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护险织密民生保障网
“以前每天围着卧床的老伴转,饭都吃不安稳。现在有专业护理人员上门服务,每月还能报销2000多元,家里的经济压力和照护负担一下减轻了大半!”双台子区退休职工王红云的真切感慨,道出了我市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试点工作给失能家庭带来的民生温度。作为这项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她的经历正是我市以长护险织密民生保障网的生动缩影。
自2021年6月启动试点以来,我市快速构建起“1+1+N”多层次长护险政策体系,以《试点实施方案》为总纲,配套出台10余个涵盖失能评估、服务管理、费用结算等领域的专项文件,创新推出“亲情护理”服务模式,为失能人员构建起全方位制度保障。截至2025年9月,全市长护险参保人数达57.28万人,累计筹资5.68亿元;已有8901名失能人员享受过政策待遇,当前在享待遇人数5713人,人均享受长护险待遇支付标准达1870元/月。机构上门服务累计达281万人次,服务时长超465万小时;为“居家亲情护理”及异地居住重度失能人员累计支付费用3053万元,成功破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民生困境,让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持续提升。
为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落地,我市将服务便捷化作为核心抓手,持续精简经办流程。“我们聚焦参保群众核心需求,不断简化办事环节,全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参保人可通过“盘锦医保”微信公众号实现线上“指尖办”,足不出户即可提交申请材料;线下新增双台子区受理窗口,同时开展经办人员全员轮值培训,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协助老年人填写表格、整理材料。一系列便民举措推动经办时限从20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零跑腿”或“最多跑一次”的服务目标已基本实现。
民生政策的落地不仅缓解了家庭照护压力,更激活了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动能。截至目前,我市已培育长护险定点护理机构49家,其中医疗机构5家、养老机构12家、居家护理服务机构30家、机构与居家护理并行机构2家,试点期间新增机构29家,吸引社会资本投资1.9亿元。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从500人增至3300人,增幅达560%,还衍生出“长期照护师”这一新职业。这些机构和人员不仅实现全市全域覆盖,更延伸至辽河油田边远矿区,近千张护理床位和超3000名专业人员的储备,既满足了群众个性化照护需求,也为长护险政策持续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
服务质量是民生政策的生命线。我市专门成立长期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建立照护师培养培训和评估人员规范化培训机制,明确要求所有服务人员100%持证上岗。2025年新增3家推荐培训机构,完成超过40人次的专业培训,为争取成为全国第二批照护师等级认定试点城市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细化制定36项护理服务标准,为每位重度失能人员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计划,实现精准照护。2025年8-9月开展的满意度调查显示,群众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占比63.3%、“满意”占比36.6%、“不满意”占比低于0.1%,专业服务获得社会广泛认可。
立足良好试点基础,我市将进一步推动长护险工作提质升级。“我们将继续优化定点机构布局,通过政策引导推动优质资源均衡覆盖;同时深化护理人员分层分类培训,重点强化康复护理和心理疏导等专业能力。”该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全力推动长护险从“有保障”向“高品质”转型,让这项民生政策惠及更多家庭,为全市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