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盘锦简介 > 盘锦年鉴 > 盘锦年鉴(2014年)

卫生·体育(2014年)

发布时间:2016-12-16 信息来源:盘锦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浏览次数:754

  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

  【医改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商业补充保险全覆盖,已为913名大病保险患者报销756.64万元。乡镇卫生院回归取得进展。30个乡镇卫生院回归公益性已完成28家。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推广。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全部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和零差率销售,36个村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取得进展。大洼县医院、盘山县医院分别于 2014年9月、11月全面启动公立医院改革,实行药品网上统一采购,取消药品加成。积极探索城市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以市中心医院为试点,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革药品、医用耗材、检验试剂采购机制,出台《关于完善全市药品医用耗材检验试剂采购机制实施意见》,解决药价虚高和药品回扣及促销问题。

  【医疗服务】 以“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为契机,共减免诊疗费30余万元。持续开展健康大讲堂、血液安全检查、打击无证行医、打击“两非”、非法采供血、临床路径管理、电子病历等活动,全面改进医疗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通过市场化运作,强化信息化建设。争取国家投资530万元,通过招标网络运营商,筹资 460万元,建设全市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全市49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启动信息化管理系统。另外中国银行为合作方,筹资750万元,在全市三级甲等医院实现了健康卡发放。起草疾病应急救助办法,并以政府办名义下发,使三无人员等弱势群体得到同等的医疗救助保障。与司法局协调成立了市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受理医疗纠纷的调解工作,防止医疗纠纷激化。市中心医院儿科建设基本完工。共投资3000万元建设市中心医院儿科院区,改善了盘锦市新生儿分娩、儿科诊疗的环境和就医条件。强化全科医生培训工作,对全市570名乡村医生开展规范化培训。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部实施,落实人均3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全面提升,省级慢性病示范区建设实现县区全覆盖。作为省唯一试点启动免费为全市65岁以上人群接种流感疫苗项目,共接种目标人群 52012人,接种率 90.77%。全面开展孕前风险评估工作。对已经分娩或终止妊娠的目标人群进行了调查,并形成了分析报告,不断提高孕前风险评估质量。规范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全市共完成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人口数为127.39万,占全市总人口的96.36%。2014年共为 2756人发放农村孕产妇分娩补助,补助总金额达

  137.8万元。为3599名农村育龄妇女免费增补叶酸,发放叶酸20594瓶。2014年共完成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7万户。

  【机关管理】权力下放。对原有的9项职权进行重新论证梳理,全部下放到县区,做到了市与县区同权。卫计委共剩18项权限(其中:受理本级 6项),现已报市发改委行管办及编办。规范管理。印发了《关于规范机关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对机关公文办理、市民投诉和卫生计生 12320、12356热线办理、日常业务事项及个人事项办理、办会制度、机关日常事务管理等制定了规范的办事程序,并提出严格的要求;制定并完善46项工作制度,切实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强化服务。制定了《盘锦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工作规则》,对干部职工的工作、学习、行为进行严格约束,制定44项对外办事流程,采取一次性告知制度,有效提升了对外事项办理的质量和效率。

  【“单独两孩”政策】通过各类媒体,着力政策的宣传解读。组织开展群众生育意愿调查,经统计,全市共有11567对夫妇符合条件,有3656对夫妇有再生育意愿,占总数的31.6%。简化二孩审批办理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截止到10月底,全市共受理申请再生育指标为792例。

  【卫生民生项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惠及百姓。新农合标准由400元提高到450元,全市参合农民 49万余人,参合率达100%,筹资总额达1.96亿元,490597人受益,截至三季度末,补偿金额达1.09亿元。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得到加强。改扩建6家乡镇卫生院,306个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全部完成。积极推进市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已完成环保评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节能减排评估、设计评审等,预计年底破土动工。全市全面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各县区均建立了健康生活方式示范机构。全市各县区全部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免费孕前优生健康已检查 5833人,免费唐氏综合征筛查4242人、免费孕中期超声筛查4090人、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18821人,实现了城乡全覆盖和孕育过程检查全覆盖。农村妇女“两癌”普查项目全部完成。大洼县作为全省试点,共筛查宫颈癌10034例,乳腺癌3157例。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全部兑现,关爱女孩行动、流动人口服务均等化,家庭救助计划稳步实施。 (曹阳阳)

