊事采暖示范项目,惠及农户150户。开展生物质燃料采暖炉、太阳能热水器、热水管循环炕“三位一体”试验示范项目 20户。

 

  种植业

  【物资及资金准备】 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开展。 2013年元旦刚过,在各级农业部门和广大农业干部的催促下,相关部门就全面投入到春耕备耕生产工作中来。春耕备耕工作及水稻大棚工厂化育苗、水稻高产创建等项目进展顺利,各类农事生产较往年提前10天左右,为2014年农业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发放第一批良种补贴2644.6万元,确保春耕备耕资金基本有保障。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89.52万亩,其中水稻159万亩。预计到2014年年末,粮食作物总产量可达115万吨,水稻总产可达102.34万吨。水稻高产创建效果显著。全市共承担65个国家级水稻高产示范区的创建任务,其中大洼县为整县制推进,盘山县太平镇为整乡制推进。上半年组织召开了水稻高产创建工作会议。示范区内水稻长势良好,产量全部达标,示范效果显著。设施农业生产稳步发展。预计到 2014年年末全市设施蔬菜面积37.5万亩,产量93.8万吨。新建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4个。

  【农业技术培训】在第二十六届“科普之冬”活动、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和农民科技带头人培训中。全市共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1763期,培训总人数达17.2万人次;举办科普大集3次,参加人数达 1.5万人,直接接受咨询人数达 1600多人;讲师团深入到县区、场乡(村)开展实用技术巡回讲座15场次,培训人数达7500人次;利用盘锦农业信息网、新闻单位农村栏目向农民推介先进实用技术10项,种养业新品种10个,农村致富典型10个;免费向农民发放科技宣传图书资料9万多份,农业技术光盘2000多套;制作科普宣传展板 15块。全市选出设施农业500亩以上的示范村40个(盘山县20个、大洼县20个),每村确定50名专业农民作为设施农业科技培训工程的学员,登记注册,开展系统培训。并以其为核心户带动周边农户,以一带四共同发展,共培训学员达2000人,带动农户8000户。

  【新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推广旱育苗配套技术。推广高台、园田大地隔离层旱育苗技术,完成30万床;应用无纺布覆盖育苗技术,完成25万亩;推广水稻育苗“三剂”育苗技术达到100%;重点推广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2014年完成工厂化育秧7100栋;推广盘育机械插秧配套技术。采取早播稀播育壮秧适时早插,合理密植,全层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全市机插秧面积146万亩;全面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控制有害投入品的使用,全面提高大米品质,无公害水稻生产面积达到100%;全面推广水稻节本增效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推广节种、节水、节地、节药、节肥省工等节能降耗、节本增效技术;推广稻蟹高产高效无公害技术,实现标准化养殖;推广“深沟高畦、大垅双行、有机肥与化肥结合、肥料基施深施、早放精养”模式;推广玉米种子精选、种子包衣、精量增密播种、配方施肥、药剂灭草和免中耕技术。

  水稻新品种引进试验。2014年共引进了40个新品种(系)。筛选出10个有苗头的品种(系)2015年继续进行试种;引进4个超级稻品种;水稻优质米品种(系)示范;引进4个不同产地基质。通过试验改进配方,筛选适合盘锦市水稻育苗基质;水稻钵形毯状秧盘育苗机插秧示范,示范面积10亩,取得了成功,亩节省成本50元,据测产量提高5%。

  【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 2014年,全市共承担65个国家级水稻高产示范区的创建任务,其中大洼县为整县制推进,盘山县太平镇为整乡制推进。上半年组织召开了水稻高产创建工作会议。示范区内水稻长势良好,产量全部达标,示范效果显著。【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发放】经公示, 2014年全市符合补贴要求的种粮大户103户、家庭农场3个、合作社11个。涉及补贴项目365项,其中晒场 70项、简易粮仓69项、烘干设备22台、粮食代储 29项、粮食代烘干26项、水田农渠建设35项、春翻51项、秋翻63项。

 

  农业产业化

  【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 2014年全市农业产业化及农产品加工项目总数24个,其中新建项目8个,续建项目16个。计划总投资128.23亿元,截止到2013年底完成投资36.51亿元,2014年计划投资27.36亿元,已完成投资13.39亿元。到2014年底,全市可竣工、达产项目11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

  【休闲旅游农业】全市形成了有一定规模,以体会农家生活、品农家酒菜、赏农家风景等各种形式的农家乐248家,休闲农庄4个,休闲农业园区 15个,民俗村8个。休闲农业从业人数5714余人,其中农民就业4500人,带动农户4025余户,年接待人次达90.5万人,年营业收入7.08亿元。2014年,辽河湿地鼎翔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园区被批准成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盘山县和大洼县被批准成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辽河绿水湾、盘锦鑫安源度假村、辽河绿岛休闲农业园、盘锦苇海湿地旅游景区、盘山红岩朝鲜族民俗风情园、绕阳湾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园区被批准成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大洼县唐家镇、北窑村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龙头企业建设】 2014年,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28个(含国家级1个、省级 36个)。其中,加工型龙头企业60个,粮食加工企业33个,畜禽加工企业7个,水产品加工企业7个,其他加工企业21个。正在申报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尚未认定。2014年新申报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家,现已进入审核阶段。

  【基地建设】 2014年盘锦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6.3亿元,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2723元,居辽宁省第二位,增速 10.8%,居全省第一位。同时,盘锦市坚持城乡建管并举,深入推进超市、浴池、燃气、卫生所、公共交通宜居乡村建设“五个一”工程,以环境的改善带动宜居乡村产业发展。重点围绕棚菜、食用菌、河蟹、泥鳅鱼等,发展“一村一品”产业模式,打造种养业专业村。基本形成了东部黄瓜、南部番茄、西部甜瓜、北部草莓、中部叶菜的区域布局;河蟹产量居全国地级市之首,达到6.7万吨;泥鳅鱼养殖初具规模,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农产品出口】 根据省政府加速推进农产品出口的有关精神,为了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实现出口倍增计划,省农委、省外经贸厅、省财政厅和省经信化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辽宁省农产品出口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意见》要求,积极推进盘锦市农产品出口工作。2014年1—9月,盘锦市农产品出口额为205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1.99%,全年有望实现出口额2500万美元。

  【农业产业化信息报送及统计】按照省市有关部门的要求,统计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农产品深加工大项目、休闲农业、一村一品等发展情况和信息,并以文件和表格等形式报送至相关部门。完成调研报告2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现代农业进程》、《盘锦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金成明)

 

  农业综合开发

  【对上争取资金】 2014年,全市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1220.85万元。其中:财政资金9185.7万元,自筹资金 2035.15万元。新增粮食生产能力799.97万公斤,新增蛋类58.95万公斤,新增肉类200万公斤,新增其它农产品生产能力5.2万公斤,新增总产值 4799.78万元,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450元。

