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执法:“七成服务”换市民十分便利
冷风乍起,又是一年“囤冬”时节。“白菜多少钱一斤?”“这葱叶子少,给我捆两捆!”近日,市城管执法局划定的47处“秋菜临时售卖点”烟火气升腾,满载着白菜土豆的大货车旁围满询价购买的市民。身着制服的城管执法人员穿梭其间维持秩序,环卫工人紧随其后清扫散落的葱叶泥土……这一幕和谐场景的背后,是全市各级城管执法力量践行“721”工作法的创新实践。
一年一度秋菜上市即一年一度“囤冬”开始。面对季节性传统民生需求与城区占道经营的矛盾,我市城管系统既守护百姓“烟火气”,又护好城市“文明线”。市城管执法局以往年积累经验为基础,结合当前实际划定秋菜临时售卖点位。设置的47处点位在选址上进行了充分考量:依托历年数据深度分析近三年市民采购热点分布,精准划定服务辐射范围,确保便民实效;严格参考气象资料,重点避开低洼易积水路段,保障点位安全稳定运行;衔接执法网格布局,结合区域管理责任分区,便于日常巡查监管与应急处置,提升管理效能。双台子区22处,兴隆台区12处,盘山县8处,大洼区3处,辽滨经开区2处——47处售卖点搭建起连接田间地头与百姓餐桌的“便民桥梁”,且各点位均避开城市主干道、学校门口等交通敏感区域,通过划定清晰经营边界,确保不影响市民正常出行与城市交通秩序。
对秋菜临时售卖点位实施监管服务期间,城管执法人员兼顾“卖菜方便”与“市容整洁”。为确保秋菜交易点位“人走地净”,城管执法人员与环卫人员密切配合,增加垃圾清扫、清运频次,在“囤冬”的热闹氛围下,人们看不到有损市容卫生的场景。
应对秋菜进城,“721”工作法得以生动施展。“721”工作法是城市管理领域提出的一种创新工作理念,旨在通过优化执法方式提升治理效能,其核心是“70%服务、20%管理、10%执法”的比例分配,强调以服务为主导、管理为辅助、执法为兜底的柔性治理模式。我市城管系统以“721”工作法为纽带,将刚性约束转化为柔性服务,实现了城市治理与民生需求的“双赢”。这一实践不仅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突破,更彰显了现代化城市治理中“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