  爱国卫生运动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2014年,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部署,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群众最关心、最关注、反应最强烈的环境问题入手,在全市农村多角度、全方位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对垃圾治理、污水治理、院落治理等14个项目的治理工作,仅用十个月的时间就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省下达的五年的治理任务,建立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形成了标本兼治的工作格局,促进了农村环境面貌的根本性转变。昔日污水横流、乱堆乱放、禽畜乱跑等种种现象几近绝迹,城区周边、田间地头、道路两旁、村内村外、房前屋后积存多年的各类垃圾得到了彻底清除,猪圈、厕所、灰堆、柴草垛、杂物堆全部进院,农村环境老大难问题得到根治,农村真正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家家干净、村村整洁,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整体改善和提升。【文明城市创建】 2014年,争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提名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结合爱国卫生清洁月活动,各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认真实施净化、美化工程建设,全年,各县区共投资2000多万元,出动人员20万多人次,各种车辆1万多台次,清理垃圾28万多立方米,清理违章占道1118处,拆除私搭乱建1192处,规范各类广告牌1530余块,清理小招贴18万多处,疏通沟渠36000延长米,保洁铁路沿线3000延长米。共投灭蚊蝇烟剂 10000枚,城乡共投入鼠药共50吨。

  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重点对主干道、城市出入口、城乡结合部的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进行整治,查处散倒垃圾残土、乱排乱卸行为,督促责任单位及时清运建盘锦市举办农村家庭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现场会成区内生活、建筑垃圾,共查处随意排放垃圾546起。以加强市容环境执法工作为重点,清理露天烧烤,取缔沿街摆卖、店外经营,共清理流动商贩3764人次,出店经营1231处,取缔露天烧烤517处;对全市街路两侧、住宅小区内种植的5.4万平方米小菜园进行了清理;开展了创建示范街路工作,第一批创建向海大道、红旗大街、市府大街、惠宾大街等10条示范街路,重点拆除了违规设置有碍观瞻和占道的违章搭建棚亭,清除临街张贴、吊挂有碍市容的物品。清理堆放物2500多处,拆除临街棚亭98个,进一步提升了道路景观视觉效果。目前,盘锦市垃圾清运率达到100%,垃圾袋装化服务达到5.3万户,垃圾日产量400吨/天,已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撤去了主街路老式垃圾箱,增设了封闭式垃圾桶;加强了对现有公厕垃圾围点的维护管理,增加临街单位,对外开放厕所40余座,公厕总数达到104座(其中水冲厕所 24座),切实缓解和改善市民入厕难问题;增设果皮箱700余个,增加了5个生活垃圾分类小区。依据盘锦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新增绿地面积190公顷,绿地率递增3.2%,绿地率达到38.64%,绿化覆盖率递增 3%,绿化覆盖率达到 42.9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21平方米。全市共植树54.9万株。启动建设一统河、六零河、螃蟹沟、双绕河等6条滨水景观带。建设林丰路北段、建新街、金城路、石化路、惠宾街东段、惠宾街西段、东跃街等共计18条景观路绿化工程。重点建设提升向海大道和中华路绿化景观。完善日月兴城、生态园、水木清华、鼎信佳苑、新广厦等10处居住区绿化。积极开展节约型园林建设,强化园林绿化管理,确保城市街路、公园、游园、绿化带、居住小区、单位庭院等绿地的树木及时返青,草坪及时返绿,绿地养护到达了无杂草、无杂物、无枯枝败叶、无病虫害的标准;绿篱修剪整齐,无缺株断线现象。及时协调指导各居住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庭院和责任区的绿化工作,逐步提高专用绿地养护管理水平和种植技术,树木成活率达90%以上。取缔农贸市场占道经营。各级工商部门对全市58处市场进行检查,督促市场主办单位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确保硬件设施完善、卫生条件达标;着力解决市场脏乱差问题,全市集贸市场全部实现专设清扫保洁人员,垃圾日产日清。协助市场主办方划行归市。基层工商所定期与市场主办方一道,开展市场巡查,使市场货物摆放整齐,秩序良好、环境清洁、排水畅通。对暂时无法取缔的露天集贸市场进行了规范管理,确保有序经营。2014年,盘锦市获得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殊荣。