  【土地治理项目建设】 2014年, 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共涉及16个场乡镇,实施土地治理项目15项,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13个,面积7.7万亩;土地治理试点项目2个,面积0.45万亩。全市共修建桥、涵、闸、站、渡槽等水工建筑物486座,开挖疏浚排灌渠系645.05千米。改良土壤3.56亩;新修机耕作业路112.64千米,动用土石方190.87万立方米,石方0.74万立方米,混凝土14.78万立方米。营造农田防护林0.15万亩。共完成科技培训1.94万人次,示范推广面积12.44万亩,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2个,扶持农村六站建设2个。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 兴建了各类灌排工程及完善配套建筑物,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整平土地0.6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85万亩,改善除涝面积4.7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36万亩,年节水1629.84万立方米,新增农田林网防护面积3.0万亩,优质粮食种植面积8.15万亩。通过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项目区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有效地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实施产业化经营财政补贴项目4个,其中养殖项目4个。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产品生产优化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014年安排财政资金795万元,支持盘山县春秋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盘山县庆隆三元猪业有限公司、大洼县亚男养猪专业合作社、石山种畜场鹏达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吸引项目投资1535万元,使项目区人均增收600元以上,促进发展生产做大做强,建设了一批优质粮食保护地、畜禽养殖基地及农产品加工项目,提高了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科技进步】以科技为先导,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按照“广覆盖、高含量”要求,加大科技投入和先进技术的引进。2014年共投入科技资金571万元,实施省级科技推广综合示范项目1个、省级市管科技项目3个、市级科技措施44项,示范推广面积 12.44万亩。引进和推广新技术 30余项,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2个,扶持农村六站建设2个,组织10余家农业科技单位、30多名科技人员到项目区开展科研活动,培训农民 1.94万人次,科技贡献率达到55%以上。引进和推广了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土壤有机质提升配方施肥技术、优质水稻新品种示范推广技术、水稻高产绿色栽培技术、水稻综合节水技术及激光土地整平等多项技术,同时注重狠抓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开发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前期准备】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依据市农业中长期规划和国家、省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制定了盘锦市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及阶段性开发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制订年度实施计划,建立了土地治理项目库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库。在立项过程中,邀请水利、农业、经济、环保等各方面专家进行评估论证,按规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扩初设计,并严格按扩初设计组织施工,实现了立项高起点、设计高标准、施工高质量。

  【项目建设监管与资金安全检查】在项目区推行了项目竞争入选制、专家评审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建后管护制、竣工验收制、绩效考核制、农民筹资投劳等十项制度,并重点推行了工程监理制和工程招投标制,确保项目建设单位严格按照经批准的初步设计组织实施,并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检查监督,进行定期检查和资金专项检查,做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

  【精细化管理】加强预算执行工作,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严格执行财政资金专人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制度和县级财政报账制度。加强软件工程建设,完善项目库和资料库。对档案实行电子化管理,图表齐全上墙,做到图上画的、表上列的、实际干的、档案装的、财务决的相一致。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完善相关政策。组织专人围绕关键环节开展资金和项目管理调研,深入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优势,加强涉农资金整合,提高支农资金的积聚效应。

  【工程运行和管护】建立工程管护领导小组。管护领导小组组长由场乡一把手担任,农业场乡镇长、水电科科长、技术人员参加。制定工程管护制度。从市、县、乡到村都制定一整套管护制度。在农业综合开发资料室或是田间公示牌上,明示“五不准、六严禁”管护条款。制定管护措施。按照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的1%提取管护费,并及时拨付管护资金。项目法人指派水利站负责项目区内支渠以上工程管护,由镇派出所配合管护,具体落实到水利渠道管理员;制定奖惩制度,对管理好的给予奖励,管理不当,出现问题的实行奖罚,管理费用由当年水费列支。支渠以下田间工程,由村里承包负责,村设专人管护,开发后田间斗渠闸门一次配齐,出现丢失、损坏情况全部由村里群众自己负担解决。同时,各场乡施工队在工程竣工后,申请验收和办理工程移交,即工程竣工之时、也是管护开始之日。全市农业综合开发管护工作做到了“市有市法”、“县有县规”、“民有民约”,有效延长了工程建后的使用寿命,使开发工程持续发挥效益。 (于 超)

 

  农垦管理

  【概 况】全年农垦经济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8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第一产业45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31.2亿元,增长5%,第三产业21.8亿元,增长9%。粮食总产突破历史最高水平,全年粮食产量80万吨,增长5%,实现“十一连增”。其中水稻产量71万吨,亩单产创历史新高达到1820斤,大旱之年实现了旱田损失水田补;肉类总产量 40万吨,增长 21.2%;禽蛋总产量4.3万吨,增长 4.76%;水产品总产量 30万吨,增长11.9%,其中河蟹产量8万吨,增长33.3%;蔬菜产量 92万吨,增长 1.19%;芦苇产量 45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2014年,盘锦农垦人均纯收入达到16080元,增长 9.5%,高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 28元。

  【农垦项目建设】 加大了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工作力度。年初,对全市农事企业进行了普遍筛查,共有登记在册的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企业23家,追溯产品涵盖大米、河蟹等8个品种,无论是数量还是品种都占全省三分之二以上。在此基础上,2014年又新增项目建设单位3家,新增项目创建单位7家,并且分别在大米、河蟹和蔬菜追溯企业中设立1家辽宁省农产品质量追溯“示范基地”。进一步加强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农垦现代标准化农业示范项目和中央车购税补助国有农场公路建设项目建设。其中:优质粮食工程项目7项,完工1项,落实资金80万元;农垦标准化示范工程建设项目15项,完工的10项,资金到位 30万元;中央车购税补助国有农场公路建设项目 17项,计划建设公路总里程82.102公里,其中已完成里程为61.617公里,剩余20.485公里已全部开工,拨付资金799万元。组织开展了农垦农机标准化示范农场的创建活动,其中大洼县清水农场被确定为全国农垦农机标准化示范创建农场。

  【农垦村屯环境】 2014年盘锦农垦把农村环境治理作为改变农场面貌、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举措,以“绿化、净化、美化、亮化”为目标,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全省农垦国有农场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的要求,对农垦系统所有村屯进行大规模全面治理。坚持生态统领、实事求是和统筹推进,科学制定规划。抓好农场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改善农场生态环境。加强农场道路建设养护,提升道路通畅和服务能力。抓好农场绿化和亮化工程。全年各农场完成绿化面积1.7万亩,植树452万株。绿化村屯228个、园区8个、校园29所、河流11条、水库4座,清理积存垃圾57万吨,取缔垃圾堆6.5万座,全部建成可降解垃圾填埋池,所有边沟全部清理;每个村屯100盏路灯工作基本完成;每村一个超市、一个大众浴池、一个卫生所、一个燃气站的“四个一工程”基本竣工;厕所入院、入屋稳步推进;新建各级道路1123公里,农村环境得到全面改善,达到宜居、舒适、生态、美丽的目标。

  【危房改造】为了按时完成市政府与省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状,盘锦市农垦各级部门积极工作,在督促各项目农场尽早开工、严把质量关的基础上,针对盘锦市农垦实际情况,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实施整村改造的工作意见,得到了市委书记、市长等领导的高度重视。截至11月中旬,盘锦市实施集中新建5个小区、整村改造26个分场已开工,竣工9310户,基本建成达80%以上,全面完成与市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并且按照省局部署,根据职工居住的危房、险房实际情况,按照各县区、经济区上报计划,编制 2015-2016年全市农垦危房改造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预计2015年盘锦市农垦危房改造19798户,基本建成16163户,分配入住10108户。

  【农垦改革】 按照《中共盘锦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国有农场体制改革。组织专门人员会同大洼县发改、财政、金融等有关部门赴江苏、湖北垦区考察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深入基层农场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农场干部职工对农垦改革发展问题的意见建议。开展国有农场土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工作,为下步国有农场体制改革做好准备。全市国有农场427万亩土地已完成确权颁证278.83万亩,占总数的65.3%。按照国家、省、市领导指示精神,结合盘锦市国有农场实际,完成起草《盘锦市国有农场体制改革试点意见》。

