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 | 移风易俗为盘山县发展注入文明力量
从生动有趣的移风易俗主题宣讲,到引导百姓签订《践行移风易俗承诺书》;从婚丧嫁娶一律简办,到“红白理事会”一个标准全程操办,减轻群众负担……近年来,盘山县将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阵地建设、文明积分、文化活动、典型培育等多种途径,让移风易俗沁入民心,文明风尚浸润乡村。
这几天,九台子村的志愿者们忙着深入村头巷尾、村民家中,引导大家签订《践行移风易俗承诺书》,了解到志愿者们来意后,村民孙莉莉高兴地说:“我不想铺张,但是真轮到自己,又怕扛不住压力,现在家家户户都践行倡议书内容,感到幸福又轻松。”
曾经的沙岭镇九台子村,升学、祝寿、乔迁……办宴席的名目繁多,大家相互攀比,礼金和桌餐标准越来越高,村民负担沉重;如今的九台子村,通过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让宴请回归本质,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少了,广大群众不再“谈婚色变”。
在太平街道张家村,一场以“积分制”为核心的移风易俗实践,正悄然改变着村民们的生活习惯。通过将文明行为量化成可累积的“道德积分”,把移风易俗的“软要求”量化成乡风文明“硬指标”。村民可以用日常积累的“道德积分”到村里的积分超市置换水盆、肥皂、毛巾等生活物品,很受大家欢迎。
近年来,盘山县将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打出制度、组织、宣传“组合拳”。一方面,进一步发挥榜样的力量,深入挖掘典型案例,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更多人看到移风易俗带来的积极变化,从而主动参与。同时,培育“移风易俗带头人”,让村书记、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带头示范,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增强群众认同感。另一方面,不断创新形式与内容,结合时代特点与群众需求,开展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广泛收集民意,健全完善“红白理事会”等规章制度和流程标准,为群众行为树立“标尺”。
乡风文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续深入,久久为功。盘山,正以坚定的步伐、务实的举措稳步推进,努力让文明新风吹遍每一个角落,为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张宁 邢野)