  【健康教育工作】市健康教育所下大气力以建设“健康街道”、“健康社区”活动为抓手,采取“综合协调、以点带面、发挥优势、积极推进的策略”,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和“健康之星”评选活动,积极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以盘锦市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为载体,大洼县唐家镇和盘山县太平镇等17家单位开展了多种形式卓有成效的健康教育活动,把盘锦市“行动”工作打造成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知名品牌。强化《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宣传,提升盘锦市烟草危害控制水平。盘锦市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稳步推进,各级健康教育部门多次对各级卫生医疗机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市健康教育所按照卫生部、全国爱卫办和省健康教育中心关于控烟履约工作的通知精神,下发了《盘锦市开展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指导意见的通知》,印制控烟小折页2万份,连同省里的海报、小折页等发放给各县区、项目单位和公共场所。市健康教育所会同大洼县卫生局、大洼县教育局、大洼县疾控中心四家单位到大洼县实验小学,参与了“提高烟草税,保护下一代”大型师生签名活动。师生们积极踊跃参与活动,纷纷在“提高烟草税,保护下一代” 8米长的绿卷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通过这种形式教育广大青少年,提高自我控烟能力及对其周围的人进行控烟宣传。共1000多名师生参与了此次活动。还在《健康盘锦》刊登烟草危害常识,并利用市政府广场附近的宣传橱窗刊登控烟知识。

  以场所为基础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推动全市健康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医院作为健康教育基地作用,对全市医院开展经常性的督导、检查,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协调市教育局落实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严格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要求把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中心环节,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校健康教育活动,积极推进创建“无吸烟学校”活动;抓好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健康教育工作,普及卫生基本知识,加大了培训力度,逐步提高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卫生】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和传染病防治各项措施落实,把创卫、爱卫工作结合到实际卫生监督工作中,明确工作职能,细化工作任务,进一步规范了盘锦市辖区内各行业单位的卫生行为。

  在生活饮用水监测上,各级卫生监督部门是对市辖区的24家供水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监督覆盖率100﹪,同时对2家市政水厂和10家二次供水以及20个市政末梢水进行水质抽检, 市政水厂合格率100﹪;对盘锦市5家经销水质处理器的商场进行监督检查;开展现制现售水的监督检查工作,对盘锦市的现制现售水企业分布在14个地点现制现售水点进行监督检查,同时抽取5个水点水样进行微生物检测,合格率100﹪。

  在公共场所管理方面,全面完成量化分级工作,市卫生监督所共对直管住宿业、游泳场馆80家公共场所进行了量化分级管理评定,完成量化管理率为100%;严格按照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要点,督促指导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单位制定相应工作制度,建立健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管理制度和档案,全面落实集中空调通风清洗消毒工作;游泳场馆专项抽检任务,市卫生监督所已完成了唯一下辖的一所游泳场馆的监督抽检工作,并责令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

  【食品药品卫生整治】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市场的监督管理职能,通过多种措施和手段对市场监督管理。

  重点检查食品加工场所的卫生条件,餐具、饮具和器具清洗消毒情况、设施设备检修和运转情况,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情况,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情况,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培训情况,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严厉查处采购和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原辅料,严厉查处生熟交叉污染,餐具、饮具和器具清洗消毒不彻底等行为。并督导建立执行食品留样制度。

  严格餐厨废弃物回收机制。积极探索餐厨废弃物处置和“地沟油”管理方式,实施餐饮服务环节废弃油脂的定点收购。油品收购企业和油品加工企业建立台账制度,详细记录餐厨废弃油脂的种类、数量、去向、用途等情况,并定期检查核对餐饮企业同油品收购企业和油品加工企业废弃油脂的数量,对废弃油脂去向进行全程监控。

  全面实施量化分级管理。进一步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在监督过程中把握关键点,指导各餐饮企业落实整改措施,以量化分级评审工作带动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改善餐饮服务企业的卫生环境,保证市民的健康。全市餐饮服务企业量化分级管理覆盖率达到95%以上。通过全面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全市学校食堂、餐饮单位的硬件设施、卫生条件及自身管理得到极大提高。

  针对盘锦市食品加工小作坊产品档次低、生产设备简陋、卫生条件差等问题,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期间多次开展以规范食品市场、加强食品安全为重点内容的集中整治活动和执法检查。在整治活动中,重点对城乡结合部的腌卤制品、熟食制品、定量包装食品、冷饮食品、学校及学校周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对条件不健全、产品标识不全、卫生设备不符合规定的单位及时督促整改。 (侯 斌)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概 况】 2014年4月,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完善市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辽政发〔2013〕31号)精神,设立盘锦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处级建制,为政府组成部门。同年6月,圆满完成机构改革,并整体搬至兴隆台区泰山路210号,实现了原市食药监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卫计委4家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能整合到位、机构建立到位、人员划转到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一体化建设到位、创先争优上档次上阶梯到位。