  【农垦社会保障】自2003年7月政策农垦职工社保实施以来,盘锦农垦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逐步规范管理。凡经认定后符合条件的,全部建立档案并登记入册。在职职工个人缴费基数逐年增加,每人每年平均达到864元,退休职工实现了人手一折,全部实现了社会化发放,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每人每月达到 1013.59元。农垦企业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工分别达到8552人和153165人

  【职工信访和安全生产】农垦各级部门高度重视维护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依法依规做好职工信访稳定工作。全年共接待胡家农场、辽河口经济区等农场职工有关养老保险、危房改造等情况上访14起,及时与相关部门和所属农场进行沟通联系,了解情况并耐心做解释说服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确保了无重大群体事件发生。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安全生产工作形势良好,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李 明)

 

  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完成《盘锦市域总体规划》、《市域综合交通规划》等规划编制,成功申报大洼县国家级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试点,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进“三规合一”工作。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取得重大突破。全市395个村、14项农村环境治理工程全面完成,维修改造乡村道路 2100公里,安装路灯2.4万盏,改造无害化厕所3万多个,盘锦成为全省唯一的宜居乡村建设示范市。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大幅提升。以“四个一”工程为重点全面推进城市优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农村新建公立卫生室306个、标准化超市233个、公共浴池109个,铺设燃气管线167公里;途径村镇公交线路达到11条、线路长度超过 248公里;30个镇级卫生院公益性回归工作基本完成,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全域;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轨工作顺利推进,辽东湾新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改革全面完成,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一体的低保救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

  【城乡人口、土地和金融三方面改革】 进一步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取消夫妻投靠的房屋住所限制、父母投靠子女的年龄限制、子女投靠父母的年龄限制,放宽人才落户学历限制,放开购买二手房落户限制,放宽投资落户限制,盘锦成为全省落户门槛最低的城市。稳妥推进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开展批后建设用地清查和工矿废弃地摸底,规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市场,完成

  658.3公顷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确权,为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奠定基础。初步形成社会资本投向农村的引导机制。建立农户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开展辽东湾新区土地承包权和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有力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牵头抓总的协调机制。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为抓手,全面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5方面、30项改革项目。全面建立城乡一体化动态跟踪的评价体系。在全省率先建立5个维度、53项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标准和示范。全面建立城乡一体化考核体系。形成规划管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文明、专项改革等5个方面、65个要点的城乡一体化考核指标,从根本上解决了总体设计和总体评估之后的工作分解落实问题。 (张小梅)

 

  畜牧兽医管理

  【概 况】 2014年盘锦市畜牧局以发展质量效益型畜牧业为核心,以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业为突破口,围绕“保供给、促增收、抓防疫、保安全”的总体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克服了畜禽价格波动的压力,保障了全市畜产品市场供应稳定,畜牧业生产保持了持续、健康、稳步的发展态势。全市生猪饲养量232.15万头,比上年增加2.72%;牛饲养量8.77万头,比上年减少 8.31%;羊饲养量 5.45万只,比上年增加3.85%;禽饲养量19273.72万只,比上年减少3.92%。全市肉蛋奶总产量 52.79万吨,比上年减少5.36%。畜牧业总产值实现 45.74亿元,比上年增加 0.42%。在辽宁省 2014年现代畜牧业推进计划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盘锦市畜牧兽医局连续第四年被评选为突出贡献单位。

  【畜牧业资金投入】为加快促进盘锦市现代畜牧业发展,盘锦市畜牧兽医局积极对上争取资金,全年累计投入市级以上畜牧业建设资金1595万元。其中,养殖场改造升级建设项目400万元,国家发改委生猪养殖小区建设项目545万元,菜篮子畜产品建设项目160万元,大型猪场粪污治理项目 490万元。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按照《辽宁省2014年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要求,积极组织县区开展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2014年,全市共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 302个,创建国家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9个,省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 25个,畜禽标准化养殖率达到65%,超额完成省政府绩效考核指标。

  【畜禽粪污治理】按照“减量化、设施化、无害化、资源化”工作原则,认真做好规模养殖场粪便、污水、病死动物“三项治理”工作。共对36家规模养殖场粪便、污水进行了治理,全市共有 32个乡镇开展畜禽粪便处理设施建设,共建设畜禽粪便贮存设施41处。购置230个无害化处理罐,建设2个县级公益性畜禽养殖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8个万头以上大型猪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36个千头以上万头以下猪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59个村级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点,为宜居乡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养殖业保险】按照辽宁省养殖业保险有关文件精神,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确定中国人保盘锦分公司和中华联合保险盘锦保险公司为盘锦市养殖业保险工作承保单位。全市2014年度共参保能繁母猪2358头,育肥猪2550头,参保费217980元。

  【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项目】为使该项目能够顺利落地实施,盘锦市畜牧兽医局对县、乡两级畜牧技术推广人员和全市几十家养猪场(户)进行5次技术培训,发放各类技术资料 1000余份。组织技术人员多次深入基层进行技术指导,现场解答咨询,传授饲养管理技术。2014年,全市落实推广任务场(户)3家,阳光猪舍实际面积4640平方米,养猪6200头,超额完成任务。使用该项技术,仔猪成活率提高5个百分点;保育猪日增重提高 8%左右,料重比降低 5%左右;育肥猪日增重提高10%左右,料重比降低8%左右。

  【奶牛精准饲养技术示范项目】为推广奶牛科学养殖技术,做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测定)工作,按照《2015年辽宁省奶牛精准饲养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盘锦市畜牧兽医局制定了《2015年盘锦市奶牛精准饲养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落实了三家奶牛场为示范项目场,分别为盘锦金昌畜牧有限公司、盘锦嘉禾奶牛有限公司和盘锦乔凯奶牛生态养殖场。为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工作人员分别到三家牛场十余次,建立奶牛档案1500余份,并对3家牛场的仪器设备进行了详细的统计、记录,为接下来全面开展测定工作打下基础。

  【草原建设】5月上旬,根据《辽宁省畜牧局转发农业部关于开展2014年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工作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盘锦市认真开展了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工作的自查工作。6月上旬,配合农业部完成了此次专项检查任务。盘锦市已确权草原共三块,面积 3056.54亩。其中两块草原已划定为基本草原,面积 2317.04亩。三块草地均分布在辽河口生态经济区石新镇。盘锦市近5年没有非法征占用和违法审核审批草原情况发生。

  【动物疫病防控】在动物防疫工作中,盘锦市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和《辽宁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执行重大动物疫情举报核查制度、免疫效果监测制度、免疫档案管理制度、动物防疫督察制度、应急值班值宿制度、应急管理绩效考评制度等,做到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规范化、制度化。

  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原则,市县财政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性免疫疫苗的供应。2014年盘锦市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持在70%(国家规定标准)以上。做到了“4个到位、4个百分之百”,即: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资金到位、工作到位,免疫密度、佩戴耳标、免疫出证、免疫档案登记达到百分之百,2014年全市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动物疫病监测。组织县区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集中监测和日常监测工作,详细制定监测计划,积极落实监测任务,确保监测质量和实效性,有效指导养殖业疫病防控工作。每个季度在协助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自主采样和本级监测任务基础上,坚持定点持续监测、例行性监测与种禽场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种猪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专项免疫效果评估相结合,以确保全市应免动物处于有效免疫保护状态。2014年共完成采集样品17690份,监测项次38309头(只)份。

