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油田优化科研布局 提升能源高效供给能力
近日,辽河油田公司井下大功率电加热技术在高3块持续开展现场应用试验,井底注汽干度提升了50%以上。
包括该技术在内,油田公司近期制定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系统谋划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路举措。早在7月初,油田公司就制定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围绕提升能源高效供给能力,重点打造深层SAGD、井下大功率电加热、CCUS综合高效利用等21项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在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方面,油田公司将着力攻关深层SAGD效益开发、稠油绿色低碳转型、井下大功率电加热等9项技术,推动油气生产向数智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变。其中,深层SAGD技术正在冷41块和高3块开展相关试验,在井下大功率电加热、伴生气回注等工艺的加持下,有望将现有SAGD的实施深度从1000米左右拓展至1400米,盘活深层稠油资源量。
在培育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方面,油田公司布局CCUS综合高效利用、地下储集空间利用、中深层低品位地热开发等12项技术。目前,油田正在潜山、砂岩、致密油等多种类型油藏,以及稠油、稀油等不同油品上开展多元CCUS碳驱油及碳埋存试验,今年上半年注碳规模已经超过往年全年。
8月初中石油集团公司年中工作会议之后,油田公司在此前已明确的21项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要系统部署和攻关推动一批能够引起重大变革的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包括10兆瓦大功率电加热、微波SAGD、二氧化碳热介质稠油开发等十二个方面技术,持续增强油田的高质量科技供给。
油田公司将对这些技术按照“建设——攻关——储备”3个阶段进行动态管理,为“原油重返千万吨”和“非油综合当量千万吨”战略提供支撑。
为加快创新突破,油田公司将持续保持3%以上的研发投入强度,进一步完善科研创新体制机制,加大领军人才培养和“外脑”引进力度,推动科研人才归位,为科技创新营造更好的环境。
此外,油田公司将推动稠油特色技术迭代升级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近日,组建了国家能源稠(重)油开采研发中心综合办公室,负责组织“战略性攻关项目”研发与管理、实验室环境建设及内外部实验管理、研发中心创新生态建设,旨在充分发挥这一国家级创新平台作用,引领国内稠油开采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