  【市级机构改革】科学落实机构编制。在全省率先实现新机构重新组建到位,为兄弟市局带了好头。队伍规模从35人壮大到161人。新“三定”方案为市局机关核定行政编制50名、科室11个,内设机构在全省各市局中最为精简。稽查支队是全省系统唯一全员行政编制的综合执法机构,配属行政编制54名。市局机关、稽查支队、直属分局的行政编制比例为1:1.08:0.74,“小机关、大稽查、强基层”具有精简、效能特色的机构编制结构清晰。

  全面开展三新培训。6月上旬,市本级顺利完成了工商、质监、卫计等三家单位126人编制划转、干部档案规范清理、固定资产交接移转。市局于6月12日报到当天即举办了主题为“新机构新职能新队伍”全员集中培训。历时12天培训中,围绕新形势下食品药品监管理论和实务,组织现场教学14课、视频教学4课、互动座谈4次。

  全员实现定岗到位。在经过了多次酝酿,反复推敲后,制定了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方案和科级以下人员的安排方案。12月29日按照最新组织程序履行了科级干部的任用手续。坚持五湖四海原则,没有先来后到、厚此薄彼、近亲远疏。机关科室、稽查支队、直属分局、事业单位科级领导岗位都遴选出干部,一般工作人员于7月初已全部完成定岗定位。原来监管执法力量薄弱的辽东湾新区、辽河口生态经济区都派驻了分局,选派具有丰富基层单位管理和一线监管执法经验干部主政。保证了工作连续性、大局稳定性,做到中层干部和一般干部最佳组合,人和事最佳搭配的“两个最佳”,实现原食品药品监管人员和划转人员“双理解”、“双支持”、“双包容”。市局告别多年无办公用房、居无定所的历史,整体搬至兴隆台区泰山路210号,办公环境和条件有了历史性新改善,人员归属感和队伍管理科学性进一步增强。

  积极助力基层整合。针对县区在市场监督管理方面实行“三合一”实际情况,市局两次会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编委办对各县区机构改革进行专项督查,用最大努力实现强化食品药品改革初衷。以12月20日为时间节点,新县区局中食品药品监管科室、人员占业务科室和人员比例基本达到两个50%以上;除油田矿区街道地广人稀和产业情况特殊外,每个乡镇(街道)都设了基层所,其中70%以上基层所为副科级建制;每个村屯(社区)都有了协管员,从市到县区、乡镇(街道)、村屯(社区)四级组织网络正在形成。

  【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乳制品、肉制品、酒类、食品添加剂、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网络销售药品、药品原材料和药用辅料、临床制剂、保健食品“打四非”、美容美发单位经营使用化妆品、医疗器械“五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30余次。在校园及周边整治和创城迎检当中成效显著。

  百日行动有声有色。从4月下旬开始在全市范围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百日整治。各级领导亲自带队集中检查,建立暗访、督办、通报、专报、曝光五项强化制度。对全市125所学校及周边共组织暗访行动41次,检查业户652户,拍摄取证照片3400余张,暗访视频300分钟时长,制作问题通报幻灯片4组、阶段性汇报专题片1个,电视媒体协助曝光10余次,现场督导整改273户次。共取缔流动摊贩850户次,限期责令整改校内外不规范食品经营业户652家,查处学校内部及周边无证照食品加工、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单位33家。制定学校食堂及集中配送单位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学校食堂及集中配送单位基础设施标准和6项机制,强化全市37所寄宿学校食堂食材统一配送监管,严格审查供货资质,严把食品准入关,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组织开展“回头看”,以“打”字当头,看见露头就打,理直气壮的打,严惩重处的打,多方联手的打,多措并举的打。将学校周边小作坊、小食杂店、小餐饮等实际存在但又监管缺位的市场主体纳入日常监管,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研究解决有生产经营行为无相关许可手续的现实问题,不留死角和空白。有效改善了学校及周边食品违法经营的状况,净化了安全环境,以真招实效回应了百姓关切和民生关注。

  创城迎检用心用力。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要成员单位,市局共涉及17项实测任务指标,点多、线长、面广。在不到三个月时间里,先后召开6次会议再动员、再部署。在强化区域负责、议事协调和条线指导基础上做到责任机制落实、重点目标落实、督导体系落实,突出行业管理规范化、诚信建设制度化、主题活动鲜明化。以主街主路、车站、校园周边、宾馆酒店、大型商场和市场为重点,准确把握着眼点和发力点。领导班子与120余名抽调人员分设12个督导检查小组,全部放弃周六周日和节日休息时间,深入县区和经济区8大片区,坚守岗位,进行“全覆盖”督导检查。靠双脚挨门逐户指导,将任务与测评指标一项一项比照着抓好落实。将《致全市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一封信》发给业户,要求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文明经营。累计出动车辆600台余次,人员3000余人次,共指导 3179家食品药品单位,发现问题4972处,责令整改1243家。