  疫苗跟踪监测。盘锦市动物疫控中心制定详细试验方案,由盘锦市动物疫控中心承担跟踪免疫效果试验,严格按照《2014年辽宁省强制免疫疫苗免疫质量检测免疫程序》进行免疫,试验方案及技术操作按有关规程开展试验工作,把握好免疫、采样、送样、监测、试验记录等环节,确保试验工作的圆满完成和试验数据的科学、准确。盘锦市动物疫控中心在兴隆台区选择2个猪场,1个鸡场开展疫苗质量跟踪监测工作,全部完成猪瘟禽流感、抗体跟踪监测5次。

  小反刍兽疫防控。 2014年3月,国家发布小反刍兽疫情后,盘锦市畜牧兽医局快速反应,积极行动,认真排查,加大防控力度,开展紧急排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等一系列工作,有效阻击了小反刍兽疫疫情传播扩散,确保了小反刍兽疫情未在盘锦市流行蔓延。

  【动物检疫监督】2014年盘锦市动物检疫监督工作采取了四项措施,确保工作有效开展:突出重点,进一步强化重点领域监管。突出强化动物疫情处置监管、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监管、病害畜禽及产品监管、外引动物报告隔离监管、屠宰场和动物产品交易市场监管等项工作;推进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盘锦市本级2014年 1月建成动物卫生监督信息追溯平台,并与辽宁省动物卫生监督所联接,指挥平台总面积60平方米,平台荧幕4块46寸超窄边液晶拼接屏。各县区动物卫生监督所也按照要求完成信息平台建设工作。5家屠宰加工企业视频监控设备的安装,并实现了与省、市、县区视频的传输,44台动物及动物产品车辆安装GPS定位跟踪设备,实现畜禽免疫、检疫、运输,畜禽产品屠宰、运输、销售等全过程监管与追溯;加强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建立信息联动机制,加强与质监、公安、服务业、工商等部门配合,核查染疫或病死动物及其产品来源,追查产品销售流向,加大打击力度。通过开展“蓝盾行动”、“辽宁省动物卫生监督宣传挂图”动漫宣传等各项专项检查、宣传,有效打击非法处置病死动物及其产品违法行为,确保上市动物及动物产品无疫安全。共处理违法案件103起,罚款5.7万元,及时在动物卫生信息追溯网录入了相关信息;进一步完善动物检疫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检疫规范和有关规定,充分发挥检疫申报点的作用,对产地检疫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巡检”和“主动出检”,准确掌握动物的入栏、出栏时间和免疫消毒情况。对屠宰的动物入场、屠宰检疫登记表填写情况,回收“三证”、出场检疫证明存根情况进行了不定期抽查。

  【应急管理】盘锦市4个县区及辽东湾新区、辽河口经济区,29个乡镇,16个区域性动物卫生监督所,333个行政村(含涉农社区),基本保证了每村1名防疫员。全市从事畜牧兽医工作700余人,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市级、县(区)级、乡(镇)级、村级4级动物防疫网络,动物卫生工作纵向体制结构比较健全。全市应急预备队360人,体系健全,重大动物疫情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各类实施方案不断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基本上可以满足应急事件发生的需要;2014年12月17日,开展了“2014年盘锦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活动。全市应急预备队共计100人参加了应急演练活动。

  【打击“三种违法犯罪”专项行动】2014年12月 27日,中央电视台曝光了江西高安市收购、加工、经营病死猪事件,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贯彻落实省长批示和辽宁省畜牧兽医局视频会议精神要求,盘锦市畜牧兽医局开展了打击贩卖病死动物、非法添加使用“瘦肉精”和注水注胶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通过召开会议、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督察组、制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和开展专项行动督察等一系列活动。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盘锦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遵循正向管理抓标准抓许可抓宣传培训,逆向管理抓监督抓检测抓专项整治的原则,全面开展了畜禽产品养殖、收购、屠宰、运输、贮藏五个环节监管,突出抓好瘦肉精、兽药饲料、无公害畜产品等各环节专项整治,2014年全市无畜产品安全事件发生。

  “瘦肉精”专项整治。 2014年盘锦市深入落实辽宁省各项“瘦肉精”监管制度,确保工作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严防“瘦肉精”事件发生。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确定各环节“瘦肉精”监管重点,开展了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户、屠宰厂、收购贩运经纪人的“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检查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和投入品使用记录等,检查屠宰企业的自检情况,并加大“瘦肉精”等违禁物质检测力度,共检查养殖场350家次,无添加和使用“瘦肉精”违法行为发生,抽检“瘦肉精”2710批次,全部为阴性。

  饲料兽药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假劣兽药饲料查处工作,对农业部、辽宁省畜牧兽医局公示的不合格兽药产品进行清查,对兽药饲料经营单位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质量承诺制度以及兽药饲料产品质量和供货商评估制度等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杜绝制售假冒伪劣及三证不全的兽药饲料产品。共出动执法人员1100余人次,检查饲料生产企业25家,兽药经营单位180家,饲料经营单位 92家,没收假劣兽药20余盒(袋),劣质饲料5袋,全部进行销毁;加大抽检力度,2014年共抽检兽药207批次,合格190批次,共抽检饲料301批次,全部合格。

  无公害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落实无公害畜产品生产企业月巡查工作制度,督促和指导生产单位严格按照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组织生产。对重点企业加强了禁用药、原料药、人用药、休药期及兽药使用记录的检查,确保生产过程得到有效控制,共出动执法人员150余人次,对53家无公害企业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发现个别企业生产记录不及时、无害化处理不规范等问题,及时进行了监督整改。严把证后监管关,加大监督抽检工作力度,全年抽检无公害畜产品370批次,全部合格,确保了无公害畜产品质量安全。

  生鲜乳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加强了对全市 5家奶站及奶牛养殖户的巡查工作力度,加强对奶站和运输车的管理,重点检查收购记录、台账、生鲜乳交接单、奶牛健康证等建立和完善情况,彻查奶牛散养户信息和奶源销售去向,防止不合格生鲜乳流入市场;加大了监督抽检力度,要求各生鲜乳收购站开展自检,对每批生鲜乳进行感官、酸度、密度、含碱等常规检测,全年共抽检 66批次,全部合格,全面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

  畜禽注水注胶专项整治。以城市结合部和农村地区为重点区域,以收购贩运和屠宰为重点环节,深入开展畜禽注水注胶专项整治行动:制订方案,将各辖区内的定点屠宰企业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确保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按照区域布局,对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领域进行拉网式检查,摸清从事收购贩运活动的人员底数并登记造册;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将重大案件、典型案件及时向社会公示,宣传畜禽注水注胶行为的危害性和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公布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落实有奖举报制度,对群众举报投诉的案件,迅速组织力量进行突击暗访和检查,严肃查处,快速回复。

  【诊疗单位清理整顿】根据辽宁省畜牧兽医局《关于加强动物诊疗监管工作的通知》精神,盘锦市畜牧兽医局4月中旬启动动物诊疗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历时两个月时间,对全市范围内的动物诊疗机构、从业人员资格、规章制度建设、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整改规范,对动物诊疗违法行为依法查处,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全市共9家动物诊疗机构,注册执业兽医师及助理17名,均符合发证标准和程序,并按要求进行了公示和网上注册。

  【兽医管理】对执业兽医、官方兽医、乡村兽医实行网络化管理,对全市畜牧兽医系统的人员及社会从业人员进行统计,准确掌握全市畜牧系统人员的基本情况,及时输入兽医管理系统;做好 2014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服务工作,在全市广泛进行宣传,发放110张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宣传画,帮助考生做好网上报名和咨询工作,收取考试报名费;加强执业兽医人员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依托各县区畜牧部门,结合工作实际举办各类不同的培训班,进一步加强畜牧兽医系统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违法风险意识。

