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盘锦要闻

拧紧“责任链” 健全维权“三机制”

发布时间:2022-11-03 信息来源:盘锦日报 浏览次数:406

——我市全方位做好劳动就业工作综述之三

良好的就业环境,是一个城市实现人才旺、就业稳、发展快的前提。只有从多方面保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有更多的人力集聚。打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是各级政府及部门的职责所在。

近年来,我市从政府尽责稳就业、集聚人力资源促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采取有力举措,层层拧紧“责任链”,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切实把源头治理侵害劳动者权益、促进就业稳定的各项责任落到实处。通过建立相关制度、创新举措,健全治理与维权工作的各项机制,减少和杜绝了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发生,营造了让每个劳动者都能感受得到的公正平等、和谐舒畅的劳动就业环境。

维护劳动者权益重在依法监管,解决拖欠劳动者工资问题,贵在源头治理,关键在于建立长效机制。为此,我市积极推进,在建立实施治欠保支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盘锦亟待吸纳更多人力资源。为此,我市高度重视劳动者权益保护工作,出台了相关文件,持续推进相关措施的落实。市人社部门牵头,与住建、交通、水利、工会等部门携手,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系统排查建筑工地、用工密集型企业、校外培训机构等,挖掘和消除欠薪隐患,夯实各级市场主体责任,不断规范企业和建设项目劳动者工资支付行为。

“自从设立了工资专用账户,在工地上干活的工友们不用为工资担心了,到月就打卡里了,政府采取的这些措施保障了工资不拖欠,维护了我们的合法权益,真是太好了!”日前,在双台子区中医医院移址新建工地采访时,木工师傅老张告诉记者,工友们对政府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做法非常满意,只管干好自己的活,到月就能拿到工资,这让大家心情顺畅,活儿也干得用心。

市人社部门把劳动者权益保护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探索有效的保护措施。针对社会关注的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我市以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为推动,借鉴外地实施的智能化管理经验,建立了根治欠薪的长效管理机制,即采取所有的用工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进场施工都必须签订劳动合同,由劳务公司配备劳资专管员,建立用工管理台账。并由政府部门督导,建立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预存专项款,账户由项目方、劳务公司、开户行三方管理,每月按照出勤考核工时计算实发工资,工资表签字后,由项目甲方从专用账户中代付农民工工资。该机制的运行,从根本上解决了用工人员工资拖欠等问题。

“设立项目用工工资保证金,工资款专户管理,对农民工实名管理,工资实行按月支付,在我市已全面推开。”记者在我市多个项目工地采访时了解到,今年新开工的项目普遍实施了该项机制,受到各方的好评,特别是在工地上干活的农民工,无不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做法点赞。据市劳动监察部门统计,今年新开工项目农民工工资每月及时支付率均在80%以上,讨薪现象明显减少。

强化劳动监察职责,健全劳动权益监测和预警机制,筑牢了我市预防欠薪的防线。“在建项目用工的工资支付问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监督的重点,督查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日前,在兴隆台区某建筑工地,记者随同市劳动监察大队的同志到现场了解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检查项目承包方劳资管理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行政执法人员立即下达了整改通知。

“做好日常检查巡查工作,保障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资,是劳动保障监察员的使命和职责。”据介绍,从年初开始,在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的督导下,我市各建筑工地普遍完善了考勤通道设置,每天工人们刷卡进入工地。在每个入口还安装了闸机和摄像装置,运用人脸识别系统实现实名制考勤,可将信息实时上传至欠薪预警系统。

在日常监管中,我市在发挥人社部门监管检查职能的同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属地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制,有力地保障了各县区所属项目农民工工资的按时支付。执法部门加大执法检查和处罚力度,尤其对招用农民工较多的企业工资支付情况加强监管,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目前,辽宁省欠薪预警信息系统在我市全面推广,欠薪预警系统以实名制信息平台为基础,将各县区在建工程项目统一纳入监管系统中,监察员登录系统就可以查询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劳动用工、工资支付等多种信息,通过动态管理,实现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的信息化监管和欠薪预警监控。还与在建项目签订“人盯人、人盯项目”责任书,建立了“人盯人、人盯项目”台账,总包单位、施工单位、分包单位负责人及经办人信息一目了然,确保了监管到位。

市人社局作为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单位,联合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开展根治欠薪工作。各相关部门履职尽责,健全依法依规快办调处机制,成为我市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又一有力举措。

市人社部门多次联合住建、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欠薪排查处置联合行动,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清欠、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女职工权益专项执法行动,校外培训机构劳资纠纷风险化解排摸专项行动等。通过一系列专项行动,消除欠薪隐患、整治存在问题,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完善劳动保障监察联动举报投诉平台、12333热线、8890平台和各级服务窗口等渠道反映诉求信息,实现快办快结。

今年年初,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接到投诉,反映辽河油田某实业有限公司拖欠工人劳动报酬。接诉即受理,工作人员了解实际情况后,对该公司下达了“劳动保障监察询问通知书”。经调查,该公司承揽的某清洁作业平台工程由分包商王某承建,总承包单位已经支付了分包商工程承包款,分包商挪用了工程款,导致没有钱支付工人工资。劳动监察部门协调总包单位,筹集资金代支农民工工资。最终将拖欠21名农民工的32.39万元工资款全部支付到位。发放现场,农民工们十分感动地说:“有政府做主维权,我们还会继续为盘锦建设出力!”

2022年上半年,市本级服务窗口接待投诉咨询776起,接待5053人次。对举报投诉的重大问题全程跟进回访,当事人满意率达到98%以上。

市劳动监察行政执法队每周召开重点案件分析会,对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规行为进行会商裁定,依法依规形成处理意见,向违法企业下达整改通知书,及时向劳动者通报解决方案。同时,欠薪预警系统解决了处理恶意欠薪、恶意讨薪案件时举证难的问题,执法人员可以快速解决争议。

今年我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立案处理欠薪案件,前三季度共为658名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753.35万元,协调处理为1574名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3085.6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