  【砺剑亮剑行动】组织砺剑排查行动。针对新局监管对象有点多、线长、面广的实际,为完整、准确的了解监管、执法、服务对象,把握创城迎检有利契机,前后利用2个多月的时间,实行靶向检索,全域拉网大排查。对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四品一械”生产、流通、消费使用进行档案、数据清理和实地式大排查。调整监管思路,转变执法理念,做到全面统计,摸清底数,全面排查,摸清问题,全面调研,摸清靶向。入户走访无漏洞,书面留痕无空白,隐患过滤无死角。为打造出食品药品安全“小气候”做好充分准备。

  开展亮剑执法行动。9月至年底,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四品一械”,特别是农村食品药品市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等方面专项执法亮剑行动,严查严打、严办重处违法行为。发挥投诉举报作用,梳理案件线索,拓宽案件来源。对发现的安全风险和隐患问题坚决做到“四不放过”。稽查打假砺剑亮剑,查源头、捣网络、端窝点,对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违法行为365天全天亮剑,保持高压态势,严字当头,利剑高悬。共行政立案36起,按时完成省局交付的协办协查案件8件,移送药品、保健食品违法广告案件58件,为公安机关提供送检和检验文书9份。依法注销药品经营许可证12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18家。打掉无证餐饮店、无证的东和大药房、违法熬制中药饮剂等3处窝点。受处罚的企业列入失信“黑名单”重点管理和监督检查。铁拳打造“小气候”同时,将重大抽象和具体行政行为纳入党组议事范围、纪检监察范围和法制监督范围,用铁的规则统领全局运行。规范审批认证和处罚行政行为自由裁量权,典型案例、复杂重大疑难案件实行集体合议和多方评审。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定期会商,实时调度,联合办案,提升打击违法犯罪合力和效能。

  【日常监督管理】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纳入对县区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按照以评促管,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重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原则,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绩效评价。通过管理指标评价、重点品种检测、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明查暗访调查四个环节,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进一步强化对薄弱环节、问题企业的监管。2014年,共组织3次“双评”活动,暗访抽查各类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650余家次,有力的促进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深入开展。全市有12个乡镇(街道)、36个村屯(社区)通过省局组织的食品安全基本标准考核检查,顺利完成20%的达标计划。

  探索责任监管体系。将整个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划为行政许可、日常监管、稽查执法、规范监督、目标考核、综合保障六大板块,六大连环,双向责任。纳入业务相牵互动环,纳入责任分解树、责任追究树,纳入市局、县区局、基层所日常动态责任链条,纳入市、县区(经济区)、乡镇(街道)、村屯(社区)行政机关、自治组织、社会力量、企业主体齐抓共管棋盘中。双向责任,四级监管,上下对应,使得“树根”与“树梢”形成连带关系,各方主体的责权利匹配。

  食品安全保障方面。采取抓行业、抓品类、抓条线的方法,完成国家、省、市部署的乳制品、肉制品、粮食及粮食制品、饮用水、水产品等8大类28个品种、425批次样品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对问题产品和生产经营者违法行为依法处理。年终862批次抽检计划也已紧锣密鼓分解落实到位,机关科室、稽查支队和派驻分局上下一盘棋的全员加班加点完成。在国家、省小作坊监管执法依据不明的前提下,探索加强小作坊监管。制定下发了食品生产小作坊量化分级管理办法、禁止生产经营产品品种目录,共检查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 115家,签订承诺书 132家,建立信用档案86家。有针对性开展肉制品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检查,有10%的其他获证企业达到上级标准。制定了《盘锦市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监督管理指南》,举办乳粉经营者自律培训4期,培训300余人。对餐饮服务单位量化评定4816家,分级管理、等级公示、动态评定、档案建立率达 90%以上。对城乡结合部、风景区旅游点“农家乐”餐饮服务户全程指导,对风险度高、信誉度低、问题突出、群众意见较大的餐饮服务户进行了“点对点”重点监管,对托幼机构、学生小饭桌、农村集体聚餐研究了管理办法并进行试点。共检查学校食堂49家,学校周边餐饮服务单位873家,整改358户,取缔无证照15户,督促指导130家无证经营者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站在服务、保障“灯光下”饮食用药安全高度大力支持“夜经济”发展。完善服务体系,坚持“高效、便捷、公正、为民”原则,对“夜经济”有关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开展咨询引导服务、预约定时服务、提前介入服务和全程跟踪服务。以13条美食街和3个夜市为重点区域,以旅游景区及其周边露天市场餐饮服务提供者为重点单位,加大监督力度。中超联赛、台湾周、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在盘举行的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受到上级表扬。