  【村防疫员队伍建设】 盘锦市333个行政村(含涉农社区)共设置村防疫员345名。2014年在强化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和管理上,主要抓了五件事:实施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计划,与市农广校联合开展村防疫员中专学历教育,举办两期培训班;落实了村防疫员每人每年7000元补贴政策,进一步落实防疫员工作职责,年末由县区局按防疫员量化考核结果,发放补贴;为村防疫员配备防疫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品,并及时补充更新;各县区继续为村防疫员缴纳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解决其后顾之忧。

  【系统内部考试培训】 按照辽宁省畜牧兽医局下发《全省畜牧兽医系统工作人员岗位微机考试实施意见》要求,盘锦市畜牧兽医局积极组织各县区应考人员复习备考,将系统内人员信息登记上报,并与盘锦市人社局考试中心沟通协商,于8月中旬完成盘锦市畜牧兽医系统内人员岗位考试。其中辽宁省畜牧兽医局抽考42人,其余211人,共计253人参加考试, 4人缺考,41人未及格,212人通过,166人优秀,优秀率65.6%。 (李 爽)

 

  海洋与渔业管理

  【概 况】 2014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完成560.8亿元,比上年增长 12.1%;海洋经济增加值完成260.4亿元,比上年增长 9.6%。全市渔业经济总产值完成108亿元,比上年增长8%;渔业经济增加值完成52.5亿元,比上年增长8%。水产品产量完成33.8万吨,比上年增长3%。

  【海洋综合管理】主动与省海洋与渔业厅、国家海洋局沟通对接,按时完成兵器集团“十二五”项目《兵器工业集团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对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影响专题评价报告》等六个环评报告评审,并获得省海洋与渔业厅、国家农业部批复,保证了兵器集团“十二五”项目前期环评工作的顺利进行。深入辽河油田浅海公司、中信集团天时能源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勘探项目部、盘锦港集团有限公司、和运集团调研,服务月东Ⅰ、海南Ⅷ、盘锦港荣兴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运集团 LPG(323#液体化工泊位及配套库区)、盘锦辽滨水城内外海枢纽控制工程、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技术开发区内湖东桥中桥项目及辽宁汇福荣兴油脂精炼综合深加工及饲料蛋白物流、盘锦联成材料工业有限公司、盘锦联成仓储有限公司等项目建设,完成盘锦港荣兴港区8个项目用海预审。完成盘锦市围填海、养殖用海核查,建立详实数据库,完成县区级海域动态监管中心的申报工作,收缴海域使用金772.1万元,为进一步规范海域使用打下基础。完成滨海公路工程和辽河生态文明示范道路一期工程拆迁协调工作。完成《盘锦市养殖用海规划》。

  2014年3月,盘锦鸳鸯沟国家级海洋公园获得国家海洋局批准成立,总面积 6124.39公顷,共分原生态区、生态与资源修复区、适度利用区和预留区四个功能区。争取到1000万元蓬莱溢油补偿款资金,其中400万元用于海洋公园项目建设,编制《盘锦鸳鸯沟国家级海洋公园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已完成工程设计招标工作;600万元用于鸳鸯岛保护建设,委托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编写《盘锦鸳鸯岛保护利用规划》和《鸳鸯岛整治修复专项规划》,已完成鸳鸯岛测绘工作。同时委托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编制《盘锦鸳鸯沟国家级海洋公园总体规划》,科学有序保护开发建设海洋公园。

  首次发布《盘锦市海洋环境状况报告》,开展全市海域环境质量现状和趋势监测、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监测、主要河流污染物入海量监测、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监测、海水入侵与盐渍化监测、海水增养殖区以及海洋垃圾监测等工作,完成了近60个入海排污口普查工作。累计向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报送样品44个,报表8份,收集报送数据500余个。圆满完成国家公益性科研专项项目“渤海海冰立体监测及高精度预警报技术研究示范”盘锦海域海冰监测工作任务。

  【渔业经济质量与效益】养大蟹工程扎实推进。河蟹养殖面积158万亩,产量6.7万吨(成蟹5.2万吨),比上年增长5.9%,实现产值38亿元,比上年增长5.1%,。仅河蟹一项全市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可达1680元。养大蟹示范区面积20万亩。水面流转成为河蟹产业发展新亮点,流转面积达62万余亩,占养蟹面积 39.2%。其中稻田养蟹达到75.6万亩,稻田养蟹水面流转面积38万余亩,占稻田养蟹面积50%。成功举办2014盘锦河蟹(北京)展销会,交易量达7000吨,成交额达22亿元。

  泥鳅鱼养殖面积增加到1.5万亩,产量可达4千吨,实现产值2.5亿元。加快推进泥鳅鱼加工园区建设,泥鳅鱼出口预计达到1500吨,可创汇800万美元。在大洼县清水镇、盘山县陈家乡等5个乡镇实施4000水体泥鳅鱼人工孵化,生产泥鳅鱼水花30亿尾;苗种培育池塘300亩,培育5cm以上大规格苗种6千万尾,突破苗种培育难关,解决泥鳅鱼苗种短缺问题。

  海淡水养殖规模实现258万亩,比上年增长3.6%,其中河蟹养殖面积 158万亩,淡水养殖面积 35万亩,海水养殖面积计划12万亩(海参养殖4万亩、对虾养殖1万亩、海蜇1万亩,贝类6万亩),滩涂管养面积53万亩。

  水产苗种产值预计可实现3.2亿元。河蟹生态育苗面积2450亩,蟹苗产量6.5万公斤;泥鳅鱼苗30亿尾(水花);海参育苗18.5万水体(55家),预计可产参苗6万公斤;对虾育苗5千水体,产虾苗 6亿尾(其中南美白对虾苗4亿尾);海水鱼(梭鱼)1万水体,产鱼苗1亿尾;海蜇育苗2千水体,产蜇苗8千万片;贝类(文蛤、青蛤、毛蚶)育苗 5千水体,产贝苗50亿枚;淡水鱼育苗6千亩,鱼种600万公斤(春片),淡水鱼投苗量1.5亿尾。

  渔业殖放流争取资金2000万元,投放对虾苗 2亿尾,将惠及渔民5千户,可实现人均增收4000元。其中梭子蟹苗200万只,梭鱼苗和褐牙鲆1千万尾,河蟹苗(大眼幼体)1亿尾。预计当年可回捕对虾650吨,梭子蟹200吨,梭鱼和牙鲆450吨,优质蟹种(扣蟹)1500吨,预计可实现产值1.5亿元。

  积极推进中国对虾“黄海2号”良种繁育与示范推广项目,启动河刀鱼项目资源调查与恢复课题研究,开展海洋渔业捕捞监测与评估调查、辽东湾渔业资源修复增殖放流资源增殖效果调查及泥鳅鱼繁育养殖技术调查研究,进行小龙虾引种考察。积极推广淡水刀鱼与南美白对虾混养、苇田渔业养殖技术。大力推进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补助项目和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建设,盘山县和大洼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被评为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开展市、县、乡三级推广站技术指导服务,举办水产养殖技术培训。加大渔业病害预测和渔业环境监测,水产病害远诊网系统安装调试。

  重点渔业项目新上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3个,分别是香港宏安集团投资胡家河蟹市场项目(项目总投资10亿元)、辽宁每日现代渔业园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2亿元)、盘锦鑫顺达泥鳅鱼繁育养殖出口扩建项目(项目总投资1亿元)。

