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2025年辽宁省水稻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在我市举办
——用精湛技艺守护丰收果实

发布时间:2025-10-23 信息来源:盘锦日报 浏览次数:1

金秋沃野铺金,稻浪翻滚飘香。近日,2025年辽宁省水稻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在我市拉开帷幕,来自全省的10名农机能手齐聚金色稻田,以农机为笔、以田垄为纸,展开一场关乎粮食减损的“硬核竞技”,用精湛技艺守护丰收果实,彰显机械化技术在保障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当日,阳光洒满稻田,成片的水稻褪去青涩,换上沉甸甸的“金装”,微风拂过,金浪涌动,送来阵阵稻香。田间地头,十余台现代化水稻联合收割机一字排开,机身锃亮,宛如待命的“铁甲卫士”。随着一声清脆的指令,选手们迅速登上收割机,熟练地操控着操作杆,轰鸣的农机缓缓驶入稻田,开启了收割作业。割台缓缓下降,锋利的割刀精准切断稻秆,紧接着,脱粒、清选、秸秆粉碎等工序一气呵成。金黄的稻穗被快速吸入机身,饱满的稻粒在脱粒装置中与稻壳、秸秆分离,经清选后源源不断地送入粮箱,而粉碎后的秸秆则均匀撒向田间,既能肥沃土壤,又为后续耕作做好准备。收割机在田间灵活穿梭,留下整齐的稻茬,待粮箱装满后,农机缓缓停靠地头,卸粮筒顺势伸出,金黄的稻粒喷涌而出,稳稳落入等候一旁的运粮车中,现场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

比赛结束后,裁判组立即开展田间测产和评分工作。工作人员深入田间,随机选取多个采样点,仔细丈量面积、收集散落的稻粒,精准测算收割损失率。同时,结合选手的作业效率、割茬高度、漏收情况、粮食污染程度等多项指标进行综合打分,确保比赛结果公平公正。“从现场作业情况来看,参赛农机手的操作水平普遍较高,规范程度远超预期。”裁判组相关负责人介绍。初步统计显示,本次比赛中全省农机手的水稻机收损失率显著低于平均水平,充分展现了“以赛促训”的良好成效。

“机收减损是守护粮食安全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直接的‘丰收增收点’。”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副处长、高级工程师王扬光在现场说道。通过举办大比武活动,一方面能直观展现农机手的操作技能水平,另一方面能以赛促学、以赛提技,进一步规范农机手的作业流程,让“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的理念深入人心,从而全方位提升全省水稻机械化收获质量,为粮食增产筑牢基础。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农机生产管理处处长朱宝玉表示,水稻机收环节的损失看似微小,积少成多却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举办此次大比武活动,旨在聚焦水稻收获关键环节,通过技能比拼的方式,激发广大农机手学技能、用技能、爱技能、比技能的热情,不断提升全省水稻机收减损技术水平,在收获环节最大程度降低粮食损失,真正实现“颗粒归仓”,为保障全省乃至全国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不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和技术,持续开展农机手技能培训,全市水稻机械化收获率达到98%以上。此次全省水稻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在盘锦举办,不仅为全省农机手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切磋技艺的平台,更对进一步提升我市水稻机收减损水平、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