  药械安全保障方面。依照《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了《药品生产企业分级分类管理制度》、《药品生产企业负责人约谈制度》等8项制度。积极推进新版药品 GMP贯彻实施,认真指导和大力帮助辽宁兴海制药有限公司等4家药品生产企业通过现场检查,其中3家取得认证证书。强化对已取得新版 GMP证书企业跟踪检查、飞行检查,重点抓管理水平滑坡和产品质量反弹,避免出现新的安全风险。强化基本药物、特殊药品及中药制剂监管,对辽宁天龙药业有限公司140.48kg过期的盐酸曲马朵原料药及中间体(货值金额近30万元)进行了监督销毁,有效防止了特药流弊事件的发生。积极推进新版药品GSP落实,并将药品经营企业许可变更、换证和GSP认证结合起来。要求新开办药品经营企业、药品经营企业改建扩建、《药品经营许可证》到期换证企业必须符合新版药品GSP标准,严格执行只做减法、不做加法要求。对农村等重点地区、医疗机构等重点单位、特殊药品等重点品种进行监督检查,对麻醉药品和精神类药品等特殊管理类药品坚持特药月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规范企业行政许可、日常监管和信用档案400家,做好药品经营企业信用体系管理,评定守信企业696家、失信企业21家。认真做好药品经营环节电子监管码实施,电子监管品种入网、赋码、上传、核注核销率100%。深入开展医疗器械“五整治”,采取排查、指导和管理相结合模式严格规范医疗器械经营秩序。共检查生产企业、经营、使用单位544家,对5家医疗机构责令改正,对(注射用)透明质酸钠、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定制式义齿、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服、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和高风险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关键环节的监管被省局通报表扬。

  检验检测保障方面。在积极配合市政府相关部门推进“大检测”的改革过程中,坚持向上积极争取国家科研项目和专项资金。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实验室的“软硬件”条件进一步优化,食品检测通过省级资质认定和能力验证,药品检验能力达到药典85%以上。出具市以上监督抽验报告 511批,承担多项国家课题项目,检测能力水平位列全国市级检验机构的前茅,为监管执法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网络更加完善,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共484份。

  【服务升级】完善便企利民体系。市局将服务作为和监管、执法并重的三驾马车之一。制定了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AB岗位制等50余项服务制度,重新编制了窗口服务指南,将所有审批、许可、备案业务都绘制成简明流程图,通过网站、触摸屏、显示屏对外公布。对生产经营业务需求和公众合理诉求能够即时当日办理的坚决不超时不过夜。加大简政放权执行力度,取消和下放了7项职责,市本级行政审批项目减少至9个,全部进入市政府审批大厅。市局驻场人员多次被评为优秀服务标兵,窗口被评为红旗窗口。

  优化两辽向海前沿。全力支持辽东湾新区、辽河口生态经济区发展,配齐领导班子,满编满员,到岗就位。在人财物、法律、数据、信息、科技等方面尽力给予倾斜,最大程度的提供各种方便条件。经费管理“包干制”,相对独立灵活。许可、监管、检测、处罚等各项委托事权一次性下放到底。分局克服基础较差、业务生疏、环境不熟、路途较远,每天往返100余公里等实际困难,用最短时间打开了一片天地。坚持全力投入、快速推进、积极作为、敢于负责的总原则,针对新区实际制定《市食药监局与辽东湾新区协调推动机制工作方案》、《市食药监局推动辽东湾新区大发展指导意见(简称十六条)》。做到组织领导、派驻机构、事权下放、联系指导、监管网络、监管责任、监管措施、创新服务、保障机制9到位。用绿色通道助推重点项目,用容缺受理挖掘服务空间,用告知承诺提高服务时效,用前置介入延伸服务链条。以良好政务环境吸引企业落户,取得以服务促发展的最大公约数,着力打造规范透明的向海前沿和滨海窗口。