  成立市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制定了应急预案。开展海参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水产苗种场普查登记,严格养殖许可制度。整顿规范水产品生产秩序,重点查处无证生产行为。较好完成了沈阳市、抚顺市、阜新市和盘锦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任务。

  【综合执法】 积极开展“海盾、碧海”、“北海区区域用海执法检查”行动,全年共检查项目 245个,开展执法检查245次,派出执法力量74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98次,行程91000公里。全年共查处案件23起,收缴罚款480万元。加强了工业用海区、城镇用海区、港口航运区、农业围垦区等用海项目监管,开展了违规占用滩涂海域专项清理整治,规范了养殖用海秩序。积极宣传《海岛法》,开展了海岛专项执法检查。

  伏季休渔及海蜇资源管理秩序井然,实现全省统一开捕工作目标。加大了海上巡航检查力度,开展了违规禁用渔具清理专项行动。加大了斑海豹的保护救助工作力度,在三道沟渔港设立斑海豹保护管理站办公室,斑海豹观测塔和科研救助中心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开展了“2014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活动,全省海洋与渔业保护区建设座谈会在盘锦市举行。加大了涉外渔业和转港渔船管理力度,建立了包保责任制,落实了包保责任人,建立了包保责任档案。

  渔业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平稳,截止到11月底,共发生一般渔业事故1起,死亡失踪1人,无较大以上渔业事故发生。“船东对渔船安全负全面责任、村委会对属地渔船安全负管理责任、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责任”三个责任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县、乡镇(街道)、渔村(社区)三级管理网络逐渐健全,渔船包保、属地管理、渔船编组三层网络化管理逐步完善。 (孙 磊)

 

  农 机

  【概 况】 2014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80.5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85%。全市水、旱田耕整地177.7万亩, 100%实现机械化作业;完成水稻机械化插秧 148.05万亩,比上年增长 3.1%,插秧机械化水平达88%;完成水稻机收获126.03万亩,比上年增长12%,水稻机械化收获水平达78%。水稻耕插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6.32%,比上年增长5.4%。全市芦苇机械化收割达90万亩,可割芦苇 100%实现机械化收割;棚菜等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得到大范围推广,卷帘机、微滴灌设备应用范围达到80%以上。红海滩景区的碱蓬草机械化收割技术正在探索试验中。

  【向上争取惠农资金】 2014年,全市共争取省以上农机购置补贴资金 1.01亿元。这部分资金拉动农民购买水稻插秧机537台,使水稻插秧机保有量达8000台以上;更新大中型拖拉机433台,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3661台,其中120马力以上拖拉机 53台,用于芦苇机械收割的200马力以上拖拉机4台;新建育秧大棚200栋,面积达14万平方米(其中:高标准“一棚多用”育苗大棚面积2.1万平方米),全市冷棚达7300栋,面积达511万平方米,可供120万亩以上水田机插秧;育秧播种机组保有量达290台;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1500台;水稻育秧传输设备31台套;湖南龙舟履带旋耕整地机60台;丸山大型喷杆喷雾机1台;南通佐佐木单边筑埂机6台。

  【农机合作社】 2014年,盘锦市农机专业合作社中部分小微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实现整合,实际运营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为80个,农机固定资产达到200万以上的为35个,农机固定资产达500万以上的为26个,农机固定资产达1000万以上的为7个。全市入社成员1443人,平均每个农机合作社拥有成员18人,平均每个合作社服务农户的数量达410户,平均每个合作社拥有大中型拖拉机9台、水稻插秧机25台、联合收割机6台。实现耕、种、收、植保等作业服务面积累计达到 122万亩,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总收入达1.3亿元,平均每个合作社的服务总收入达到163万元。

  【农机实用技术示范】通过召开各种现场演示会、培训班等技术演示形式,对适合盘锦地区农业生产的一系列农业机械化实用新技术、新机具进行示范推广。同时,指导完成凯地、长财及振铃重点农机合作社水稻高标准育秧大棚“一棚多用”推进工作,建设高标准示范棚2.1万平方米。其它“一棚多用”示范点也正在实施中。对盘锦市红海滩景区标志性植物―碱蓬草进行机械化收割试验,填补了碱蓬草机械收割的技术空白,促进了红海滩景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农机化科技培训】2014年,农机部门积极举办农机化管理人员培训班,对县级农机推广机构技术人员、乡镇农机站长、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进行培训,讲解农机农艺融合、水稻生产机械化新技术及农机管理等相关知识,提高农机管理人员业务素养。举办技术骨干培训班对全市农机技术骨干人员进行农机技术推广、操作、维修等方面的培训,培训一批懂政策,精业务的技术骨干队伍,服务于“三农”。同时,结合“科普之冬”“阳光工程”做好农机手的操作、维修等实践技术的培训工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承办《第四期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工作培训班》,全省 110名各级管理技术人员参训。2014年,共实现组织各类培训达130场次,培训人数1.2万人次。发放各种培训手册,宣传资料2万份。

  【农机安全监管服务】深入推进“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全面开展农村道路上拖拉机交通安全集中整治、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农机安全监管等方面工作。截止到2014年底,除辽东湾新区外全市农机监理业务经权力下放后已经正常开展,共核发拖拉机驾驶证452个。安全生产宣传工作中共出动宣传车辆23次,发放宣传资料2.15万份。对水稻插秧机10个品牌9种机型共计77台。水稻联合收割机6个品牌9种机型共计22台,开展农机产品质量、安全性、售后服务专项抽样调查。建立安全示范乡镇2个,农机安全示范村6个。查处违章车辆77起,无证驾驶32人次、无牌行驶28台次、超载超速8台次、违章载人6台次。实现全市新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牌办证率达100%,新增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年检率100%,年检合格率98%以上。杜绝了较大农机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张微微)

 

  水 利

  【抗旱工作】进入7月,盘锦市降水异常偏少,发生了盘锦市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严重干旱。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盘锦市抗旱突出了保水田、保重点等措施,统筹兼顾,有效减少了旱灾损失,做到了大灾之年不减收。积极向省水利厅争取供水指标,辽河供水水系争取到供水指标 4000万立方米,解决了盘山县近60万亩水田补水;大辽河供水水系争取到供水指标2000万立方米,通过与水库联合调度运用,解决了大洼县近 80万亩水田补水。全力争取抗旱资金,新打抗旱井1113眼,启动原有抗旱水井186眼,解决3万余亩旱田用水。积极组织农民大力开展生产自救,把旱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水利工程建设】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面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共完成土方1100万立方米,石方2.3万立方米;投入人工98.65万工日,改扩建及配套各类各级建筑物101座,完成各级渠系清淤扩建17857条。改善灌溉面积13.15万亩,治理涝区面积16.65万亩。积极推进双台子河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双台子河闸除险加固工程于2014年2月15日开工建设,预计到年底可完成投资6000万元。全力推动城乡供水安全。争取资金2789万元,全面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积极协调省水利厅加快大伙房输水二期二步应急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待初步设计经省发改委批准后开工建设。切实抓好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完成了陆家店站、三台子一站、太平二站、大台子站4座小型泵站改造工程,启动了辽河口6座大型泵站改造工程建设。

  【辽东湾新区水利工程建设】 完成了雁河工程输水建设,并制定了内湖调水方案;确定了雁河绿化工程方案,正在组织实施相关绿化、土方工程,预计2015年五一前完成绿化工程任务;积极有效地实施了金华湖抽水工作,预计12月底前完成任务;认真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实施荣兴镇高标准农田万亩建设工程,预计2015年5月10日完成工程任务。

