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举措筑牢长输油气管道防汛“安全网”
筑牢防汛“安全网”,守护油气管道“生命线”。入汛以来,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我市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多措并举,全力保障长输油气管道安全度汛,确保能源稳定供应。
我市油气输运管道分布广、里程长,肩负着能源输送重任。19条长输油气管道,总里程达694.8公里,穿越复杂地形区域,面临多重风险,其中高后果区多达89处,部分长输油气管道服役年限较长,防汛压力不容小觑。
在防汛关键期,我市面临诸多挑战。据省气象局预测,今年7月至8月全省平均降水量偏多,且可能发生较大洪水,部分河流还可能受台风影响,这给长输油气管道防汛带来严峻考验。同时,前期排查发现长输油气管道存在防腐层破损、周边违规施工等安全隐患问题,且城市发展与长输油气管道保护矛盾突出,监管难度进一步加大。
为筑牢防汛安全屏障,我市全面排查隐患,强化风险管控。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各方责任,成立汛期管道保护工作专班,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在隐患排查方面,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并实行“清单化”管理,累计排查并整改隐患5处,落实防控措施39处。针对89处高后果区,实行“一区一策”精细化管理,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实时监测。
在应急体系建设上,强化应急物资储备,足量储备各类应急装备物资并建立常态化维护保养机制。组建237人的应急抢险队伍,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同时,严格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安排专人实时监控重点部位。
在部门联动方面,市发展改革委与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发布预警通知,通过短信、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企业和群众发布预警信息,并建立“地企联动”工作机制,共同防范洪水对长输油气管道的威胁。
目前,我市防汛工作仍处于关键阶段。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将继续紧盯汛情变化,持续加大长输油气管道保护力度,加强对重点区域的巡查监测,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坚决防范遏制长输油气管道事故发生,全力保障全市长输油气管道安全平稳度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