  【营造社会共治氛围】做好受诉维权试点。作为全省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工作试点市,率先建立了市、县区统一的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中心,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中心集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业务管理平台、“12331”电话呼叫中心系统、网络信息处理系统、案件受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咨询服务系统、应急指挥系统为一身。制定了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咨询建议工作考核方案及工作流程等制度,健全投诉举报协调处理机制、跟踪督促机制、审查反馈机制、举报奖励等若干机制,打造“横向联通、纵向联动、集散一体、高效运行”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体系。从切实满足群众需求,维护群众利益角度出发,又设立了本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话2812331,拓宽了群众诉求渠道。共受理投诉举报咨询建议200余件,全部按照要求时限办结。投诉人送来赞誉的锦旗“办事公道深得民心!”这两个号码被消费者亲切称之为“舌尖上的民心”热线。

  完善宣传应急机制。组建了21人的食品药品安全重大信息直报信息员队伍,下发了新闻宣传与信息发布工作管理实施意见。共有100余条信息被中国食品报、食品报网站、省政府网站、辽宁日报网站、辽宁法制报、盘锦电视台和盘锦日报等主流媒体采用。积极开展了“12331”、“食品安全月”、“安全用药月”、“应急宣传周”、“保健品、化妆品十不准”、“医疗器械科普知识百问”宣传,深入学校开展“关注食品安全,心系师生健康”的主题辅导。门户网站全新改版,升级为一级域名,实现一点登陆浏览全部的各项预期功能。网站界面的脸谱性、栏目的丰富性、后台的自主性大为改善。建立食品药品安全即时通信QQ群,搭建涵盖突发事故事件组织领导、应急预案、处置方案、调查处理办法和防控实施规程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框架。以创建全省食品安全应急管理示范县为契机,与盘山县联合开展实兵演练活动。

  启动联合监督机制。行政执法与媒体监督有机结合执法监督模式破题见效。利用新闻资源与行政资源优势,与市委宣传部、市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建立监管、执法、稽查、采访、编辑、播发、监督一体化广角型联合监管执法机制。每次执法都有记者同赴现场同步实录、固定证据。在市级新闻媒体设立“食事药闻”专栏,在市局建立常驻新闻记者站,针对焦点、热点、燃点问题进行曝光、披露、跟踪报道。努力打造成让领导关心、让市民关切、让公众关注的有声有色、喜闻乐见民生品牌。现已播发3期,取得了很好效果。

  【群众教育实践活动】 将党的建设贯穿于业务建设始终,重新成立市局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和7个党支部。为新的机关党委注入了新鲜血液,党支部成为“打捆攻关”中充满活力的战斗堡垒。在市委第十四督导组指导下,按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意见按时完成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规定动作,为党组和支部两级专题民主生活会及后续问题整改做了充分准备。

  做到学习调研认真。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局党组组织各种形式学习教育20次,集中学习培训累计7天,学习讨论时间累计超过60学时。副科级以上干部撰写学习心得体会30篇,领导干部和各部门形成调研报告10篇,党员干部提出合理化建议30余条。

  做到听取意见恳切。按照“开门评风、基层问症、百姓听音”要求,采取发放意见表、召开座谈会、班子成员下基层调研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192条。机关党员、监管服务对象、社会公众对17个方面突出问题意见建议回馈认可度达到了100%。

  做到交心谈心坦诚。开展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部门负责人之间、部门负责人与党员干部之间多个层面的交心谈心达120余人次。沟通思想,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化解矛盾,明确了努力和改进方向,达到了共同提高目的。

  做到自我剖析到位。针对“四风”方面问题,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车轮上的铺张”等问题,全局党员干部逐一按照“五个对照”、“四个剖析”、“三重要求”形成对照检查材料,进行“四级把关”。对班子成员个人对照检查材料,“一把手”全部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对领导班子的对照检查材料组织3次集体讨论,几上几下,反复修改完善。

  民主生活会上,大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一针见血,相互听取批评意见态度诚恳。起到了“红红脸”、“出出汗”、“洗洗澡”、“治治病”的效果,达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切实做到教育实践活动、监管体制改革、业务工作开展三同步、三不误、三加强。

  【队伍建设】 狠抓机关运行建设。制定公文处理指南、印章管理规定、档案管理指南等制度。积极推进公文处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公文管理质量和水平。努力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晰、过程控制、执行有力的落实体系,构建凡事有人管、有人盯、有人促、有人干的长效机制。坚持周五学习大讲堂机关干部集中培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目标基本实现。骨干教师库和基本课件库正在不断丰富,并以课代训,为两区市场监管局进行你问我答现场辅导,业务指导更加规范。市局以九个提高九个加强为内容的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的做法得到上级领导认可。