  【宜居乡村建设和绿化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宜居乡村建设和绿化工作要求,积极协调、督导辽河口生态经济区宜居乡村建设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市河流、水库、渠系计划植树80.6万株,实际完成80.6万株,成活率达到85.8%;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与宜居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投入资金822万元,共建设文化广场7个,广场面积9138平方米;完成村部维修工程3个,完成渠道衬砌4650米,购置村屯垃圾箱 100个,建设村级道路2100米;完成清淤工程6000米。

  【水利公共服务】着力强化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方案等建设项目要件的审批及报批服务工作,由协调审批转变为主动服务,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度大等困难,按照市政府要求的时限,共完成兵器工业集团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沈西工业大道、辽河生态路、辽河口生态经济区东升纸业等项目水资源论证审批5项,水土保持方案审批10项,为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项目前期工作】 开展了城市防洪规划前期工作;推动大辽河综合治理工程和辽东湾新区海堤工程初步设计进入审批阶段;完成盘锦湿地用水配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开展了万金滩闸重建工程的前期工作。对绕阳河湿地蓄调水工程进行了科学论证并提出了相关技术方案。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按照工程规模和重要程度划分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事权,严格落实各级质量与安全责任制,开展了水利工程“质量规范年”活动,推动了全市水利工程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确保了水利工程长久发挥效益,努力实现质量监督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了覆盖市县二级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和监控评价体系,制定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推动了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建立了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国家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 深入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加强了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发放、扶持项目实施的指导和监督,确保资金和项目安全、后期扶持取得实效和移民稳定。

  (李 勇)



    气 象

    【气候概况】 2014年平均气温10.6℃,比历年平均值偏高1.2℃,较2013年偏高1.2℃。年总降水量388.0毫米,较历年平均值偏少247.5毫米,较2013年偏少131.5毫米,为降水量偏少年份。年日照时数为2421.9小时,较历年平均值偏少243.4小时,较2013年偏少85.7小时。

    全年总的气候特点是: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时数偏少。年内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暴雨、干旱、寒潮、冰雹、雾、霾、大风等。

    2014年度极端最高气温32.9℃,8月2日出现在盘山站; 极端最低气温-18.5℃,1月9日出现在盘山站。年内盘山站冻土深度最大值为64厘米,出现在2月18日共1天,大洼站冻土深度最大值为56厘米,出现在2月14—15日共2天;冻土化通时间为大洼站3月22日,盘山站3月29日。

    年内大风、降雨、降雪、霜日数较常年偏少,霾日数较常年偏多,大雾日数接近常年。

    【降 水】2014年总降水量388.0毫米,较常年偏少247.5毫米(近四成),为近30年降水最少年份。本年度5月和6月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6月大洼站降水量203.1毫米,为该站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第一多值。其它各月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其中4月大洼站降水量0.1毫米,盘山站降水量0.0毫米,7—8月大洼站总降水量38.8毫米,盘山站总降水量57.7毫米,为两站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第一少值。

    【日 照】 2014年总日照时数为2421.9小时,较历年平均值偏少243.4小时。年内3月、4月、8月日照时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其它时段日照时数较常年同期偏少。4月日照时数最多为270.0小时,10月日照时数最少为149.5小时。

.TRS_Editor P{margin-top:16px;margin-bottom:16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16px;margin-bottom:16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top:16px;margin-bottom:16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H{margin-top:16px;margin-bottom:16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16px;margin-bottom:16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16px;margin-bottom:16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UL{margin-top:16px;margin-bottom:16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LI{margin-top:16px;margin-bottom:16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A{margin-top:16px;margin-bottom:16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

 

  【暴 雨】 2014年暴雨次数较历年(盘山站2.0 次,大洼站2.2次)偏少,年内仅6月7日出现一次局地暴雨天气,最大降水量100.2毫米,出现在大洼本站,共计23个区域自动站降水量超过50毫米。

  【干 旱】 2014年7月开始盘锦市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旱情迅速发展,7—8月盘锦市平均气温为25.1℃,较常年同期偏高0.6℃,总降水量为 38.8毫米,较常年同期(344.7)偏少近9成,出现严重干旱。持续干旱造成盘锦市玉米、芦苇等作物减产,同时苇田水产养殖业也受到一定影响。

  【寒 潮】 2014年盘锦地区出现10次寒潮天气,主要出现在2014年1月、10月、11月,其中24小时降温≥8℃寒潮天气3次,48小时降温≥10℃寒潮天气7次。最强一次寒潮天气出现在1月27日—28 日,大洼站24小时降温8.7℃,最低气温-11.0℃,极大风速10.8米/秒;盘山站24小时降温9.8℃,最低气温-12.8℃,极大风速10.2米/秒。

  【冰 雹】 2014年盘锦市出现两次冰雹天气,分别出现在6月10日和8月15日。6月10日17时14分至 17时28分大洼站出现冰雹天气过程,冰雹平均直径3毫米、最大直径5毫米;8月15日下午盘锦市西北部石新、东郭、羊圈子等乡镇出现冰雹天气。冰雹天气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雾和霾】 2014年大洼站大雾日数为13日(历年值为17.4日),较常年偏少;盘山站大雾日数为 21日(历年值为15.1日),较常年偏多,最小能见度为54米,11月21日出现在大洼站。年内大洼站霾日数为93日,盘山站霾日数为91日。

  【大 风】 2014年大风日数为大洼8日(历年15.2 日),盘山10日(历年17.7日),两站大风日数较常年偏少。最大一次大风天气过程1月29日出现在大洼站,风向为西西南,极大风速23.1米/秒。

  【基本气象要素】(见下表)

   【气象服务】2014年,盘锦市气象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总体目标,着力提升建设滨海新盘锦气象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气象监测预报能力,认真做好各项气象服务保障,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一、基本业务质量稳中有升。 24小时区域晴雨预报准确率为 92.7%,24小时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为88.1%,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为87%,24小时乡镇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为78.7%,乡镇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为82.1%,区域自动气象站整点到报率为99.81%,各项指标均全省排名第一。

  二、决策气象服务准确及时。全年共发决策气象服务信息71期,内容涵盖天气、气候、生态与农业、大气成分等诸多领域,其中重要天气报告15期,重大社会活动保障服务3期,专题气象服务25期,生态与环境14期,气候公报、灾害公报等公报5期,其他天气分析、雨情、雪情等方面信息9期。2014年汛期,面对复杂的天气形势,汛期共计发布决策气象信息14期,200余份,发布决策短信65条,发布各类天气预警信号24次,转发预警信号50次。

  三、气象为农服务能力进一步强化。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进一步完善。完善了农业专家联盟和农民专家队伍。针对盘锦市“四子”工程,更新了水稻和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指标,确定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的农业生产指导产品,为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赢得了主动。全年发布各类农业气象服务产品44期,为盘锦市大旱之年水稻大丰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气象服务保障。大洼县被中国气象局评为标准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县。

