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我市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3-02 信息来源:盘锦日报 浏览次数:622

  市科技局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要求和省委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的部署,把科技创新作为振兴发展的突破口,创新“产校地企融”工作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联盟,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厚植创新生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延链补链,“原字号”铸就新优势。近年来,我市依托精细化工、石油装备、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和水产业等重点优势产业,相继成立了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8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其中,省级创新联盟4家。围绕“原字号”产业链条短、精细精深加工比重低等问题,帮助企业建立产学研创新联盟,拓宽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原字号”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发展。比如,辽宁宝来生物能源作为盟主,联合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中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等成立创新联盟,成功解决了高端针状焦产出率和质量提升问题,年新增产值32亿元。政府部门又主动为企业联系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等科研机构,放大联盟效应,开展针状焦负极材料、高强高模碳纤维材料研发,推动企业由传统石化向高端材料转型。同时,创建联合研究院发展模式,作为“原字号”企业的浩业化工与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成立浩业分院,促进企业在原料平衡优化、节能降耗、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迅速提升,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智赋能,“老字号”焕发新活力。聚焦石油装备等“老字号”产业中低端产品多、智能化水平低等“卡脖子”问题,帮助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推动“老字号”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升级。比如,在政府的鼓励引导下,天意石油装备公司充分发挥创新主体地位,联合西安石油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创新联盟,合作研发“非常规油气田实时智能钻井系统”,突破了井下井上数据智能分析与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瓶颈,在水平井应用上打破了国际垄断,实现年销售收入达2.45亿元,用智能科技让“老”企业焕发“新”的青春。

  打技术牌,“新字号”积蓄新动能。中蓝电子作为从盘锦萌生、成长和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现已成长为东北手机核心器件领军企业,全球行业前10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全球前六。在市委市政府的帮助下,中蓝电子与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沈阳工业大学等院校建立创新联盟,自主研发设计出多款马达及镜头系列产品。截至目前,公司共计申请产品及设备专利300余项。未来,中蓝电子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潜望式镜头、光学芯片等技术研发,造就企业发展“硬核”。

  围绕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引进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公共分析和检验检测中心,强化精细化工、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共性技术研发、中试产业化工作。围绕高端精细化品中试基地建设,中科院大化所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自主研发的千吨级耐高温尼龙PPA项目及百吨级低分子量聚苯醚LPPO项目建成投产。围绕提升润滑油产业发展水平,帮助北方沥青与中科院兰化所刘维民院士团队合作建立高性能润滑材料联合研究中心,成功攻关研发长寿命工业液压油、汽轮机油等专利产品,初步构建形成高端润滑油产业集群和生产基地。同时,深化市校战略合作,市政府与10家高校院所签订市校(院)全面科技合作协议,联合省科技厅举办科技成果对接会等品牌对接活动,为院企合作搭建交流对接平台。截止到目前,R&D投入占GDP比重提升到2.8%,位列全省第二,年均转化科技成果70项以上。

  厚植创新生态,赋能企业快速成长。着力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政策环境、金融环境和营商环境。探索成立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基金,支持高端创新人才带技术或成果来盘创业转化,为落户盘锦重大项目和高端人才提供“清单式”“一企一策式”的服务,扶持科技型企业茁壮成长。在政策鼓励支持下,哈工大杨恺博士团队来盘开展的紫外光固化单体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在精细化工园区成功落地,辽宁百思特达科技公司引进全国芯片领域顶尖团队开展的氮化镓半导体芯片项目填补了我市信息技术产业空白。围绕初创科技企业融资需求,联合市科技融资担保公司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发挥盘锦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引导作用,累计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2190万元。强化政府科技服务,发展各类众创空间20家,重点科技孵化器5家,累计入驻企业1200余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58家、雏鹰企业28家、瞪羚企业6家,初步形成了“雏鹰瞪羚企业引领、高新技术企业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跟进”的创新企业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