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1%,丹顶鹤人工繁育成活率创历史新高!盘锦今年喜添89只鹤宝宝
记者30日从市林业和湿地保护管理局获悉,截至7月31日,我市2025年丹顶鹤繁育工作全面收官:本年度人工繁育丹顶鹤存活个体达89只,成活率为93.1%,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最高纪录。这标志着我市“人工+自然”双轨保护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据市林湿局鹤类繁育保护站站长于长斌介绍,今年3月繁殖季启动以来,保护站内的30对种鹤共产卵156枚,其中12枚破损。工作人员选取108枚受精卵进行人工孵化,依托成熟技术体系,精准调控温湿度,定期进行“照蛋”和翻卵操作。最终,74只幼雏成功破壳,70只健康存活,受精率为76.9%,孵化率达89.2%,成活率达到93.1%。这一突破得益于我市与沈阳农业大学开展的深度合作,通过常态化化验监测和提早进行病害预防,显著降低了幼鹤病害发生率。同时,科学调整放牧频次并提供优良生存环境,为幼鹤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小鹤惬意地溜达。
在人工繁育取得突破的同时,自然孵化工作同步推进。有36枚鹤卵交由亲鸟进行自然孵化。工作人员采取远程监控、减少人为干扰、保障安全的“隐形守护”策略,成功观测到27只雏鸟破壳,其中19只顺利成活。自然孵化组的受精率为80.6%,孵化率为93.1%,成活率为70.4%。
所有存活的89只丹顶鹤幼鸟均已佩戴环志及印有“LHK”标识的红色3D打印脚环,部分个体还加装了跟踪设备,为其未来融入野生种群进行科学研究和监测管理提供了支持。
工作人员赵仕伟给幼鹤喂食。
我市丹顶鹤野外种群重建工作也取得积极进展。2021年和2024年放归野外的235只丹顶鹤,已在野外成功筑巢29处,并孵化出34只野生雏鹤。于长斌表示,这标志着盘锦丹顶鹤保护实现了从“保种”到“重建野外种群”的关键性跨越。下一步,市林湿局将持续深化种群谱系管理,强化丹顶鹤野化训练,推动其全生命周期保护工作,让更多的丹顶鹤飞向辽阔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