  四、气象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健全,气象减灾作用突显。完成了辽东湾新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建设;新建视频会商系统11套;在各区街道安装大喇叭和显示屏46套,为涉农社区建设20个社区气象信息服务站;为全市渔民发放海洋气象预警信息接收终端713套。盘锦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范围基本实现了盘锦市辖区全覆盖,使盘锦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明显提高。盘锦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全年共发布各类预警信息681次、200万条。该系统被市政府评为科技进步三等奖。2014年,盘锦市遭遇63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市气象局及时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干旱)Ⅲ级应急响应。在有增雨潜力的天气,全市各级气象部门共组织开展了11次人工增雨作业,出动人工增雨火箭发射车49辆次,发射增雨火箭弹225发,累计增加降水量0.8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盘锦市旱田和城乡绿化的旱情。

  五、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开通了盘锦气象官方微信平台。完成了天气预报节目演播室建设,增加了气象专业主持人,全新改版了盘锦市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增加了晨练指数、森林苇场火险等级等各种生活指数预报,针对不同的灾害性天气提出防范建议,使节目更加注重服务性

【业务现代化建设】

    一、完成基层综改工作。所属县局已全部按照省局提出的综合业务调整方案完成了综合业务调整工作,建立了与综合业务相适应的各岗位工作流程。加强对县局业务人员技术培训工作,不定期为县级业务人员举办各类基础业务知识培训班,强化业务知识的学习。

  二、提升地面综合观测能力。完成了盘锦地区10个沿海自动气象站建设和20处实景监测站的迁站工作。引进了X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应急车。风廓线雷达、地波雷达建设和辽河口生态站选址、招投标工作已全面展开。盘山站的迁址前期土地征用、发改立项、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已完成,将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开始对比观测。大洼站正在商请地方政府办理相关手续,协调迁站事宜。综合测报质量管理不断加强,1—10月,设备稳定运行率99.99%;常规自动站到报率99.87%;区域自行气象站到报率99.78%;数据可用率99.99%;地面观测质量综合指数99.96%;大气降尘、土壤水分及酸雨观测无错情。

  做好区域加密自动站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完成雨量仪器标校和区域站巡检工作,对存在各类问题的站点提出整改意见,下发督察通报,复查落实情况。

  三、提高对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556 118 221 123)的预警能力。盘锦市局认真谋划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二期工程建设方案。二期工程规划重点体现全覆盖、零遗漏的防灾减灾理念,并与落实(辽政办明电〔2013〕77号)《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有机结合。统筹考虑盘锦行政区域内重点企事业单位,市县区街道、社区、乡镇、居委会、行政村的突发预警信息接收与传播设备,升级改造陈旧设备;全面完善应急减灾组织体系;重点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进一步完善高频地波雷达、风廓线雷达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与设备生产厂家技术人员一起多次对地波雷达站、风廓线雷达站选址事宜进行实地踏查。配合省装备中心完成了车载双偏振天气雷达出厂验收和车辆交接及人员培训工作。

  四、积极推进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组织技术人员参加“三农”专项建设方案编写培训班,协助盘山县局完成“气象为农服务”专项、大洼县局“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专项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写工作,并反复修改完善,直至达到省局要求。

  累计投入资金 90万元,全面完成了两县和辽东湾新区、辽河口经济区的气象大喇叭、显示屏更换新建工作,更新大喇叭152套,新建大喇叭42套、显示屏35套。积极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按照“八有”“十有”标准组织各项建设任务,大洼县成功申报为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县,大洼县榆树镇与盘山县胡家镇、德胜镇成功申报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

  五、加强气象通信保障能力建设。配合移动公司升级了 MAS系统(短信群发系统),重新导入了通讯录,避免通过该系统造成垃圾短信事件。重新装修了大会议室,对多媒体设施和电视会议终端进行了改进和调试。

  六、完善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发布系统。组织技术人员完成了“市级气象服务业务平台”和“县级综合业务平台”建设方案的编写工作。大洼县“县级综合业务平台”已建设完成并于月底正式投入使用;盘山县由于局站分离,平台正在建设中。全面更新改版了盘锦气象网站和兴农网站,增加功能模块、美化浏览界面。

  七、建立有效的气象服务反馈机制。开通了盘锦气象官方微信平台,每天向微信用户发送盘锦地区未来3天天气预报,每周一发送一周天气预报,不定期发布气象常识和气象科普知识。组织两县局及时更新气象信息员、中小学校长、种养殖大户的通讯录。

  八、努力提升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盘锦市气象台建立了环境气象预报工作流程,完善会商机制,与环保部门建立会商联动机制,拟定合作协议,信息资源共享,气象台与环保部门专家每周一定期进行一次空气污染气象条件视频或碰头会商,遇不利气象条件随时进行会商,气象台每周向环保部门提供一周天气趋势预报,逐日提供气象要素预报和两县四区24小时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预报。科学研判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为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提供准确天气预报和相关应急服务产品,为指挥部处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春播期间,针对不利气象因素,及时发布《水稻适宜播种期预报》、《水稻适宜移栽期预报》,发布《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土壤墒情信息》、《水稻适宜移栽期预报》共17期。 2014年,盘锦市遭遇63年来最严重的夏旱,各级气象部门联合农业部门积极开展直通式气象专题服务,充分运用手机短信、气象预警大喇叭、气象电子显示屏等手段,发布《水稻农用天气预报》、《秋收气象服务专报》等服务信息,指导农民抗旱保苗。

  盘山县局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气象服务调研,通过与农户的交流,业务人员了解了农业生产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气象为农服务。

  九、全面加强人影作业安全管理。制定了《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定》、《盘锦市人工影响天气事故处理应急预案》等事故防范措施,市、县两级人影作业队伍均取得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资质》。建立了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指挥平台,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设有专门的弹药仓库和设备库房,并与两县局签订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生产责任状,将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全市有8名人影作业人员参加了省局培训中心的培训,并通过了年度考核。全年共组织开展了11次人工增雨作业,发射赠与火箭弹145发,累计增加降水量0.8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盘锦市的旱情。

  十、完善直通式气象服务机制。市、县为农服务机构均与涉农部门建立合作共享机制,建立完善直通式气象服务机制、建立联合会商和共同研判机制,不断完善为农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工作。

  市局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知农时、懂农事、察农需、接地气”调研活动,联合市农委与盘山县气象局到盘山县羊圈子镇后杨村、石新镇石山村进行春播生产农业气象服务需求调研工作,深入了解春耕春播气象服务的新需求,根据需求调整了春播春耕气象服务方案,制作更加符合春播实际的服务产品,深化“直通式”、“针对性”气象服务,夯实春耕春播气象服务基础。

  大洼县气象局与光合水产公司达成协议,在其基地建设小气候监测设备,联合开展水产养殖气象服务。针对阶段性低温天气,制作低温寡照农用天气预报,为全县水稻移栽工作提供了实用的农用服务产品。2014年出现自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夏旱,大洼县气象局准确预报预测,稻田灌溉用水得到了有效保障,水稻平均亩产656公斤,创历史新高。全年共报送各类决策气象信息产品75期、大洼气象信息82期、大洼农业气象信息31期、大洼农用天气预报98期。完善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人员数据库,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227次。以海洋加密自动站为依托,为浅海公司提供海洋预报服务,制作《海上天气趋势预测》 30期,《海冰检测报告》 6期。

  盘山县气象局联合县农业局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针对农作物、河蟹生长关键期气象服务,制作了《蔬菜育苗期预报》、《河蟹适宜期气象服务专报》、《放苗期气象服务专报》等服务产品,重点指出了农作物、河蟹气象指标、前期天气实况及影响、未来天气趋势以及生产建议。全年服务专业合作社17家,种养殖龙头企业 12家。发布作物生长关键期气象条件预报48期。发布各类天气预报42期、决策气象服务材料54期、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106次。

  (孙冰 杨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