  狠抓机关纪律建设。下发《考勤管理规定》、《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外出备案制度》、《机关作风纪律管理30条》等项制度。将干部职工考勤情况作为日常及年终考核重要依据,严格电子考勤、随机查岗、病假事假管理,对27名迟到早退旷勤人员通报批评。对班子成员外出定时定向定位,办公室记录备案并上墙公示。严格落实省局“十条”禁令,盘锦市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问责暂行办法。坚持工作推进零拖延,群众办事零障碍,衙门作风零容忍,权力运行零风险。大事故、大案件、大损失必问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不放过,坚决整治“庸懒散”不良习气。实行绩效考核工程化、工程项目化、项目具体化,定岗、定人、定项、定时、定绩、定责。市局领导班子集体走进“行风热线”直播间,用坦诚的交流、出色的答卷推动行风政风晋档升级。

  狠抓机关廉政建设。重点围绕食品药品执业特色中的“审”、“批”、“查”环节,强化对权力运行关键点、内部管理薄弱点、问题易发风险点监督制约,建立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常吹风,勤提醒,通过廉政谈话形式警戒严禁以权谋私、徇私枉法,吃拿卡不良现象,严禁不依据法律、不遵守规程、办关系证、办人情案的不正之风。利用门户网站开辟公众监督交流平台和廉政视窗信息载体。进一步树立为民务实清廉新形象。

  狠抓机关文明建设。本着节俭、务实原则,充分利用楼宇区位空间,尽量留用原上墙版面和 LED等载体,将文化建设与政务公开相结合。打造文化品位、文明品牌,弘扬主旋律。以行政文化、地域文化、食药文化为特色的“大文化”氛围在机关无处不在,以制度概念表述开始,渐进完成物质文化表现、制度文化归集、行为文化养成、心理文化认同。强化“木桶”理论,增强团队意识,打造团队精神。每名同志都以机关集体荣誉为个人最高荣誉,强化部门自转能力和联动能力,把每个人能力发挥到最大值,确保无一人掉队。市局在市直机关职工排球赛中首次荣获优秀组织奖,在省局组织的食品流通培训考试中,夺得集体第一名和个人优胜。 (王 峰)

  体 育

  【赛事承办】 承办中超联赛。年初成立盘锦市足球协会,对辽足宏运俱乐部做好协调和服务;积极筹措资金,保障俱乐部赛事运营;协调辽东湾、项目办、公安、电力等部门,为辽足主场提供比赛场地、安保等方面服务。全年完成15次主场比赛和15场预备赛承办任务,办赛中实现无差错、无纰漏、无失误,吸引域外球迷和观众18万余人,提升了盘锦对外宣传,取得了良好效果。

  承办第八届省民运会。赛事筹备期间,做好比赛器材采购准备、裁判员选派和竞赛日程编排,多次到辽东湾红海滩体育中心现场调研,确定比赛项目的场地安排,倒排工作日程进入不分昼夜的工作状态。赛事期间做到了竞赛组织有序、零失误、零投诉、零事故,比赛氛围欢乐祥和,有效推动全省各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更好展示滨海新盘锦形象。

  【群众体育】积极推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政府购买服务,通过市场化运作,借外力、抓骨干、找帮手、整合力,全年广泛组织开展了万人长跑、自行车快乐骑行、足球联赛、武术、大秧歌、广场舞、健身舞等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盘锦市群众体育活动呈现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

  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根据国家和省局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年初至9月,盘锦市开展了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和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盘锦市共有84种体育场地类型,3400多个体育场地进行实地丈量、样表填写和数据汇总审核,人均体育场地达到1.65平方米。

  完成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开展对全市幼儿、成年、老年三类人群,共2880人(样本)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此项工作为“十三五”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竞技体育】备战第十二届省运会,盘锦市共夺取奖牌51枚,其中金牌25枚,银牌7枚,铜牌19枚,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

  成功申办2018年第十三届省运会。省运会的成功申办,对盘锦市竞技体育水平的整体提升,全民健身工作的深入推动,场馆功能设施的充分利用,以及盘锦城市的对外宣传,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体育彩票】积极创新销售理念、销售方式和销售渠道,确保体彩销售量在全省的领先的优势。全年,盘锦市体彩发行量为 1.98亿元,全省排名第三,保持着全省领先前列。(朱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